劉廷龍 齋號三竿堂。1962年2月15日生,新疆哈密人,祖籍安徽懷遠,出生於新疆哈密。畢業於安徽師範大學美術系。現為安徽省書畫院院長,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安徽省青年書法協會副主席,安徽省書法家協會常務理事。書法作品多次參加全國大展並獲獎。作品曾被人選《中國現代美術全集·書法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劉廷龍
- 出生地:新疆哈密
- 出生日期:1962年2月15日
- 畢業院校:安徽師範大學
人物簡介,藝術榮譽,作品參展,名家點評,媒體報導,接受訪談,
人物簡介
劉廷龍,祖籍安徽懷遠,生於新疆哈密,現為安徽省書畫院院長、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安徽師範大學碩士生導師、安徽師範大學美術學院兼職教授、安徽工程大學兼職教授。
主要藝術活動:作品曾參加全國第三屆書法篆刻作品展覽、全國第六屆書法篆刻作品展覽、全國第七屆書法篆刻作品展覽(獲最高獎、全國獎)、特邀參加全國首屆“蘭亭獎”書法篆刻展覽、全國第三屆中青年書法篆刻展覽一等獎。第五屆中國青年書法篆刻展覽;特邀參加全國首屆楹聯書法展、第三屆全國楹聯書法展。.
藝術榮譽
作品曾參加全國第三屆書法篆刻作品展覽、全國第四屆書法篆刻作品展覽、全國第六屆書法篆刻作品展覽、全國第七屆書法篆刻作品展覽(獲全國獎)、全國首屆“蘭亭獎”書法篆刻展覽(特邀)、首屆中國書法蘭亭雅集42人展、全國第三屆中青年書法篆刻展覽(獲一等獎)、第五屆全國中青年書法篆刻展覽、全國首屆楹聯書法展(特邀)、第三屆全國楹聯書法展(特邀)、全國首屆中青年“書苑擷英”(獲一等獎)、首屆北京國際書法作品邀請展覽、首屆中國當代名家書法提名展、首屆中國美術館當代名家書法提名展被《中國書法》、《書法》、《書法報》、《書法世界》、《書法文獻》、《青少年書法報》等大型專業刊物專題介紹。
辭條被《中國書法大成》、《中國書法家辭典》、中國美術分類全集《中國現代美術全集》書法第三卷收錄。
作品被中國美術館、廣東美術館收藏,巨幅山水畫《秋風萬壑圖》被人民大會堂收藏。
曾應邀出訪日本進行書畫交流。
作品參展
全國第三屆書法篆刻作品展覽
全國第四屆書法篆刻展覽
全國第六屆書法篆刻作品展
全國第七屆書法篆刻作品展覽(獲最高獎,全國獎)
特邀參加全國首屆"蘭亭獎"書法篆刻展覽
第三屆全國中青年書法篆刻展覽一等獎.
第五屆全國中青年書法篆刻展覽
特邀參加全國首屆楹聯書法展
全國首屆中青年"書苑頡英"獲一等獎
首屆北京國際書法作品邀請展覽等.
名家點評
“超級大玩家”
文化對於人類是一種相對獨立的外在力量,而文化的涵義又是廣泛的,涉及到社會的各個領域和各個環節。 ——題記
劉廷龍這個名字在中國書壇可謂無人不曉,但知曉的多是他的書藝了得,其實廷龍實在是個“超級大玩家”,包括他的藝術思維。廷龍自命書房為“三竿堂”,即釣魚竿、獵槍桿、鬥蟋蟀稈是也,唯獨沒有筆桿。我們是否能從中領略廷龍“玩”得夠意思呢?
我和廷龍雖相距不遠,最多兩個小時的路程,但謀面不多,故而難得一見便要神侃一番,話題也因此變得神乎起來。廷龍不嗜菸酒,這似乎與略顯彪悍的廷龍不很協調,但的確如此。廷龍性格較為內向,納於言辭的時候多,然必言之有物。興奮到極至的時候恐怕就是釣魚、打獵、鬥蟋蟀的時候了。於是“大玩家”這個恰如其分的綽號不脛而走。
廷龍的書法藝術總體上是屬帖學一路的,但又看不出哪家哪派。這自然使我想起了東晉王微在《敘畫》里所言:“非以案城域,辨方州,標鎮阜,劃清流”,而是“以一管之筆,擬太虛之體”。石濤也曾言:“一畫者,眾有之本,萬象之根,見用於神,藏用於人”。就此比照廷龍的書法藝術,顯然廷龍是注重“法”與“意”結合的,是強調整體氣息的,時常會顯得平和韻籍,不溫不躁,似不經意但又毫無粗率疏草之處。可以肯定地說,廷龍已形成了自己的藝術風格,儼然可謂“廷龍書風”了,且逐漸被書壇認可。
還記得廷龍說過他對宋代各大畫家的題款甚是留意,且下過不少工夫。我知道廷龍是比較徹底地推崇“尚意”書風的,明眼人都知道“宋意”在廷龍的多數作品中已有過充分的體現。這一點似乎在證明廷龍的為藝出發點是深層次的,是常人不及的,符合自我思維的藝術著眼點找得很準。宋代嚴羽在《滄浪詩話》中有一段闡述很是精闢:“學詩先除五俗:一曰俗體,二曰俗意,三曰俗句,四曰俗字,五曰俗韻”。從藝術的角度看,“除俗”就是“消滅”平庸,詩、書、畫同理也。朱熹所說的“先須識得古今體制雅俗向背,仍更洗滌得盡腸胃夙生葷血脂膏”也正是這個意思。長時間的接觸和交流,看到廷龍創作的時候和展示藝術作品的時候相對多了些,以我自以為高的眼界看,我完全認為廷龍作品中的“五俗”是“洗滌”得不留痕跡的,儘管廷龍每每以“玩”的漫不經心的心態進行創作,卻恰是他的本色呈現。因為廷龍的書法藝術本身是不以他人是非為是非的,是有主見的。廷龍用作品告訴人們,他的人格是健全的。
有一段時間,看到廷龍的筆下多了些東坡之勢之意,但沒有東坡之習氣,讓我佩服廷龍的“手段”高明。廷龍是軍人出身,雖不像東坡居士那樣“學問文章之氣,鬱郁芊芊”,但廷龍也是從來沒有放棄對古人書法的研磨的,至少首先把身子骨出落成“吾書意造本無法”的架勢來。這是廷龍“玩”的法則之一。廷龍欣賞東坡的文采,嘆服東坡的明澈、睿智和迅捷、靈敏,常跟我念叨東坡在《記承天寺夜遊》只用了83個字,便把承天寺怡靜悠然的情趣與雅致輕柔的景色描述得猶如一幅淡雅清新又情景交融風景畫。廷龍於東坡之用心良苦可窺一斑。
儘管我對打獵、釣魚、鬥蟋蟀知之甚少,但我清楚地知道廷龍“玩”的這些都是古人十分考究的東西,其中的閒情雅致是難於言表的。廷龍引以自豪的是,這些都潛移默化地給了他一些莫名的藝術上的啟迪和藝術思維上的拓展。所以廷龍對一些事物特別是對藝術的感悟和審美觀念因此自然也就往往比他人跳躍、深入。這裡不妨憑記憶錄下一段廷龍在和我的一次電話聊天裡聊的一番話,至少我是上了一堂免費的審美課。基本意思是這樣的:最近我對陸機“收視反聽”說研究了一通,歷史上稱陸機“伏膺儒術”,其實,在當時“紀綱既衰,儒道尤甚”的社會思潮中,陸機的思想是很複雜的。當時北方的玄學影響很大,一般從南方入洛為官的名士,都對玄學有所了解,陸機可能受到了薰陶。他的《文賦》正文開頭兩句話“佇中區以玄覽,頤情志於典墳”,很清楚第一句是出於道家,後一句是源於儒家的。陸機講的是藝術創作準備階段的兩個根本條件,一是感於物,一是本於學。“收視反聽”更強調創作構思問題,是把審美虛靜說深化了一步……。好傢夥,廷龍,你這還叫“玩”嗎?
“室有蘭花不炷香”。我十分願意把廷龍的書法藝術比作蘭香,用諸如濃郁、醇厚、清幽、淡雅之類的辭藻來形容都顯得淺顯而不甚合適,我也不想泛泛而談廷龍作品裡的這一筆那一划如何如何,我只想由衷地說:廷龍的藝術給人的感覺不是豁然升騰,也不是悄然傳送,而是盈盈然“包裹”著人的身心,讓人覺得美妙得很,有忍俊不禁和無言以對之感。唉,就連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孔聖人,當年周遊列國,在隱谷之中被蘭香熏得魂飄神盪時,也說不出個所以然,只能在長嘆之後發出一句朦朧而空泛的“夫蘭當為王者香”的贊語。可見美妙的東西是難以言表的。我不能也不敢用一些無關緊要的筆墨來“指導”諸家如何欣賞廷龍的藝術,因為在廷龍的藝術面前我似乎有些愚笨了,大家是聰明的。
東一榔頭西一棒寫將下來,我全然不知是否在寫廷龍的“玩”法,反倒有賣弄文筆之嫌。但忽然間又發現,我的作文思維不知不覺地又盡情地跟廷龍“玩”了一把。我真的很滿意能想到“超級”這兩個字,好藉以表明廷龍已不是一般意義上的“玩”了。諸家以為如何?
媒體報導
安徽書畫院副院長--劉廷龍受邀為人民大會堂作畫
中廣網 2008-01-21
中廣網蘭州11月16日訊息 日前,安徽省書畫院副院長劉廷龍受人民大會堂管理局之邀,赴京為人民大會堂創作巨幅山水畫《秋風萬壑圖》,受到京城有關專家的盛讚,人民大會堂管理局向劉廷龍先生頒發了收藏證書。
接受訪談
2010-10-25 美術報
記:此次安徽全省畫院院長聯席會的一個亮點,是你們把“紀念漸江誕辰400周年新安畫派學術研討會”這樣一個學術研究的題目帶了進來。請您具體展開談一下,是基於怎樣的考慮設定這一題目的?在設定過程中又碰到了哪些問題?
劉:我們是國辦畫院,在當前美術界多元發展的形勢下,我們必須做一些事情,通過組織展覽、研討、外出寫生等等的活動,來彰顯存在的意義,也是謀求進一步發展。明清以至近現代以來,安徽積累了深厚的美術傳統資源。
我們必須立足這一優勢,利用這一優勢。具體的做法是:我們堅持每年舉辦一些針對安徽優秀美術傳統的學習、研討活動,通過學術帶動發展。這樣一來,我們就可以揚長避短,走出一條自我發展的新路子。比如,在2009年我們舉辦的是“新安畫派作品臨摹展”。通過同安徽的多家博物館、美術館協調,借出了新安畫派原作,讓畫家對著原作進行臨摹,之後進行公開展覽,影響非常好。
許多老畫家們很感慨:認為過去這些畫都藏在庫房的一角,現 在都拿出來,首次面對面來借鑑、學習新安畫派的傳統。既展現了我們的優勢特色,又使畫院的畫家們有了提高的機會,同時,也加強了對於安徽優秀美術傳統的熱情和認識。
對於中國畫來說,謀求發展必須注意繼承的問題,所謂承前啟後,就是這個意思。我們的“臨摹”活動,對“承前”,對加深畫家對新安傳統繪畫的認識,都很有意義,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2010年是漸江誕辰400周年,我們此次召開這個研討會,也正是深入挖掘、研究安徽美術資源的一個舉措。
我們此次開會的酒店,叫陽光半島,他們十分支持我們的思路,通過與他們的協調,決定以個案性地探討新安畫派為出發點,設定“半島美術論壇”系列,這次就算是這個系列論壇的開篇。
記:這個論壇以後將主要是針對哪些藝術問題展開探討?現 在有沒有接續的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