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師漢

劉師漢,江西宜豐人。1949年6月畢業於南京金陵大學園藝專修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劉師漢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江西宜豐
  • 畢業院校:南京金陵大學
簡介,履歷,

簡介

1952年9月起,先後任上海市園場管理處造園科種苗場技術員、業務科苗圃建設負責人、上海北新涇苗圃施工技術員。1957年2月~1979年1月,任共青苗圃技術員、副主任、主任,園林管理處生產技術科副科長。1979年2月起,先後任園林局科技教育處副處長、綠化管理處副處長。1983年評定為高級工程師,1994年為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因工作成績卓著,於1957、1959、1962年三次被評為上海市先進生產(工作)者。劉系九三學社成員,198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上海市委員會第二、三、四、五、六屆委員。
劉青年時代致力於苗圃創業,50年代上海新辟三大苗圃,他參與了其中兩個的創建工作。1953年冬闢建北新涇苗圃時,他是業務技術工作負責人之一,僅四個月就完成了規劃、施工和部分種植的任務。1956年闢建共青苗圃時,他是業務技術工作的主要負責人。苗圃的土地原是黃浦江灘,結合疏浚工程邊吹泥邊建圃,經他周密安排,次年春僅用半個月就完成了500畝240萬株樹苗的種植任務。同年第四季度,他設計並組織施工,完成了700畝新吹泥地的放樣開溝整地工程。1959年,他計畫並實施了苗圃的水網化,當年育苗1千萬株,並繁殖成功了67種苗木。苗圃的工人多數是新招收的農民,劉常以田間為課堂,對工人進行直觀的技術教育,並把技術要領編成順口溜,使工人易懂易記。經過六年多的辛勤努力,他建立了一整套管理大型苗圃的切實可行的制度,各項工作井井有條,苗木生產超額完成任務,共青苗圃於1959年被評為上海市先進集體。“文化大革命”後,共青苗圃生產處於渙散狀態,1978年初劉奉調重返該圃工作,很快就打開了局面,苗圃於當年被評為上海市工業學大慶先進單位。
劉為發展園林事業,做了許多調查研究工作。1979年,他編寫出《上海園林植物的選擇》,供園林規劃設計、制訂苗木生產計畫作參考。1979年,根據國家城市建設總局下達的科研課題,由北京、瀋陽、廣州、昆明、上海等市的園林部門和北京林學院聯合組成花卉科研協調小組,由劉牽頭編寫出我國30種主要花卉的栽培技術經驗和982種花卉名錄。1982年,他組織完成了上海市古樹名木的調查,為制訂管理辦法打下了基礎。此後又受上海市林學會、園藝學會委託,牽頭組織其他有關學會和松江縣科學技術協會,完成了對佘山地區資源的調查考察。

履歷

劉在長期的工作實踐中,一貫注重積累資料,善於總結經驗,終生筆耕不止,先後與他人合作編寫或編輯的書籍計40餘冊。有關綠化宣傳及科普類書籍有《菊花》、《綠籬》、《十大名花》、《仙人掌及多肉植物》、《植樹·栽花·種草》、《上海綠化集錦》、《草坪與地被植物》等;技術教材、技術標準、技術手冊類書籍有《園林綠化基礎知識》、《園林技工教材》、《園林植物種植設計及施工》、《全國園林主要工種技術標準》中的育苗工、花卉工、盆景工技術標準、《花卉盆景實用大典》、《城市綠化手冊》等。他還參加了《辭海》(修訂本)、《百科知識辭典》、《農村實用手冊》等有關園林條目的編寫。他與我國著名花卉專家陳俊愉共同主編的《園林花卉》於1980年11月出版後,成為當時的暢銷書,1982年獲中國林學會科學普及三等獎。與他人合著的《科學種樹》一書,獲1984年林業科普作品創作三等獎。《植樹·栽花·種草》一書,於1989年獲中國林學會第二次全國林業優秀科普作品三等獎。由陳俊愉、程緒珂共同主編的大型專著《中國花經》,自1984年著手編寫,劉是該書的撰稿人之一,並協助正、副主編完成部分組稿、核稿的工作,前後歷時七年,於1990年8月出版。1994年6月出版的《實用養花技術手冊》是唯一以他個人署名的著作,其實用性可操作性頗強,已再版3次。
1984年初劉退休後,隨即投入《園林》雜誌的創辦工作,任《園林》雜誌社顧問長達九年多,為雜誌做了大量的編審工作,並參與組織“中國十大傳統名花評選”、“上海市市花評選”、全國“園林散文與攝影大獎賽”、“園林詩與歌大獎賽”等活動。1995年12月,劉因十二指腸穿孔,引發瀰漫性腹膜炎、尿中毒病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