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寅生(1904-1928),湖南酃縣人,出生於一戶農民家庭。曾擔任中共湖南省立第三師範學校特別支部書記、衡陽市中學團總支書記、湘南學生聯合會會長、共青團衡陽地委委員、中共湘南特委委員、共青團衡陽地委書記和特委青年工作負責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劉寅生
- 別名:字興讓,號日勤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湖南酃縣
- 出生日期:1904年
- 逝世日期:1928年
- 職業:革命者
- 畢業院校:衡陽湖南省立第三師範學校
- 信仰:馬克思列寧主義
- 性別:男
劉寅生人物簡介:,人物事跡,
劉寅生人物簡介:
劉寅生(1904-1928),湖南酃縣人,出生於一戶農民家庭。1922年秋,從酃縣梅崗高級國小畢業後,考入衡陽湖南省立第三師範學校。在此受到進步思想薰陶,並參加反帝愛國活動。1923年下學期,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第二年上學期,加入中國共產黨。1924年夏至1926年秋,先後擔任中共湖南省立第三師範學校特別支部書記、衡陽市中學團總支書記、湘南學生聯合會會長、共青團衡陽地委委員、中共湘南特委委員、共青團衡陽地委書記和特委青年工作負責人。這期間,將自己的主要精力投入革命活動,常常四處奔走,發表演說,成為衡陽城內著名的革命活動家。北伐期間,還組織學生成功地開展了驅逐軍閥趙恆惕的反動說客賓步程的鬥爭,一時成為轟動全國的新聞。大革命失敗後,由中共湘南特委派回酃縣從事建設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鬥爭,曾兩次上井岡山向毛澤東請示工作。同時,根據毛澤東的指示,在酃縣迅速秘密發展黨組織,組織農民革命武裝,建立工農武裝割據的紅色根據地。1928年1月,中共酃縣特別區委成立時,被選為書記。同年3月,按照毛澤東策應湘南起義的部署,率各鄉暴動隊員3000多人發動了酃縣“三月暴動”,並於15日配合工農革命軍一舉奪取酃縣縣城。隨後出任中共酃縣縣委書記。同時,在酃縣建立了第一紅色政權――中村區工農兵政府,開展了中村“插牌分田”鬥爭,為井岡山根據地的土地革命,以及《井岡山土地法》和《興國土地法》的制定均提供了寶貴的實踐經驗。由於工作出色,在湘贛邊界第一次黨代表大會上,當選為邊界黨的地方特別委員會委員。同年5月,為了對付縣清鄉隊和挨護團對共產黨人和革命民眾的搜捕屠殺,將縣委機關從距縣城100多華里的大山溝,秘密轉移到離縣城20華里的五都深渡壠。5月23日,縣委機關所在地因叛徒告密而被敵軍包圍。為掩護縣委其他同志突圍,自己一人斷後,最後爬上屋頂,欲從後山離去時,不幸身中數彈而犧牲。
劉寅生烈士墓位於炎陵縣策源鄉下坪村炮樓墩山頂。1982年重修墓園,現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人物事跡
1922年秋,劉寅生在酃縣梅崗高級國小畢業,考取衡陽湖南省立第三師範學校。在這所早已成為湘南反帝愛國鬥爭和新文化運動中心的學校里,他受到了進步思想的薰陶,積極閱讀馬克思主義書刊,思想進步很快。他在第三師範特別支部的領導下,跟同學一起聲援水口山鉛鋅礦工人罷工和參與驅逐反動校長的鬥爭。在革命實踐中,他增長了才幹,磨鍊了鬥志,也明確了奮鬥的目標。第二年下學期,他加入了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4年上學期又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劉寅生有出色的組織才能,入黨後很快就成了一名骨幹分子。從1924年下半年起,他先後擔任中共第三師範特別支部書記、衡陽市中學青年團總支書記和湘南學生聯合會會長。翌年冬,他被選為共青團衡陽地委委員、中共湘南特委委員。一年後他任共青團衡陽地委書記並負責特委青年工作。據許郁老人回憶,劉寅生當時“是衡陽有名的活動家,許多場合都能聽到他的發言。他講話,總是滔滔不絕,有理有據,無懈可擊,非常動聽。他個兒不高,身材結實,為人又誠樸、爽朗、熱情,凡是和他接觸過的人,都能留下很深的印象。”
為了迎接北伐,中共湖南區委先後派夏曦等人組成代表團,於1926年初來到衡陽,協同中共湘南特委做唐生智的工作,開展反對吳佩孚,驅逐趙恆惕的鬥爭。而這時,趙恆惕也派來唐的同鄉和老師賓步程當說客,企圖拉唐阻擋北伐。一場衡陽學生聯唐驅趙的鬥爭就這樣開始了。賓步程到衡陽的第一天,劉寅生根據特委的部署,組織三師和女三師等校的學生,到唐生智住地遊行示威,揭露趙恆惕、賓步程的陰謀。第二天,當賓步程在縣長陳其祥陪同下來到市中心時,突然哨聲四起,劉寅生帶領一群學生包圍過來,抓住賓步程就打,直打得賓步程龜縮一團,連連求饒。劉寅生還當眾怒斥賓步程勾結軍閥摧殘工農的罪惡,然後將賓逐出衡陽。賓步程挨打的訊息經湖南《大公報》報導後,成了當時轟動全國的新聞。
劉寅生不僅善於組織學生鬥爭,更注意在鬥爭中將先進分子及時吸收到黨團組織里來。在第三師範,被他先後介紹入黨的就有黃克誠、黃庭芳、戴壽凱、黎育教等10多名先進青年。這些青年在以後的鬥爭中,多數成為黨的重要領導幹部。
在帝國主義和蔣介石反革命集團的封鎖和進攻下反革命的氣焰日趨囂張,革命隊伍內的投降和叛變事件接踵而來。1927年5月,繼長沙馬日事變後第六天,衡陽發生了沁日事變,大批共產黨人和革命民眾慘遭屠殺。鬥爭形勢急轉直下,7月中旬,劉寅生只好隨湘南特委機關轉移到耒陽。11月,受湘南特委指派,回到故鄉酃縣,從事建設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鬥爭。
酃縣位於湖南的東南端,地處井岡山西麓,與江西的寧岡、遂川相毗連,是個山高林密、交通不便的大山區。劉寅生早在第三師範求學的期間,就很關心家鄉人民的革命鬥爭。在風雨如晦的1925年,他曾組織在衡陽求學的酃縣籍青年創辦《酃光》周刊(後改為《晨光》),運用通訊、訊息、評論、雜文等形式,宣傳革命理論和中國共產黨的主張,報導各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活動,為家鄉人民帶來光明和希望。1926年暑期,他和酃縣籍的黨員同學回到縣城,在梅崗、皃泉高級國小秘密發展了幾名黨、團員,籌建了學生聯合會。在中共酃縣特別支部的領導下,全縣城鄉普遍建立了農民協會,實行減租減息,開展清算土豪劣紳的鬥爭。“馬日事變”後,酃縣的農民協會被解散,農民武裝被繳械,縣農民協會委員長朱子和等共產黨員和農運骨幹被殺害。中共酃縣特別支部被迫停止了活動。
毛澤東率領秋收起義部隊上井岡山後,以大小五井、茨坪為根據地,並向其四周毗連的縣出擊,當他們到達酃縣水口時,處在白色恐怖中的酃縣只有兩名黨員前去聯繫。恰在這時,劉寅生回到家鄉,在這種非常困難的條件下,他以臨時黨支部駐地黃挪潭為中心,廣泛聯繫黨員和民眾,分析形勢,鼓舞鬥志。他告訴廣大民眾,毛澤東率領工農革命武裝到了井岡山,這是酃縣革命形勢好轉的重要依據。他由井岡山講到酃縣,為民眾鼓勁加油,使大家看到了勝利的希望。他還和臨時支部成員周禮上井岡山去找毛澤東同志。根據毛澤東實行工農武裝暴動,割據一縣或數縣、一鄉或數鄉,分別建立根據地和紅色政權的指示,秘密發展黨員,重新建立革命武裝。經過一段時間的宣傳教育,在大批積極靠攏黨組織的青年中,臨時支部吸收了張平化、周介甫、朱才亮等人入黨,並秘密組織了農民武裝。
1928年初,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發展壯大起來,先是寧岡、永新、茶陵、遂川等縣成立了縣委,在劉寅生和周禮二上井岡山請示毛澤東後,在酃縣成立了特別區委,劉寅生擔任了區委書記。領導核心成立後,他們詳細研究制定了“四月暴動計畫”,分東、南、西三片建立武裝暴動隊伍。後來,由於革命發展很快,按照毛澤東為策應湘南起義的部署,暴動計畫必須提前在3月舉行。井岡山工農革命軍也將在這個月來酃縣。
民眾得知要暴動的訊息,群情鼎沸,在劉寅生和區委的帶領下暴動的準備工作做得紅紅火火。這時,酃縣全縣黨員已發展到100多人,建立了14個黨支部,黨的活動點有18處,各鄉暴動隊達3000多人;而國民黨駐縣城的正規軍只有1個連,加上“挨戶團”常備隊,也不過1個營的兵力。如果有工農革命軍前來策應,要取得暴動的勝利,是完全有把握的。區委仔細分析了這些情況後,果斷地成立了酃縣農民暴動指揮部,並下達了執行暴動計畫的命令。3月9日,劉寅生和周禮帶領農民武裝在黃挪潭首揭義旗,處決了兩名罪惡累累的大劣紳,揭開了三月暴動的序幕。訊息傳開,群情振奮,各鄉農民武裝紛紛回響,革命烈火迅速在全縣各地燃燒起來。在西鄉,以潘祖浩為總指揮的暴動隊有1600多人,繳了兩個區的“挨戶團”的槍,鎮壓了一批土豪劣紳。在東鄉,張平化帶領的農民武裝在石州里舉行了暴動。部分暴動隊員跟隨袁文才所轄工農革命軍第二團一營到中村集結。在南鄉,除劉寅生、周禮領導的黃挪潭暴動隊外,還有鄺光前率領的下村暴動隊、朱才亮帶領的水口暴動隊和周介甫領導的中村暴動隊。這幾支隊伍在當地清算土豪劣紳後,會合在水口,攻下了南鄉“挨戶團”頭目、大土豪李資的莊園,繳獲了一批槍枝彈藥武裝了隊伍,沒收了全部浮財和糧食。3月中旬,毛澤東率領工農革命軍分三路來酃縣,在農民暴動隊的配合下,於15日一舉攻取酃縣縣城,消滅了守城之敵,三月暴動取得了重大勝利。
4天后,在中村周南國小召開了工農革命軍第1師黨委和酃縣特別區委聯席會議。第二天,中共酃縣縣委正式成立,組成了以劉寅生任縣委書記、鄺光前任組織部長、周禮任宣傳部長的縣委領導機構。接著又組建了酃縣赤衛大隊。共青團縣委、縣婦女和兒童等民眾組織,也相繼建立,酃縣的天亮了。
作為縣委書記,劉寅生深知面前的任務是非常艱巨的。他帶領大家,首先在酃縣中村區建立了第一個紅色政權——中村區工農兵政府。接著組織民眾進行了土地改革,開展插牌分田運動。他和幹部分別下到道任、中坪、心田、聯西、龍潭等村開展工作。他來到道任村後,發動民眾選舉成立村土地委員會,由土地委員會根據全村人均土地情況,制定分配方案,經民主討論作出決定,然後寫上竹牌,標明戶主、坐落、四界、面積,在民眾大會上逐戶宣布,分發竹牌。劉寅生將這一做法在全區推廣,使這裡的農民率先推翻了封建土地所有制,成了土地的主人。這裡的土地革命,為後來制定《井岡山土地法》和《興國土地法》,提供了寶貴的實踐經驗。在湘贛邊界第一次黨代表大會上,劉寅生被選為邊界黨的地方特別委員會委員。
國民黨反動派和當地土豪劣紳對酃縣縣委和劉寅生等共產黨人恨之入骨,他們對革命的破壞一時一刻也不曾停止。為了防備敵人對根據地有目標的反撲,劉寅生將縣委機關從距縣城百餘里的大山溝里,秘密轉移到離城20華里的五都下南岸深渡壠一戶貧農家裡。不料,5月的一天,與縣委單線聯繫的黨員林立卓在赴水口途中被捕,在敵人的威脅利誘下,他供出了縣委機關所在地。敵人連夜出動,包圍了縣委機關所在的農家。
1928年5月23日深夜,一場瓢潑大雨嘩啦嘩啦地下著,野外一團漆黑,伸手不見五指。酃縣挨戶團趁夜將中共酃縣縣委機關所在地——一戶民宅團團圍住。敵人吼叫著:“共產分子,乖乖地出來吧,你們被包圍了!”吼叫聲驚動了屋內的以劉寅生為首的四個青年。劉寅生顯然已經明白了眼前的一切,他鎮定自若地對其他三個同志說:“你們先衝出去,我來掩護你們。”危急之中,三人來不及多想,就匆忙向外衝去。三人中,除劉平章中彈犧牲外,周禮、黃元潔安全脫險。當劉寅生最後向外沖時,敵人已經堵住了大門。他爬上屋頂翻身往下跳時,不幸身中數彈,壯烈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