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永樂年間,呂、劉兩姓人家來此定居建村。時村方圓又名十泉頭,因呂姓人多,故稱呂家泉,逐漸演變成為呂家西流。後來劉家發展起來,遂與呂家為村名爭執不下,於是,呂、劉兩家各請人在村中唱戲,結果劉家唱了三天三夜,勝呂家。此後,村莊就一直被稱為劉家西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劉家西流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地理位置:即墨市城區北部
- 人口:879人
政區人口,經濟發展,社會事業,
政區人口
2003年,全村共有常住居民256戶,總人口879人。現全村有呂、劉、潘、鄒、薛等32個姓氏,均為漢族。
經濟發展
1949年前後,劉家西流村有耕地386畝,主要糧食作物是小麥、玉米、地瓜等,糧食畝產60公斤,農業總收入1.7萬元。1951年,村成立了農民協會,領導農民實行了土地改革,全村耕地增加到1503畝。1954年1月,成立該村第一個農業生產互助組,開始走上互助合作的道路。1955年初,村成立兩處初級農業合作社。1956年初成立建明高級農業合作社,社長薛明德,全村農戶全部入社。合作化促進了農業生產,糧食畝產增加到100多公斤。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隨後進行的全國範圍內的“大煉鋼鐵”運動,使農業生產受到了極大影響。70年代初,開始“農業學大寨”運動,大搞農田基本建設,興修水利,挖溝造田。村莊的農業生產恢復發展,並開始擁有抽水機、拖拉機等農業機械。1982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村民的生產積極性大大提高,農業生產有了質的飛躍。進入20世紀90年代,村進行了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前瞻性地組織村民發展林木、花卉生產。到2002年,全村已有機井3眼,土地有效灌溉面積達到802畝,農業機械總動力450多馬力,糧食畝產達到260公斤,農業總收入62萬元。農村經濟總收入達到1602萬元。
20世紀60年代初,村中陸續興起籃子編織、刺繡等手工業,至70年代初,該村成為了遠近聞名的“籃子村”。但由於生產能力低下,年人均純收入不足100元。隨著時代的發展,至70年代末籃子編織市場萎縮。80年代中期,開始有村民建立木器加工廠。1995年,一磚瓦廠承包了村150畝土地,每年向村交納承包費38500元,2002年契約到期。現在,全村除有1家衛生紙加工廠,還有6家木器加工廠,除來料加工,設有銷售網點,從業人員50多人,年銷售收入達300萬元。
建國初期,第三產業的從業人員極少,發展極為緩慢。改革開放以後,由於農業發展,農民收入增加,一部分村民開始把眼光投向各種服務性行業。到2002年,全村有91戶村民從事包粽子,清早4點就進城銷售,一天純收入四、五十元。逢節日,一天的純收入可高達一千多元。並銷往城陽、流亭、青島等地。全村年需糯米30多噸,成了有名的“粽子村”,每戶年經濟收入在3萬元左右。有70多戶村民瞅準了附近的市場,經營針織服裝、餐飲、小百貨等,戶均年經濟收入6萬元以上。
社會事業
1949年建國前,村民年人均占有糧食100公斤左右,大多數村民經常外出扛活、打短工,人們過著半年糠菜半年糧的日子。建國後,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業收入的增加,村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1955年,全村人均口糧270公斤。1982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以後,村民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到2003年,村人均純收入達到3782元,戶均存款1.5萬元,村民生活開始向小康邁進。
隨著經濟的發展,村民的住房條件也逐步改善。1949年建國時,村民的人均住房面積不足5平方米。1978年以後,村民住房多為磚混結構,人均住房面積大有增加。2000年,村民住房又發展為鋼筋混凝土結構,人均住房面積增加到30平方米。2002年,全村擁有機動車輛93輛,彩電286台,電話232部,電話普及率達到90%以上。
1949年新中國建立前,劉家西流村民眾文化落後,絕大部分村民沒有上過學,文盲數占全村總人口數的90%以上。1963年村建起了劉家西流國小,共有教室19間。1984年秋,劉家、黃家西流聯合出資,建立了黃家西流國小,占地9畝,教室21間。到1992年,全村已全部掃除青壯年文盲,普及了九年制義務教育。2000年,劉家、黃家、江家西流和前後鋪下、辛戈莊又聯合投資380萬元,建成經濟開發區第二國小,占地45畝,建築面積2萬平方米,可容納700名學生就讀,高標準、高質量地配備了現代化的實驗室、微機室、圖書室、語音室等專用教室,教學設備達到山東省一類標準,為青島市規範化學校。全村適齡兒童入學率、鞏固率和九年義務教育普及率均達100%。到2002年,全村歷年來共有43人考入各類大、中專院校。
建國前,全村沒有一處診所,村民有病沒錢治、有病無處治的現象非常普遍。1965年,建立村辦衛生室,有“赤腳醫生”1人,村民的醫療保健水平得到改善。現在,村衛生室的醫療設施和醫療保健水平以及村民的衛生保健意識都有了顯著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