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宗悅(1921—1967),男,生於貧苦農民家庭。1940年參加八路軍,194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劉宗悅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懷柔縣一渡河村
人物介紹,生平經歷,
人物介紹
劉宗悅(1921—1967),男,生於貧苦農民家庭。1940年參加八路軍,194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抗日戰爭時期,歷任班長、排長、連長、連指導員等職。1946年7月份,轉入地方武裝部隊,歷任懷柔縣武委會副主任兼四區武委會主任、懷柔縣縣大隊五連連長、懷柔縣縣大隊副大隊長、大隊長等職。劉宗悅作戰勇敢,曾多次立功受獎。1945年在攻打新保全戰鬥中身先士卒,率全連戰士猛打猛衝身負重傷(後被定為二等殘廢甲)。新中國成立後組織上在縣裡給他安排了領導職務,他堅持回到農業生產第一線。1950年後,先後擔任中共一渡河村支部副書記、書記、峪口鄉黨總支書記、北宅鄉鄉長、中共峪口高級社總支部書記、中共"八一"公社峪口生產隊(轄三村)支部書記,1959年後一直擔任中共一渡河大隊支部書記。
生平經歷
1950年回到家鄉後,回響黨中央"組織起來,發展生產"的號召,率先在村里組織成立互助組,建立農業生產合作社。以後不顧傷殘的身體,為改變家鄉貧窮落後的面貌,帶領全村的黨員、幹部和民眾興修水利、削坡治崗、修整農田、發展林果,實行科學種田和果樹科學剪枝,終於換來了一渡河糧食連年增產和林果豐收,使這個村由吃國家返銷糧變成向國家交售餘糧。到1965年,一渡河糧食總產由解放初期的15萬公斤,增加到32萬公斤,增長一倍多。全村乾鮮果總產合作化前為10萬公斤,1965年達到30萬公斤。農業生產總收入合作化前為6.7萬元,1965年達到18.7萬元。成為北京郊區山區建設和農林牧全面發展的先進典型。劉宗悅也被評為北京市農業勞動模範。1964年被評為全國農業勞動模範,並當選為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1966年被選為北京市貧下中農協會副主席。
劉宗悅擔任農村基層幹部十幾年,始終保持艱苦樸素的作風,團結支委一班人,遇事和民眾商量,堅持參加集體勞動,為改變一渡河村面貌做出了貢獻,得到廣大黨員,民眾擁戴。
1966年"文化大革命"運動開始,一渡河被污為"黑典型",劉宗悅也被揪斗,受到殘酷迫害。有一次"批判會",日夜輪番"批鬥"達12天半,批鬥時拳打腳踢。劉宗悅的身心受到嚴重摧殘,於1967年5月9日,被迫害致死。
1978年5月8日,中共懷柔縣委為劉宗悅平反昭雪召開了追悼會。同年12月,中共北京市委為劉宗悅平反昭雪,恢復名譽。1990年,中共懷柔縣委、懷柔縣人民政府在一渡河村為劉宗悅修建了紀念碑。
劉宗悅擔任農村基層幹部十幾年,始終保持艱苦樸素的作風,團結支委一班人,遇事和民眾商量,堅持參加集體勞動,為改變一渡河村面貌做出了貢獻,得到廣大黨員,民眾擁戴。
1966年"文化大革命"運動開始,一渡河被污為"黑典型",劉宗悅也被揪斗,受到殘酷迫害。有一次"批判會",日夜輪番"批鬥"達12天半,批鬥時拳打腳踢。劉宗悅的身心受到嚴重摧殘,於1967年5月9日,被迫害致死。
1978年5月8日,中共懷柔縣委為劉宗悅平反昭雪召開了追悼會。同年12月,中共北京市委為劉宗悅平反昭雪,恢復名譽。1990年,中共懷柔縣委、懷柔縣人民政府在一渡河村為劉宗悅修建了紀念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