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宇軍(中國內地紀錄片導演)

劉宇軍(中國內地紀錄片導演)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劉宇軍,中國內地紀錄片導演,深圳市攝影家協會副會長。

1989年,拍攝的《中國野生動物》系列片之《白鶴》和《黑頸鶴》在中央電視台播出。1991年,參加尋找藏羚羊繁殖地科考隊赴西藏考察。歷經九年,於1998年7月拍攝到了藏羚羊繁殖地。此後的10多年間,劉宇軍出入西藏20餘次,積累了有關藏羚羊的拍攝素材長達2萬分鐘。

1999年,製作紀錄片《我和藏羚羊—冰河從這裡流過》,該片於2002年入圍第九屆上海國際電視節。2011年4月,製作的紀錄片《風雪可可西里》獲得第44休斯敦國際電影節評審團特別大獎,製作的卡通片《藏羚王》先導短片獲得第44屆休斯敦國際電影節卡通片金獎,並獲選進入第67屆坎城電影節動畫展映。2015年1月,執導的動畫電影《藏羚王》獲得中國首屆動畫電影“天馬杯”獎。2019年,拍攝的記錄片《藏羚王之寶貝日記—極地追蹤》獲得第32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記錄片提名。

基本介紹

人物經歷,主要作品,人物評價,人物事件,

人物經歷

自1983年起,作為江西電視台的攝影記者參與中央電視台《動物世界》攝製。曾拍到世界最大的白鶴群和太平洋西岸唯一的海龜自然繁殖地,協助推動相關保護區和研究站的設立。
1986年,參與六集《中國野生動物》系列片之一《白鶴》的攝影工作,在鄱陽湖拍攝白鶴和天鵝、大鴇、赤麻鴨、大雁、白鷺。1989年秋,《中國野生動物》在CCTV1播出,此系列片是中國第一部野生動物電視系列片。他將在拍丹崖地貌時發現的龍虎山懸棺和古越人懸棺葬等素材製作成紀錄片《懸棺之謎》。他將在鄱陽湖拍黑頸鶴的素材製作成紀錄片《黑頸鶴》。
1990年,為了拍攝黑頸鶴的遷徙之路,第一次進藏。1992年6月,參加由美國紐約動物學會世界瀕危物種研究室主任喬治·夏勒博士組織的探究藏羚羊的繁殖地的11人科考隊,進藏北考察。1992年9月,科考以失敗告終。分手前,59歲的夏勒博士拿出一張手繪的地形圖交給劉宇軍,希望他能堅持下去。圖下角的一行用英文寫的小字引起劉宇軍的注意:“也可能在青海。”。此後的9年間,劉宇軍多次進藏,但卻無功而返。
1997年12月,劉宇軍進青海,認識了當地的青海省治多縣西部工委書記奇卡·扎巴多傑。扎巴多傑說青海可可西里無人區的卓乃湖很有可能就是劉宇軍要找的地方,他倆相約,來年7月藏羚羊繁殖期,到卓乃湖尋找藏羚羊。
1998年6月,劉宇軍再次來到青海,由當地人帶路向卓乃湖前進。7月9日,他們驅車正在大雪中行進,突然發現前面有幾千隻懷孕的藏羚羊奔走在高原上。當劉宇軍翻過一個高坡,往下張望時,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卓乃湖雪原上,幾千隻母藏羚羊帶著它們剛剛出生的小藏羚羊,產子和胎盤上的血水把大片雪地都染紅了……就這樣,劉宇軍成為第一個用攝像機拍到藏羚羊繁殖地的人。
1999年,他跟隨“野氂牛隊”進行了解散前的最後一次巡山。他們在海拔6800米高的布克達阪雪峰發現了一大群盜獵者,共抓獲17人,繳到9條槍,1萬多發子彈,1065張藏羚羊皮。60分鐘的電視紀錄片《我和藏羚羊—冰河從這裡流過》由此誕生。
2011年4月,製作的紀錄片《風雪可可西里》獲得第44休斯敦國際電影節“評審團特別大獎”;製作的卡通片《藏羚王》先導短片獲得第44屆休斯敦國際電影節卡通片金獎,並獲選進入第67屆坎城電影節動畫展映。2015年1月,執導的動畫電影《藏羚王》獲得中國首屆動畫電影“天馬杯”獎;與《藏羚王》電影同名的電視動畫系列片在中央電視台、卡酷動畫頻道等頻道播出。
2019年,拍攝的記錄片《藏羚王之寶貝日記—極地追蹤》獲第32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記錄片提名。

主要作品

時間
名稱
類型
2019年
《藏羚王之寶貝日記—極地追蹤》
記錄片
2022年
《藏羚王》
動畫電影
2011年
紀錄片
1999年
《我和藏羚羊—冰河從這裡流過》
紀錄片
1989年
《黑頸鶴》
紀錄片
1989年
《白鶴》
紀錄片
1989年
《懸棺之謎》
紀錄片

人物評價

風雪可可西里》和《藏羚王》不僅製作精美,而且用富有特色的鏡頭語言展示了熱愛自然、環境保護的永恆主題,因此打動了評審和觀眾。(第44屆休斯頓國際電影節評審會評)《風雪可可西里》充分體現了創作者視紀錄片真實性為第一要素的職業理念,劉宇軍善於捕捉、選擇細節,更善於將細節延伸、放大、發人深思,令人震撼,是一部具有史詩和文獻價值的作品。(深圳大學教授應天常評)這兩部作品表現了人與自然、人與環境生態的變化,值得肯定,但技術上,影片缺少視覺衝擊力,敘事結構缺少創新,更像傳統的新聞片或《動物世界》。(中國紀錄片學術委員會副秘書長申曉力評)

人物事件

2006年3月23日,北京朝陽法院受理紀錄片《我和藏羚羊———冰河在這裡流過》(下稱《我和藏羚羊》)的導演劉宇軍訴陸川《可可西里》抄襲一案。劉宇軍沒有提出經濟索賠,只要求法院確認侵犯著作權成立。
 劉宇軍在起訴書中稱:1991年至2001年,他歷時10年,多次深入青藏高原,跟蹤拍攝世界瀕危物種藏羚羊,並在100多個小時的影像素材中反覆取捨、加工,創作出紀錄片《我和藏羚羊》。劉宇軍說,紀錄片曾在多個媒體播出,併入圍2002年第九屆上海國際電視節。
劉宇軍說,2004年《可可西里》公映後,有不少朋友打電話告訴他,影片有很多地方抄襲了他的紀錄片作品。劉宇軍這才找來《可可西里》觀看,並且很快就發現兩部片子存在很多相似之處,比如“雪地追蹤盜獵者”“從車窗發現河中有盜獵分子”“隊員脫褲子過河”等。劉宇軍認為《可可西里》有太多的情節、構思、創意、場景、現場氣氛、視覺背景、鏡頭構圖等方面的內容,都與《我和藏羚羊》過於相似,“甚至一些對白也和我創作的紀錄片中的對白完全一樣”。劉宇軍還強調,幾乎所有看過《可可西里》的人都認為它不像故事片,更像紀錄片。
早在2005年初,很多網友將他們認為《我和藏羚羊》《可可西里》兩部片子相似、相同的視頻貼在了網上,有21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