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子贍

劉子贍,男,字足吾,1930年7月出生於響水縣三套後上灘(今運河鎮伏興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劉子贍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響水縣三套後上灘
  • 出生日期:1930年7月
  • 職業:官員
  • 性別:男
個人簡介,人物特寫,

個人簡介

1946年6月,在濱海中學讀書的劉子贍與眾多熱血青年一樣,毅然報名到新四軍華中醫校就讀,立志成為一名軍醫,報效祖國。由於形勢所需,劉子贍在軍醫校學習一年就接受分配,被調配到淮海戰役一線從事醫療救治工作。劉子贍到達前沿部隊後,在指導救治傷員的同時,主要負責新四軍華中統一指揮部首長機關的醫療保障,曾為時任蘇北軍區司令員管文蔚(後任江蘇省委副書記)、政委陳丕顯(曾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等首長作醫療保健。1949年3月21日,劉子贍參加渡江戰役,隨首長作為第二梯隊從江陰渡江。

人物特寫

劉子贍在軍旅生涯中先後三次榮立三等功。第一次立功時,劉子贍還在新四軍華中醫校學習,當時由於解放區經濟條件困難,醫校的教學設備緊缺。當時課程上到人體的骨骼結構時,沒有現成的人體骨骼供講課。怎么辦?劉子贍和大家想出主意,去荒墳地挖墳尋骨。有人提供線索:在濱海八灘有一座國民黨常備隊正師級隊長家的墳,這位“隊長”曾經當過漢奸,無惡不作。劉子贍一行趕到這裡挖墳開棺,棺蓋打開後,劉子贍毫不猶豫地跳進去,收拾屍骨,並將屍骨上的一副金牙、金耳環交給當地政府。劉子贍因貢獻突出,被榮記三等功。他第二次立功是當班長期間。他所帶的班由於守紀嚴明,能征善戰,學習生產等各方面成績突出,被評為“功臣班”,作為一班之長的劉子贍再次立功。劉老的第三次立功是在1963年,當時他已是南京軍區駐舟山113醫院的耳鼻喉科專家。由於舟山島上沒有其他醫院,113醫院也對島上的老百姓服務。當年夏天,耳鼻喉科三個人因工作需要離開兩人,只留下劉子贍一人乾三個人的活,每天平均要做6個手術。有一次,劉子贍剛準備下班,看到一個母親抱著一個七、八歲的小男孩,邊跑邊哭。原來,小男孩被一粒蠶豆堵住呼吸道,生命危在旦夕。劉子贍立即穿上工作服,對小孩實施急救,將小生命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
1983年11月,投身軍旅從事36年軍醫工作的劉子贍在浙江寧波離職休養,享受正團級待遇。離休後的劉子贍對故鄉響水的思念更加強烈,每次家鄉有人到寧波,他得知訊息後都主動聯繫,熱情接待。他常在電話中叮囑在運河伏興村的弟弟劉子道,家鄉如有鄉親患耳鼻喉毛病難治癒的,可以到寧波找他治療。於是每年家鄉都要有幾名鄉親去找劉子贍治病,醫療費用基本上由劉老“買單”。響水離寧波較遠,為了讓就醫的鄉親節省路費,離休後,他就叫弟弟把需要治病鄉親的名字登記下來,每年回家鄉一兩趟,在老家伏興村先後為幾十位鄉親義務治療。六套鄉有一位姓陸的大爺,當時50多歲,耳朵一直聽不到聲音,當地人稱為“板聾子”,劉子贍就在家中為老陸做了免費手術,使聾了50多年的老陸終於聽到聲音了。隨著時光的流逝,劉子贍對家鄉的情感更加濃烈,常常以詩寄情,他在稱讚家鄉農田旱改水一詩中寫道:“沙地由來不插秧,皆因灌溉乏良方。開渠引得中山水,改地保收上等糧。耕藝廣推花遍地,農科普及谷盈倉。惠民大政如甘雨,潤透心田記憶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