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本名:劉坦
- 字號:字德度
- 所處時代:南北朝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地:南陽安眾
- 出生時間:442年
- 去世時間:504年
- 主要成就:鎮守湘州
人物生平,早期經歷,追隨蕭衍,苦守湘州,晚期生活,人物成就,人物評價,家族成員,史籍記載,
人物生平
早期經歷
劉坦出身官宦世家,他是晉朝鎮東將軍劉喬的七世孫。劉坦年幼時深為堂兄劉虬(南陽名士)所賞識。南朝齊建元初年(479年),任蕭昭業(後封南郡王)的常侍,不久出補孱陵縣(今湖北公安縣柴林街)令,遷任南中郎錄事參軍,他在那裡任職期間,因為才幹濟世被人們所稱道。
追隨蕭衍
蕭寶卷之後繼位誅殺了很多大臣,永元二年(500年)十一月,雍州刺史蕭衍起兵造反,十二月,輔佐蕭寶融、執掌荊州的西中郎長史蕭穎胄起兵回響蕭衍,永元三年(501年)正月,蕭衍率軍自雍州出發。三月,擁立南康王蕭寶融為帝,在江陵即位,改元中興,是為齊和帝。
苦守湘州
當時輔國將軍楊公則任湘州刺史,率領部隊奔赴夏口,江陵朝廷商議代理湘州(治所在今長沙)事務的人選,劉坦對眾人說:“湘州人的心情,容易受侵擾而難於相信別人。如果單用武將,那么老百姓害怕被武將侵掠魚肉;如果派遣文官,則朝廷的威略不振。要想安定一州一城,兵士百姓豐衣足食,沒有人能超過老臣的。當年我與先零(羌族的一支)打過一戰,對於作戰我很自信。”於是,眾人聽從了劉坦的意見。授予劉坦為輔國長史、長沙太守、代理湘州事。劉坦曾經在湘州任過職,在當地有很多故人舊部,他到湘州時夾道歡迎他的人很多。劉坦一到任就簡選勝職的官吏,派往湘州轄下十郡,盡征人丁,運租米三十多萬斛給江陵政權的軍隊,資助江陵政權的軍隊糧食供給。
當時蕭寶卷派遣安成郡(治所在平都)太守劉希祖在平都(今江西安福縣東南)打敗江陵政權所選任的太守范僧簡,劉希祖還向湘州發布文告,號召反抗江陵政權,始興內史王僧粲乘機起兵回響,邵陵人驅逐忠於江陵政權的內史褚洊,永陽人周暉起兵攻打始安郡,一同回響王僧粲。桂陽人邵曇弄、鄧道介為報私仇,聚為一黨也跟隨起兵。王僧粲自號平西將軍、湘州刺史,用永陽人周舒為謀主,駐軍在建寧。從此之後湘州所轄各郡,都蜂湧而起兵,只有臨湘、湘陰、瀏陽、羅四縣還保全留在江陵政權手中。湘州人都想乘船逃走,劉坦將船全部集中起來燒掉,派遣將領尹法略抗擊王僧粲,雙方相持不下,不分勝負。
前湘州鎮軍鍾玄紹私下謀劃策應王僧粲,要挾數百士卒,都連名定計,限定日期在州城謀反。劉坦聽說了他們的計謀,假裝不知道,整理文案直至深夜,城門不關閉,以便迷惑他們。鍾玄紹不等舉事,第二天早晨到劉坦處問其中的緣故。劉坦留下鍾玄紹與他長談,秘密派親兵搜收鍾玄紹家中的文書,鍾玄紹還在同劉坦交談,而沒收家書的人已經報告收得鍾玄紹全部文書的正副本,鍾玄紹一見這些文書,無法狡辯當即伏罪,在座位上被斬殺。劉坦燒掉他的文書,鍾玄紹的餘黨都不問罪,眾人慚愧誠服,州部於是安定。在前線,尹法略與王僧粲相持數月,永元三年(501年)十二月,蕭衍率軍攻占建康,建康城平定之後,楊公則率部回到湘州,反對江陵政權的人方才四散逃走。
晚期生活
天監初年(502年),蕭衍按功勞封劉坦為荔浦縣子,食邑三百戶。升任平西司馬、新興太守。天監三年(504年),升任西中郎長史,同年去世,終年六十二歲。
人物成就
劉坦在蕭衍推翻蕭寶卷的過程起了重要作用,他與樂藹、宗夬是當時荊州最有威望的人,他們的加入對荊州的人心向背起了很大作用,而且劉坦出鎮湘州,抵擋住了王僧粲的進攻,保證了後方的安全,還供應大軍的糧草,對戰局做出了很大貢獻。
人物評價
家族成員
七世祖:劉喬
堂兄:劉虬(樂藹姐夫)
兒子:劉泉
史籍記載
《梁書·卷第十九·列傳第十三》有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