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劉六(?-1512) 明朝中葉農民起義軍首領,原名劉寵,因排行第六故稱劉六。文安(今河北文安)人。正德五年(1510年)率眾在霸州(今河北霸到)起義。後與
楊虎軍會合,眾至數萬。他們轉戰河北、山東等地,並三次近逼明王朝京都——
北京,使最高封建統治者驚恐萬狀,在全國造成極大震動。後入河南,轉戰湖廣。在
黃州(今湖北黃岡)墜水身亡。
起義的歷史背景
明王朝進入英宗正統年間(1436—1449)以後,政治黑暗腐敗,
土地兼併加劇並高度集中,人民流離失所,階級矛盾日趨激烈,各地農民起義連綿不斷。爆發於河北的劉六、劉七起義就是這種歷史背景的產物。
明朝中葉,河北農民深受政府的馬政之害。為保證明軍邊馬的供應,自明初以來,明政府強令河北等地農民充當養馬戶。馬戶的徭役負擔極其沉重,為保證養好馬要付出很大代價,不僅耽誤農業生產,而且當所養馬匹死亡或種馬孳生不及額時,還要賠償損失,一貧如洗的農民不得不“賣田產、鬻男女,以充其數,苦不可言”,當時有人形容為“江南之患糧為最,河北之患馬為最”。河北臨近京師,正是廠衛特務、官僚地主施虐的地方,加上土地兼併劇烈,剝削壓迫十分殘酷,社會矛盾十分尖銳,農民起義時有發生。為了安定京畿一帶的局勢,正德四年(1509年)九月,專權宦官劉瑾派御史寧杲為“捕盜御史”到河北鎮壓農民起義。寧杲採用極為殘酷的高壓手段,屠殺和鎮壓農民,他“奏立什伍連坐法,盜賊捕獲無虛日,每械盜賊入真定,用鼓吹前導,金鼓之聲彌日不絕”(《明史紀事本末·平河北盜》)。整個河北籠罩在一片恐怖氣氛中,這激發了河北人民更大的反抗情緒,釀成了劉六、劉七起義。
起義經過
劉六、劉七是河北霸州文安人。正德五年,霸州(河北霸縣)豪傑劉六(劉寵),
劉七(劉宸)在安肅(即河北徐水)劫獄救出齊彥名,然後一同領導農民起義。
在此前的正德四年,楊虎已經在霸州組織了一支規模不大的起義軍。這兩支近在咫尺的起義軍在正德六年最終完全合併起來,有數萬人。
在明成祖時(永樂十一年),為了防禦
蒙古,規定在北京周圍的州縣計丁養馬,十五丁以下養馬一,十六丁以上養馬二。後來的皇帝逐漸把這項制度推行到河北,河南等地。這時農民紛紛用自己養的馬來武裝起義軍,起義軍聲勢頓時浩大,一個月間攻下了山東,直隸的二十多個州縣。
七月,起義軍兵分兩路,西路由楊虎,
劉三(劉惠),
趙鐩(趙瘋子)率領,挺進河南山西,山西人李華起兵和劉六等相呼應。東路由劉六,劉七,
齊彥名率領,在直隸,山東作戰,兩個月間,兩隻起義軍破城數百,轉戰千里。
負責鎮壓起義軍的都御史馬中錫和擔任監軍的當朝太后侄兒作戰不力,均受嚴懲。朝廷被迫命右僉都御史陸完率宣府、大同、延綏三總兵統邊兵主力棄關入內鎮壓起義軍,並將山東巡撫都御史邊憲等人撤職查辦。
這年九月,兩軍會師霸州(又殺回來了),揮師北上逼近北京。明朝慌了,趕緊調集大軍圍堵。起義軍見明軍勢大,一時難以攻下,隨即向東迂迴,連克日照、海豐、壽張、陽穀、丘縣、寧陽、曲阜、沂水、泗水、費縣十城。當明軍尾追而來時,他們又回師濟寧,切斷運河交通,焚毀明政府運糧船1200艘,活捉工部主事王寵。
這年十一月,起義軍再次分兵作戰。劉六等仍然在山東直隸轉戰,不久又北上,準備繞過駐紮重兵的臨清,突襲北京城,迫使明政府緊閉城門,同時調涿州、通州、良鄉等駐軍護衛京師。
劉六見明軍有備,聲東擊西,揮師西向,轉戰河北雄縣、易州等十餘縣,又南下河南。明廷除派陸完統軍從山東追擊外,又命副都御史彭澤提督軍務,以鹹寧伯仇鉞為平賊將軍,統率在晉陝守邊的延綏、榆林諸路軍馬開進河南,以與陸完形成對起義軍的包圍之勢。
起義軍採用機動靈活戰術,趁東西兩路明軍合圍之時,又北上進逼北京。陸完等明將大驚失色,恐北京有失,立即調派許泰等部追殺起義軍。
而楊虎劉三則挺進河南和蘇皖。至此,起義軍匯合成一支幾十萬人的大軍,轉戰於北直隸、山東、山西、河南、湖廣、南直隸、江西等省區。
明朝官軍東西奔命,義軍如入無人之境。明政府命太監谷大用提督軍務,除加派京營精銳部隊以外,又增調宣府、大同、延綏守邊的軍隊進入山東鎮壓起義。當時所調的軍隊有“京、邊及衛所奏留京操官軍二十餘萬,馬三十萬匹,其糧草之費,以正德六年一歲計,支太倉及各項銀九十餘萬兩”(《明武宗實錄》卷八三)。據統計,明統治者在正德六至七年調到山東境內鎮壓農民起義軍的部隊,約占全國總兵力的一半以上。
面對明軍的重重圍剿,起義軍被迫兵分兩路:以劉六、劉七、齊彥名為一路,劉六為首領;以楊虎、趙鐩、劉三、邢老虎為一路,楊虎為首領。他們時分時合,互為倚重,轉戰於河北、山東等地,攻打明軍。
楊虎率領的一路起義軍,在山東境內活動的時間不長。他們自滄州進入德州,又南下濟南、泰安、兗州,再東進直至登州、萊州等地。後楊虎率軍進入魯西南,在此地突破明軍的重兵包圍,進入江蘇、安徽境內。
楊虎戰死後,起義軍由趙鐩統率,分28營,轉戰於河南、湖北間一年之久。“恃馬力悠忽馳驟,棲野不戰城郭,蹈虛不立方所”。官軍則聞風喪膽,怯不能戰,幾無抵抗之力可言。
正德七年,起義軍漸漸落入下風,連戰連敗。劉惠、趙鐩部在宿州受挫退到湖北應山時,已達到不可收拾的地步。趙鐩剃髮為僧,於五月披袈裟潛逃江夏 。後為明軍俘獲,押解北京處死。劉惠亦屢敗,在收拾殘兵向河南轉移過程中,被明軍指揮王謹射中左目。劉惠見大勢已去,自縊而死。義軍主要將領劉資、邢本道、楊寡婦等首領也先後被俘,押解北京處死。
河南義軍被剿平後,劉六劉七所部成為孤軍,遂轉入光山、確山。嗣後南走湖廣。乘船到夏口、遭副都御史馬炳然截擊,交戰中殺死馬炳然。登入後火焚漢口,隨即為指揮滿弼追及一戰,戰中劉六中箭與其子仲淮赴水犧牲。
同年八月,與明軍戰於保狼山,齊彥名中槍而死。劉七中流矢溺水亡,最後全軍覆滅。劉六劉七起義至此告終。
起義失敗原因
由於力量對比過於懸殊,起義軍在明朝遼東、大同、宣府邊兵和地方軍隊的聯合包圍下於正德七年八月失敗,劉六、劉七、齊彥名等壯烈犧牲。農民軍的失敗具有深刻的原因。一是與明軍相比,勢單力薄。二是農民軍長期流動作戰,雖具有機動靈活的特色,可以出其不意,並取得了一些勝利,但由於缺乏牢固的根據地和後方,士兵疲於奔走,兵員和軍需補給都有一定困難,影響了戰鬥力的發揮。三是兩支較大的起義軍獨立作戰,缺乏配合,更沒有和當時在四川的農民起義軍取得聯繫共同抗敵,致使明政府便於集中兵力,各個擊破。
起義的歷史意義
劉六、劉七領導的這次起義,自起事至全部被消滅,前後持續3年,轉戰河北、山東、河南、湖北、江蘇等九江省,三過北京,三攻南京,沉重地打擊了統治階級。為了鎮壓起義,明政府動用了大量財力,耗盡了府庫之銀;起義軍所到之處,狠狠地打擊了當地貪官污吏、地主豪紳。這次起義給明統治者一個沉重而深刻的教訓,使明朝統治者認識到僅憑高壓政策難以維持長久統治,必須要採取有力措施緩和社會矛盾。起義失敗的第二年,明政府下令減免京畿、山東、河南等地稅糧,並宣布“流民復業者,官給廩食、廬舍、牛種,復五年”。朝廷內部也加以整頓,進行了楊廷和領導的改革,罷免了部分宦官,裁撤冗官,清查皇莊、官莊,退還給農民一部分土地。明朝出現了嘉靖初年較為清明的政治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