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璈(劉傲(清末將領))

劉璈(清朝官員)

劉傲(清末將領)一般指本詞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劉璈(1829-1887),字鳳翔,號泳山,別號蘭州。湖南臨湘(今雲溪區雲溪鄉建軍村文家沖)人,幼承家學,飽讀詩書,愛習拳練棍,聞名鄉里。

24歲從軍,被左宗棠聘為“記室”,深受其賞識。後因功授留浙候補道。1864年任台州知府,在任九年,多有建樹。1874年任江蘇候補道。1878年前往西北,被委任蘭州道員。1881年被選調台灣兵備道。1885年4月清廷任命淮軍將領劉銘傳任台灣巡撫。由於湘、淮軍門戶之見,劉銘傳一到台灣便以不實之詞對劉璈進行了彈劾。因左宗棠逝世,淮軍首領李鴻章正受重用,清廷偏聽偏信,劉璈被“奉旨革職,籍沒家產”,先“擬斬監候”後“改流黑龍江”,一年後在悲憤中病逝。死後,台州紳民在東湖之濱立祠祭祀他。湖廣總督張之洞為他寫了鳴不平的讚詞,稱他為“君山之精,湘水之靈”。

劉璈在台其間著有《巡台退思錄》三卷。

基本介紹

  • :鳳翔
  • :泳山
  • 所處時代:清
  • 主要成就:大興文教
  • 本名:劉璈
  • 籍貫:湖南嶽陽
人物生平,成長經歷,離開人世,個人成就,建書院,設義塾,籌足辦學經費,影視形象,

人物生平

成長經歷

少年時頗好經世之學,鹹豐年間,太平軍進軍湘鄂時,秀才出身的他,為維護本階級利益,在家鄉倡辦團練,處處抵抗,頗有斬獲,得湖南巡撫駱秉章(按後任四川總督,殲石達開於大渡河)賞識,遂保薦縣丞銜,自此踏上仕途。鹹豐十年(1860),左宗棠奏調浙江巡撫,劉璈自領一軍先後參加了遂安、常山、衢縣、餘杭、安吉、孝豐等十餘縣城鎮壓太平軍的戰鬥,他朴勇善戰,治軍嚴明,屢戰屢捷。同治三年(1864)六月,與楊昌睿(按後繼左宗棠任浙江巡撫)一起在金華孝豐、章村一帶,夾擊侍王李世賢之部,取得決定性勝利,從此浙境全平。劉璈風光無限,賞戴花翎,保道員銜,實授署台州知府。左宗棠對他信任有加,曾上疏稱:“共事多年,信心有素,於整軍治民之事,必能補其缺漏,仰答恩知者也。”
太平天國興起時,清朝的八旗,綠營等正規軍早已腐朽不堪,台州六邑士紳依靠地方團練自保自救收復故鄉,有“忠義之鄉”之譽。然這些地方團練良莠不齊,更有甚者一部分已蛻變為土匪強盜了,他們為害一方,怨聲載道,地方官府卻無力制裁。劉璈下車伊始,即奉行亂世用重典策略,先暗中按籍排查,摸清匪徒行蹤,然後突然在半夜親率兵士,口銜銅錢,直搗匪巢,一網打盡,一時劇匪如徐大度、何壽鳳、王克和、邱才青等均被消滅。後來,他與黃岩知縣孫熹密謀,一舉將奇田(按黃岩西部)匪徒數百人合圍殲滅,肅清了台州土寇。之於舊傳“可憐台州六邑血,染得鰲(音璈)頭一點紅”之說,純屬反對派譏諷之語,但也表明了劉知府與土匪的拚命精神,正如民國《台州府志》卷九十八本傳所論的:“璈精明能幹,勇於任事,雖間用權術,近於武健,然台當米糜爛之後,其再造之功為不可沒。”另外,他修葺郡城,加厚加高府城,開浚東湖,城內置演武廳、大小校場、火藥軍械等局,建議督撫將黃岩總兵移駐海門,加強了台州海防,並派游擊守備據勢駐守,一時台州武備肅然。

離開人世

同治十一年(1872)9月,劉璈迄歸侍父,奉旨以道員開缺,加二品頂戴卸任。臨行前,台州士紳依依不捨,特地為他樹立去思碑,於府學宮建生祠,紀念他的《臨海義學碑記》現移存鄭廣文紀念館。光緒初年,他署甘肅蘭州道員,六年(1880),在左宗棠麾下駐防張家口,次年入京朝覲光緒帝,授福建台灣兵備道兼提督學政。他的長處在治事,短處在做人。在台灣任上,他興學校,招開墾,理冤獄,整頓鹽、茶和煤礦、稅務行業,頗有政聲。光緒十年(1884),法國入侵台灣,劉璈積極備戰,堅守陣地。基隆淪陷後,全台震動,他言詞急切為當權者所忌,終被羅織罪名,彈劾入獄。中法議和後被遣戍黑龍江。光緒十二年(1886)7月抵達戍所,12月隨即病死。噩耗傳來,台州士紳非常痛惜。當我們漫步在台州醫院正門前的勞動路時,不要忘了自北向南曾有多個路名,如橫街下、獅子橋、三台坊巷口、縣西街、五道廟、元帝廟、馬殿前。在民國則已全部稱為劉璈街,就是後人為了紀念有清240餘年守台治績最著的知府劉璈。
清光緒十四年(1888)5月17日,台州大地烏雲低垂,高山肅立,哀思象湧來的浪潮拍擊著人們的心頭。台屬六邑(臨海、黃岩、太平、天台、仙居、寧海)士紳聚集府城臨海東湖,舉行公祭前知府劉璈儀式,各界所送祭文哀輓甚多。其中以著名經史學家、教育家、黃岩舉人王棻輓聯最具代表性:“有利必興,有害必除,靈越山川齊整頓;無惡不懲,無善不顯,明湖煙水永謳思。”進而他在《前台州知府劉公祠堂記》寫道:“前明二百七十餘年,守台者六十餘人,治績以譚襄敏公(按抗倭名將譚綸)為最;入國朝二百四十餘年,守台者五六十人,以劉公治績為最。”劉璈究竟以何功績獨領240年風騷呢?若問現今的本地人,幾乎一臉茫然,畢竟是150年前的人事啊。即使喻長霖編纂的《台州府志》亦語焉不詳。我感於鄉賢方孝孺先生之言:“前人之弗傳,後死者之責也。”略述劉知府其人其事,希冀對今人有所俾益。

個人成就

劉璈最值得後人稱道的功績,是大興文教。當時台州兵燹之後,百廢待興,而立政之體,首重文教。他說:“欲圖長治之策,則隆學校,興禮讓其要也。溯查卑郡自唐鄭司戶虔立教以來,宋朱文公行部於台,建里社設鄉校……其間門庭鄒魯,雅頌同聲……卑府緬想書冠,追維刑措,清源正本,教在所先。”自同治六年(1867)起,他在文教方面的幾大措施有:

建書院

在府城臨海,他籌款修復府學,縣學,設立校士館,修復正學、東湖二書院,又於北固山麓創建廣文書院(按後擴建為三台書院,為台州中學前身);督促臨海縣新建了東山書院(海門)、印山書院(海門)、旦華書院(杜橋)、尊儒書院(小芝)、椒江書院(葭),重建了鶴嶠書院(桃渚),擴建南屏書院(湧泉),增撥賓賢書院(大汾)經費。在黃岩,修復其學宮,新建原道書院(院橋),金清書院(金清)、南渠書院(寧溪)、靈石書院(頭陀)、西華書院(烏岩),修建了樊川書院(城南)、九峰書院(城東),改萃華書院為清獻書院(城內)、東山書院為東甌書院(洪家);重修祀賢書院(洪家)。在太平縣(按今溫嶺市)新建了鳳山書院(橫澗)、翼文書院(箬橫)、登雲書院(高浦);重建雲陽書院(鳳城),擴建驪山書院(江洋)和宗文書院(橫峰),整頓了鶴鳴書院(城內),增撥了東嶼書院(溫嶠)和龍山書院(新河)的經費。在寧海,新建了拱台書院(梁皇)、莊士講舍(大畈洋)、亭山書院(亭旁)、龍山書院(海游)、遜志書院(孔溪墈);在天台,新建了文明書院(城內)。在仙居,修復縣學,增撥安洲書院經費,據統計,劉知府在任9年,督促各縣新、重建、擴建或整頓的書院共32所。迨至清末,台州共有書院144所,占當時浙江省11個府書院總數的14%。

設義塾

劉璈為使貧寒子弟能入學讀書,廣設義塾達百餘所,遍及台州。僅臨海城關就有東城、南城、中城、西城、北城和中津等6所義塾;臨海鄉村較著名的有:小芝、倉山、棲鳳、芙蓉、桃渚、務實、啟蒙、留賢等義塾。為保證教學效果,還定期派人巡迴督導,獎勉優秀學子。他自己也常徒步乘夜巡視各書院。正如他在《台學源流》一書識語所說:“余守台七年,吏事外,日以興文教為已責,日取士之能文者校其藝,而獎掖之;前兩科獲雋二十餘人,心竊慰焉。”

籌足辦學經費

台州土地貧瘠,向來不重商賈,戰亂之後,財政尤其匱乏。為徹底解決書院、義塾的後顧之憂,同治七年(1968),劉璈擬定章程,抽海門鹽捐為書院和公車經費之用,約每年3000串銅錢,分六成派撥:以四成撥充郡城書院和六邑義塾經費;一成撥充生員鄉試川資;一成撥作舉人文闈會試川資。同時發布告示,申 飭各縣將寺廟道觀廢產充公,分撥於各書院和義塾。設立培元局,為教育等一切公益事業機構,劃撥府城東南兩鄉20里範圍內田租給培元局,多方籌措,共累計儲款20餘萬錢,規定專款專用,地方官員一律不得挪作他用。另外。他撥出專款在北京城購置台州會館,方便台州籍考生和在外人士寄宿。自清順治台州發生“兩庠退學案”以來,僅臨海鄉科絕榜43年,自乾隆四十年(1775年)後,臨海縣進士絕榜102年,一時讀書士子殆盡。而通過劉知府同治年間對文教事業的修舉廢墜,終於在光緒朝結出碩果,台州竟有17人中進士(其中臨海縣8人),而在整個清代全地區僅中進士38人,光緒年間占了近一半。事實有力說明了劉知府的大興文教政績是有目共睹的。民國《台州府志》也贊道:“由是台之文教乃大振。”

影視形象

1997年電視劇《一品夫人芝麻官》謝屏楠飾演劉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