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伯崇

劉伯崇(1910~1991),字國暘,湖南省婁底市茶園鄉人。193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中共西陽支部書記,益陽縣文教科科長,石門縣第一中學校長兼黨支部書記等職。1991年5月病逝,年81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劉伯崇
  • 國籍中國
  • 籍貫:湖南省婁底市茶園鄉
  • 出生日期:1910年
  • 逝世日期:1991年5月
人物生平
劉伯崇(1910~1991),字國暘,湖南省婁底市茶園鄉人。家貧,靠父、兄傭工為生。民國14年(1925),在啟民國小畢業後,考入湘鄉縣立簡易師範,因反對校長專制被開除學籍。自17歲起,先後在啟明、圖南、明達等國小任教,為境內知名教師。
民國25年(1936)加入中國共產黨,民國28年(1939),任中共西陽支部書記,積極組織抗日文化宣傳,募款募衣,支援前線,民國29年(1940)冬,奉省、縣工委指示,去廣西桂林新四軍辦事處,時辦事處已撤離,經同鄉介紹在桂林師管區會計室任司書,因反對集體加入國民黨而潛回湖南。
民國31(1942)年春,在啟明學校任教,經縣工委派任中共茶園山支部書記,直至湘鄉解放。在長達八年的艱苦鬥爭中,先後發展黨員20多人,積極開展支部工作。
民國35年(1946)秋,組織黨員、積極分子反對蔣介石發動內戰。冬,奉命打入國民黨鄉、保政權,任樂善鄉十一保保長,以合法身份開展“抗丁、抗糧、抗稅”鬥爭。民國36年(1947),發動支部黨員募集光洋60元,給湘鄉縣工委擴建薛家渡聯絡站。民國37年(1948),籌措光洋40元,購買長、短槍各1支,支持曾紀光武裝起義。冬,創辦地下印刷廠,印製黨內檔案、新華社社論和毛澤東著作。民國38年(1949)春,毛澤東縱隊湘安支隊(後整編為湖南人民解放總隊湘中一支隊五團)成立,劉伯崇組織發動黨員10餘人參軍,並為部隊遞送情報,籌集糧草,保證前方供給,為迎接湘鄉解放作出了貢獻。
1950年,調益陽專署土地改革工作委員會,負責指導寧鄉縣的土改運動。次年,調任益陽縣文教科科長,繼任衛生、民政、工商等科科長,兼縣機關黨支部書記。
1953年下半年,奉令接管石門縣私立九澧中學,更名石門縣第一中學,任校長兼黨支部書記。劉伯崇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知識分子政策,並親自上課。該校1956年首屆高中畢業生,80%被大專院校錄取,其中高六班42人全部考入高校學習,學生林義科、陳隆金分別被保送去蘇聯、波蘭留學。劉伯崇榮獲省優秀校長稱號。1957年調任常德市七中校長兼黨支部書記。1959年被錯劃為右傾機會主義分子,受到留黨察看和下放勞動改造的處分。“文化大革命”初期,被打成“黑鬼”,在湖南揪斗“三條黑線”時,被誣為叛徒。1970年,在“五七”幹校勞動,因高血壓中風,半身不遂。1972年做退休處理,被兒子接去常德市定居,1979年平反,享受副縣級離休幹部待遇,仍住一室一廳居民宿舍。1987年,經中共湖南省委批准,享受副專員級離休幹部待遇,他仍堅持住原居民宿舍直至1991年5月病逝,年81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