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伯山簡介
劉伯山曾是政協黃山市一屆、二屆委員會委員,三屆委員會常委兼文史委副主任;是七屆
安徽省青年聯合會常委;1993年榮獲全省優秀教育工作者稱號,1998年榮獲安徽省優秀理論工作者稱號;2003年1月黃山市政協換屆,又再次榮任第四屆黃山市政協委員和文史委委員。還兼任安徽省收藏家協會藝術顧問、黃山市徽州文化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兼《徽州文化研究》輯刊主編、新安朱子研究會副會長等職。
劉伯山共發表文章百餘篇,其學術研究主要分為兩個階段,跨哲學和徽學兩個領域。
劉伯山的哲學研究主要是在1996年以前,曾在《學術月刊》、《文史哲》、《求索》、《江淮論壇》等刊物發表《宇宙概念的層次結構及其界限》、《關於宇宙空間無限性形式的哲學探討》、《現代宇宙學與馬克思主義哲學》、《略論感性真理》、《關於認識過程階段的劃分》、《論概念、判斷、推理是知性認識的思維形式》等哲學論文近30篇,參加編寫了《馬克思主義理論與實踐》大學教材。
劉伯山的徽學研究開始於20世紀90年代,2000年以後專門從事,已經在《新華文摘》、《光明日報》、《人民論壇》、《歷史檔案》、《安徽大學學報》、《探索與爭鳴》、《徽學》、《安東學研究》等報刊發表《徽州文化研究的學術價值》、《徽州文書的留存及搶救》、《徽州文書的遺存及特點》、《徽州文化的基本概念及歷史地位》、《“伯山書屋”一期所藏徽州文書的分類及初步研究》、《程朱理學淵源考》、《徽州篁墩的三大姓及其文化遺存》、《徽商的儒商本質及其在競爭中的優勢》、《徽州文化遺存保護開發的經驗與問題——作為安東地區文化遺存保護與開發的借鑑》等論文70餘篇;主編或參與主編、編著《黃山旅遊文化大辭典》、《徽州文化研究》、《徽學研究論文集(一)》等學術專著7部。
劉伯山的《關於認識過程階段的劃分》論文1986年獲全國中青年哲學工作者最新成果獎;《崛起的徽州文化學——關於文化學研究的一點意見》論文獲安徽省第二屆社科優秀成果三等獎;《略論感性真理》論文獲安徽省社科成果四等獎。
學術成就
劉伯山曾先後參與發起、組織徽學學術會議30餘次,其中,國際性的4次,有“首屆國際徽學學術討論會”(1994年11月)、“第二屆國際徽學學術討論會” (1995年8月)、“國際朱子學學術討論會” (1997年10月)等;全國性的近20次,有“大陸首屆胡適學術討論會”(1991年11月)、“元明清文學與徽州學研討會”(1993年8月)、“首屆全國徽學學術討論會暨徽學研究與黃山建設關係討論會”(1993年10月)等。
劉伯山還注意搶救和收集徽州文書,2001年5月19日將其2000年10月以前在徽州民間收集的1萬1千餘份徽州文書料悉數捐獻給安徽大學,為此
安徽大學徽學研究中心設“伯山書屋”以藏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