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中珸(1887~1926),男,字子琨,海南省萬寧市東澳橋仔村人。中學堂畢業即參加孫中山倡導的民主革命活動。
曾任海南萬寧縣縣長,後調任陵水縣長、北海白石鹽場知事。
在國民黨廣東省第一次代表大會上當選為執行委員兼任商民部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劉中珸
- 別名:字子琨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海南省萬寧市東澳橋仔村
- 出生日期:1887年
- 逝世日期:1926年9月18日
- 職業:早期民主革命家
人物生平,人物評價,
人物生平
1911年受同盟會委派返瓊,同劉信初等在陵水縣組織第二個同盟會支部。武昌起義後,帶領本縣同盟會會員和青年30餘人,協同趙仕槐、陳策等組成的學生軍、炸彈隊共200餘人,攻占瓊崖兵備署。
1913年參加組織“人民起義討袁軍”。
1914年5月至1915年12月,與陳俠農領導的討袁軍配合,先後攻克瓊山、澄邁、定安、文昌、樂會、瓊東、萬寧、陵水、崖縣等縣城及重要墟鎮,曾任陵水縣臨時縣長。後離瓊到上海拜見孫中山,被介紹到南京政法大學學習,旋赴日本早稻田大學攻讀政治經濟學。
1920年,學成歸國。
1920年12月任萬寧縣縣長。其間,對地方的文化教育事業頗為重視,籌資修東山嶺風景區,留有“自我”、“海外桃源”等親筆題詞。後調任陵水縣長、北海白石鹽場知事。
1923年,調到廣東省財政廳,在廖仲愷的直接領導下工作。
1924年調到國民黨廣東省黨部搞黨務工作,在國民黨廣東省第一次代表大會上當選為執行委員兼任商民部長。曾在《新商民報》上發表《不平等條約協定的稅率與我國商業》、《帝國主義之經濟侵略與我國商民應有之覺悟》等文章;廖仲愷遭殺時,寫下輓聯“報國丹心昭日月,先生風範入神州”,前往弔祭。
1926年9月18日深夜,撰寫檄文聲討“萬縣慘案”的製造者時,突然口吐鮮血,卒於任所。
人物評價
劉中珸作為海南早期民主革命家,追隨孫中山先生,積極投身辛亥革命,為中華民族的進步事業做出了歷史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