劈荔

劈荔

劈荔,桑科常綠藤本植物。為常綠攀緣性藤本,節處長根,葉互生,卵形至橢圓形,先端鈍形,基部圓鈍至心形,長2~10cm,寬1~5cm,葉脈明顯。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劈荔
  • 拉丁學名:Ficus pumila L. 
  • 別稱:野生愛玉
  • 桑科
  • 分布區域:垂直分布海拔50~800m之間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主要價值,功效,辨識特徵,果實,

形態特徵

常綠攀援或匍匐灌木;含乳汁;小枝有棕色絨毛。葉異型、二型;在不生花序托的枝上葉小而薄,心狀卵形,基部偏斜,幾無柄,長約2.5厘米,基部斜;在生花序托的枝上葉較大而厚,革質,卵狀橢圓形,網脈凸起,長3—9厘米,頂端鈍,表面無毛,背面有短毛,網脈明顯,突起成蜂窩狀。隱花果單生於葉腋,梨形或倒卵形,長約5厘米,徑約3厘米,有短柄。花期4~5月,果6月,瘦果9月成熟,果熟期10月。
花期4~5月,與無花果相似,花極小,隱生於肉質囊狀花序托內,分癭花、雄花、雌花三種,授粉是通過果苞包片錯位覆蓋處的空隙由一種小蟲完成,果實的大小、產量高低與授粉效率有較大的關係。授粉後發育成倒卵形的復花果,長約5cm,基部生苞片,果頂部有乳頭狀凸起,宿存萼片。果實於8~9月成熟,老熟時囊果皮(外果皮)暗褐色,並自行3裂向外飄灑種子。種子白色或淡。

生長環境

垂直分布海拔50~800m之間,無論山區、丘陵、平原在土壤濕潤肥沃的地塊都有程度不同地零星野生分布,多攀附在村莊前後、山腳、山窩以及沿河沙洲、公路兩側的古樹、大樹上和斷牆殘壁、古石橋、庭園圍牆等。  

主要價值

⑴洽風濕痛,手腳關節不利:薜荔藤三至五錢,煎服。
⑵治腰痛關節痛:薜荔藤二兩。灑水各半同煎,紅糖調服,每日一劑。
⑶治疝氣:薜荔藤(用結果的主藤)一兩,三葉木通根二兩。水煎去渣,加雞蛋一個煮服,每日一劑。
⑷治血淋痛澀:木蓮藤葉一握,甘草(炙)一分。日煎服之。
⑸治尿血小便不利、尿道刺痛:薜荔一兩,甘草一錢,煎服。
⑹治病後虛弱:薜荔藤三兩,煮豬肉食。
⑺治先兆流產:薜荔鮮枝葉(不結果的幼枝)一兩,荷葉蒂七個,薴麻根一錢。水煎去滓,加雞蛋三個,同煮服。或單用薜荔枝葉亦可。
⑻治小兒瘦弱:薜荔藤二兩,蒸雞食。
⑼治嬰兒濕疹:鮮薛荔葉二兩,黃連三錢。加米湯適量擂爛,以汁搽患處;或同時服汁二、三匙,一日二次。
⑽治瘡癤癰腫:薛荔一兩,煎服;另用鮮葉搗爛敷患處。
⑾治癰腫:鮮薛荔葉、鮮爵床各等量,酒水煎服;另用鮮葉搗爛敷患處。

功效

薜荔果,又名涼粉果、木饅頭。薜荔汁具有祛風殺蟲止癢、壯陽固精的功效。薜荔根祛風除濕舒筋通絡的功效
味酸、藥性涼,歸腎、胃、大腸經
功效祛風除濕、活血通絡、解毒消腫。主治風濕痹痛坐骨神經痛瀉痢、尿淋、水腫瘧疾閉經、產後瘀血腹痛咽喉腫痛睪丸炎、漆瘡、痛瘡腫毒、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鮮品60-90g);搗汁、浸酒或研末。外用:適量,搗汁塗或煎水熏洗。
註:薜荔汁具有祛風殺蟲止癢、壯陽固精的功效。薜荔根有祛風除濕、舒筋通絡的功效。

辨識特徵

為常綠攀緣性藤本,節處長根,葉互生,卵形至橢圓形,先端鈍形,基部圓鈍至心形,長2~10cm,寬1~5cm,葉脈明顯,隱頭果倒錐狀球形,中空,約4cm,散生白色斑點,成熟呈黃綠色。

果實

攬木根以結茞兮,貫薜荔之落蕊。 薜荔果,又名涼粉果、木饅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