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二代是指很多電視劇深受廣大觀眾的喜愛,紛紛開始拍第二部,但作為原劇的續集,劇情和演員的改變卻讓觀眾認為青澀有餘、真實不足,比第一部差遠了,觀眾稱一代不如一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劇二代
- 提出時間:2011年
- 套用學科:社會學
- 適用領域範圍:電視劇
簡介,2011年 “劇二代”,主要類型,代表作品,產生原因,續集難拍,未來發展,
簡介
一部電視劇播出後上下反應都很好,有收視率,製作方想利用它的餘熱拍續集。拍續集能讓觀眾繼續追逐這個故事,關注劇中人物的命運走向。既繁榮了電視劇市場,又滿足了觀眾的娛樂需求。 另外,電視劇進入市場後,當然要受到市場規律的影響。受觀眾歡迎的電視劇,吸引廣告自然也多,電視台當然希望有續集繼續播下去,這符合市場運作的規律。但如果大家都拍續集,拍多了,拍濫了,拍得市場過剩了,必然會受到市場的制約。
有一條規律———播出後沒有什麼反響的電視劇,絕對不會搞續集;而要搞續集的電視劇,一般都出於商業考慮,利用原來的效應作為新劇的賣點。作為商業運作,不可指摘;但對於滿足欣賞者需求,與其掀起續集熱,不如開拓新的題材。原創作品中有不少是創作者不吐不快的激情創作牷續集必須延續前部的矛盾衝突、人物關係等。現在的許多續集與前劇毫無關係,是純粹的商業運作,這種續集沒意思。
2011年 “劇二代”
即將到來的2011年,我們能在螢屏上看到什麼樣子的“劇二代”電視劇?
老劇新拍的新《水滸》、新《還珠格格》、新版《紅樓夢》和張紀中版新《西遊記》等,還有熱門電視劇的“續集們”。
這些“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劇二代”,觀眾有期待,收視有保證,但最終效果如何還有待市場檢驗。
主要類型
綜合國內外影視拍攝實踐,一般來說,續拍影視劇有3種類型:首先是原班人馬的同名影視劇集型,如電影《哈里·波特》系列和電視劇《鐵齒銅牙紀曉嵐》系列等;
還有一種是不同作品結為“兄弟姊妹”型,電視劇如《重案六組》姊妹篇《生死蛻變》等,電影如《瘋狂的石頭》橫空出世後緊接著《瘋狂的賽車》持續成功。
代表作品
儘管劇名不叫《金婚2》,但《金婚風雨情》的“劇二代”身份卻是不爭事實。有細心觀眾發現,《金婚風雨情》中少了《金婚》中夫妻“吵吵鬧鬧”的戲份,變得更安靜、更平和。對於“續作”如此改動,《金婚》的忠實冬粉表示不理解。在他們眼中,《金婚風雨情》中講述的故事離普通人的生活太遙遠,而《金婚》中的佟志和文麗,卻可以為鍋碗瓢盆、雞毛蒜皮的生活瑣事吵鬧,“很有生活氣息”。
此外,不少觀眾認為,無論是劇中英雄美女的愛情故事還是婚後兩人性格的格格不入,都很像電視劇《激情燃燒的歲月》中的石光榮和褚琴,只不過耿直比起石光榮更有文化,這就注定了耿直和舒曼“吵不起來”。有觀眾感慨,《金婚風雨情》其實不像《金婚》,反而更像《激情燃燒的歲月》的加強版。
產生原因
系列片是電影產業的一個重要符號,它要求一個產業運營的框架來提供創意、網羅明星去複製成功的要素,在這一點上,好萊塢顯然是非常有實力的。而現在中國電影也開始走“續集路”,說明了中國導演對電影的市場化已經形成共識,電影的娛樂屬性也在被慢慢強化,這是中國電影對於產業規律遵循的嘗試。
電影《葉問》大熱,取得過億票房後,製作方緊接著順勢打造的《葉問2》票房依然突破2億元。彭吉象說:“香港電影在製作續集方面比較有經驗,比如已經超過百集的電影《黃飛鴻》系列。《葉問2》的成功得益於製作方的製作經驗比較豐富。”
北京師範大學資深教授、藝術與傳媒學院原院長、博士生導師黃會林認為:“從客體的角度來看,無論影視劇的續拍還是原創,首先是要看老百姓的需要與否。一部影視劇的創作起點是客群,終點也是客群。”影視劇的拍攝也要從觀眾中來,到觀眾中去。無獨有偶,彭吉象認為,從觀眾的角度出發,一部影視劇的續拍是因為觀眾還有想看下去的心理。
此外,彭吉象認為影視劇得以續拍是因為製作方遵循票房規律,利用了觀眾“既熟悉又陌生的審美心理”,才能夠進行一部又一部的續拍。他以西方電影《007》系列為例,男主角是觀眾熟悉的,然而不同的續集裡女主角有別,更加上不同的故事發生在不同的國家,碰到的問題不同,解決的方法各異,這樣的續拍模式產生的票房號召力足以吸引製作方,持續不斷地續拍下去。
續集難拍
電視劇《奮鬥》在走紅後戛然而止,趙寶剛感嘆說:“續集要拍得像前集一樣令人叫好很難。”
“從主體的角度來看,關鍵是創作者或者說製作方要保證續拍影視劇的質量。創作者或者說製作方的藝術創造力與想像力夠不夠,所續拍的影視劇是否能讓人眼前一亮,心頭一暖?如果有這種積累、能做到,就可以續拍。”黃會林認為影視劇續拍完全可以存在,不必反對。不過,黃會林認為,“狗尾續貂”得首先是“貂”才行,影視劇續拍有新境界出來,就是“錦上添花”。
彭吉象說,影視劇續拍從觀眾需要出發,滿足觀眾的文化娛樂需求是值得肯定的。但是“錦上添花”還是“狗尾續貂”,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以《闖關東》系列為例,續拍的明顯不如第一部好看,有劇情不足瞎湊數的嫌疑,儘管續集據說在北京電視台播出時取得了不俗的收視率。
“其實從整個影視劇創作來看,真正被觀眾認可的還是那些充滿人文關懷、關注日常平凡生活的影視劇作品。”黃會林如是說。
未來發展
北京新影聯院線負責人高軍曾表示,國內電影一度給人一種“短視”的感覺,“好看不好看就這么一次,先把這次的錢賺了再說。比如一些古裝大片,因為第一部已經把觀眾的熱情和期待都耗盡了,製片商只能到此止步,這讓中國式大片面臨著尷尬的信用透支現象,拍續集更是天方夜譚。而現在,隨著國產片的迅猛發展,中國導演已經懂得給電影的未來‘留白’,懂得運用電影技巧和元素來培育觀眾,這是一個很可喜的現象。”
對於中國影視劇製作人來說,在面對涉及利弊兼有的續集作品時,如何最大限度地揚長避短,作為中國內地第一位高校影視學專業博士生導師的黃會林特彆強調了影視劇續拍創作者、製作方的創作態度問題,她認為,續拍影視劇也是影視劇藝術創作這個百花園裡的一朵花,開出來是否鮮艷,關鍵要看作品,創作者一定要“真誠”,要用真心去投入藝術創作,而不僅僅是為了票房或者收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