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基礎與創新實踐

創業基礎與創新實踐

《創業基礎與創新實踐》是立足於高校學生創新和創業素質培養的一本教材,基於課程教學開放的實踐教育平台,用"O2O"的模式進行創新創業教育,引導學生"乾中學,學中創",做到理論與實踐的真正結合。創新學堂APP通過誠信互動服務,開拓學生創新創業思維,讓學生熟悉與運用創業方略,提升學生職業與創業素養。

基本介紹

  • 書名:創業基礎與創新實踐
  • 作者蔡劍吳戈,王陳慧子
  • ISBN:9787301251218
  • 類別:經濟管理類
  • 頁數:261
  • 定價:36
  •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5年3月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內容推薦,作者簡介,書籍目錄,精彩書摘,

內容推薦

《創業基礎與創新實踐》是基於北京大學《創業基礎》課程開發的一本創新創業方面的教材,內容涵蓋創新思維與企業家精神、創新經濟與創業社會、價值創造與創業機會、商業模式設計與開發、創新資源與創業資本、創業計畫與企業開辦、創新實踐與創新管理、網路時代的創新與創業。全書從創新思維、創新方法和創新管理多角度全方位展示了創新創業的內涵和外延,隨課程開發的“創新學堂”學習平台為讀者提供了全新的互動化學習模式。

作者簡介

蔡劍美國南加州大學博士,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管理實踐教授,管理科學與工程博士生導師,世界經濟論壇中國理事會理事。歷任北京大學創新研究院創始執行院長.中國信息系統學會理事,中國軟科學研究會常務理事等。學術領域為創新戰略、管理科學、服務科學、網際網路創業。致力於跨學科領域創新研究與改革實踐,提出中國價值模型,網際網路價值公式,協同創新理論,4G創新教育模式。負責過國家科技部、教育、商務部等重點研究項目,歸國前在矽谷SUN集團負責研發國際網際網路JAVA服務標準。發表學術論文數十篇,著有《從中國價格到中國價值》《協同創新論》等。創立國際青年創新大賽,有名網路,創新學堂。
吳戈北京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研究生,研究方向為服務科學、創新創業管理和網際網路經濟。曾任國際青年創新大賽組委會賽務部負責人,北京大學創新研究院研究助理,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EMBA助教。
王陳慧子北京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研究生,研究方向為市場行銷、網際網路產品設計與網路公司價值評估等研究領域。

書籍目錄

第一章 創新思維與企業家精神
創新思維
創業成就源於創新思維
創新思維的構成
五色思維的起源
運用五色思維原理
企業家精神
創業者素質與能力
組織的創業精神
第二章 創新理論與創業方式
東西方經濟學的交融
創新理論的新模型
新時代的創業方式
第三章 價值設計與發現機會
價值創造原理
價值設計方法
價值設計圖
價值金字塔模型
藍海戰略的價值曲線模型
創業機會發掘
創新機遇與顧客創造
第四章 商業模式設計與開發
什麼是商業模式
商業模式的模型
商業模式畫布
價值網路建模
服務藍圖設計
開發設計商業模式
……
第五章 創新資源與創業資本
第六章 創業計畫與企業開辦
第七章 創新實踐與創新管理
第八章 網路時代的創新與創業
結語 附錄:“創新學堂”平台使用說明
參考文獻

精彩書摘

《創業基礎與創新實踐》:
經濟“發達”與“落後”是相對不同國家的發展階段與產業水平而言的。新結構經濟學承認政府在協助經濟從較低發展階段向較高階段提升時所起的積極作用。然而,就政府的目標和干預措施而言,新舊結構經濟學卻有著諸多根本性的差異。舊結構經濟學支持開發中國家的政府採用違背經濟體比較優勢的發展政策,通過行政手段和價格扭曲措施來優先發展資本密集型產業,而新結構經濟學則強調市場對於配置資源的中心作用,並認為政府應在產業升級過程中對企業所面臨的外部性和協調問題起到因勢利導的作用。
新結構經濟學特彆強調經濟發展是一個連續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每個遵循自身比較優勢的國家都有機會在每一個發展階段調整和改進該階段的最優經濟結構。經濟發展當中的各種資源稟賦與思維模式不是剛性的,而是在不斷地變化與調整當中。各個國家經濟體在競爭中合作,在合作中學習。在全球化不斷加深的世界裡,參與世界複雜多樣的分工正是開發中國家克服不利的歷史趨勢的機遇,藉此可以建立起符合自身比較優勢的產業,從而加速經濟成長,不斷縮小與已開發國家之間的差距。
新結構經濟學不主張政府對經濟進行過度干預,認為通過財稅政策或其他扭曲政策來發展並不符合經濟體比較優勢。開發中國家的產業升級過程,必須與反映物質人力資本積累和要素稟賦結構變化的比較優勢變化相一致;只有這樣,才能確保新產業中的企業具備自生能力。新結構經濟學為政府這隻“看得見的手”的功能做出了解釋與限定。政府在產業多樣化和產業升級過程中的作為應被限制在為新產業提供信息、為同一產業中不同企業的相互關聯投資提供協調、為先驅企業補償信息外部性以及通過鼓勵外商直接投資來培育新產業這四個方面。政府必須有效承擔起在提供硬性和軟性基礎設定過程中的領導作用,以降低單個企業的交易費用,促進經濟體的產業升級和經濟發展過程。
新結構經濟學強調增長是新知識和人力資本相互作用的結果,這也是所有那些取得顯著經濟成長的國家都呈現出科技進步與教育和人力資本訓練進步相伴隨發生的原因。教育、訓練、健康,這三者作為人力資本投資最重要的因素,被認為是經濟發展最重要的動力。
新結構經濟學超越了新古典經濟學關於教育的傳統觀點,認為發展戰略需要包含人力資本投資政策,以對產業升級起到因勢利導的作用,並協助經濟體充分利用所有資源。經濟學的發展更加明確了一個主題:人才是創新之源。判斷一個經濟的發展潛力,關鍵是看是否有豐富可增值的人力資本與社會資本。對於人力資本發展,不僅需要進行仔細的政策規劃,而且理應讓其成為一個國家總體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回顧東西方經濟學主流發展的歷程,可以明顯看到經濟思想正在逐漸融合。而在人類經濟發展的歷史上,恰恰是對創新精神的追求,得以完全充分地利用了那些能夠導致文明之發展的力量,並使現代國家獲得了史無前例的迅速發展。正如哈耶克所說“那些來自較不已開發國家的、承擔著向其人民傳播理念之使命的人士,在接受西方訓練的過程中,所習得的並不是西方早先建構文明的方式,而主要是那些由西方的成功所引發的各種替代性方案的夢想”。並不是西方歷史發展的所有成就都能夠或都應當被移植於其他文化基礎之上;如果人們容許那些受西方影響的地區所生髮出來的文明自由生長,而非自上而下地迫使其生長,那么它們就可能以一種更為快捷的方式獲致適當的發展形式。西方世界也正在反思其傳統的個人主義、享樂主義與財利主義。那種一意提高物質生活,放棄創新精神,而追隨財利的做法日益受到質疑。中國在實現現代化之初,明知逐利精神實為中國社會所不易接受,然而必須奮起而引進學習。如今,財利主義的一套精神,亦已弊病百出。正如錢穆所言,西方都已改變了人生與發展的態度,但我們還要勉強學步,則所謂落後,便真成為落後,而無法追上了。以此中國今後最要急起直追者,卻不是追隨西方,乃在能開闢中國人自有的那一種自創自辟的精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