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之力:將創意變為現實

創新之力:將創意變為現實

《創新之力:將創意變為現實》包含一系列的觀察,探討人們在組織中如何做出努力以將看似毫無關聯的東西融會貫通,努力推進,從中做出一些東西來。更重要的是,書中也提供了實用的步驟教你如何獲得“好運氣”來發現工作中的下一個“新大陸”。作者試圖用最簡單的方式闡釋在大組織中,創新的各大要素之間是如何相互作用、共同促使創新之花盡情綻放的。《創新之力:將創意變為現實》不是理論書,而是為那些摸爬滾打於規模化創新一線的人們所寫的一本基於實戰經驗的實用指南。

基本介紹

  • 書名:創新之力:將創意變為現實
  • 作者:馬特·金登 (Matt Kingdon)
  • 出版社:電子工業出版社
  • 頁數:264頁
  • 開本:16
  • 品牌:電子工業出版社
  • 外文名:The Science of Serendipity:How to Unlock the Promise of Innovation in Large Organizations
  • 譯者:謝紹東
  • 出版日期:2014年8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121235390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專業推薦,媒體推薦,名人推薦,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創新那么重要,只是創新從何而來呢?這本書會告訴你答案。

如何將創意變為現實而達成創新,這本書無疑是屬於能夠劈開腦海,讓人茅塞頓開的罕見創新終極操作實用指南,但前提是你必須有所行動。

國際性創新諮詢公司?Whatif!公司(華特意富)聯合創始人Matt Kingdon(馬特·金登)最新力作。《紐約時報》、哈佛商學院、倫敦商學院、車品覺、林永青、唐彬、劉潤、青龍老賊、李張魯、孔令博、松布爾等推薦。

作者簡介

馬特·金登(Matt Kingdon)

國際性創新諮詢公司華特意富(?WhatIf! Innovation Partner)的聯合創始人、聯合主席,以及“首席狂熱創新實踐者”。

1992年,馬特和戴維·艾倫(Dave Allan)發現很多企業空有對於創新的熱情,卻苦於不知如何著手。他們懷著幫助這些企業實現創新的巨大熱誠,在英國共同建立了華特意富(?WhatIf!),現已發展為世界上最大的獨立創新公司之一。在全球有多個辦事處,長期合作夥伴包括聯合利華、可口可樂、百事可樂、雀巢、殼牌、英國電信、荷蘭銀行、英國航空公司及麥當勞等各行各業的領軍型企業。主要業務包含創新戰略指導,創新實踐諮詢及企業創新能力培養等。

馬特同時也是暢銷著作Sticky Wisdom 的合著者。他常說:“我意識到將抽象的目標變得具體實在是多么有意義。也了解到堅持不懈地讓所有成員一同參與到激勵人心且充滿挑戰的創新之旅有多重要。”“太多的時間被花費在重複無趣的工作中了。”

馬特深信,在企業從沉睡的巨人轉型為矯健的創新者的過程中,最大的障礙和挑戰往往是“人性”,而非“戰略性”的。而創新贏家和輸家的差別不是奇思妙想的創意和汗牛充棟的檔案,而更多的是“聆聽”、“試驗”、“包裝新點子”等創新行為和技能。這些技能讓新創意在充滿暴風驟雨的企業環境中得以生存並發展壯大。

謝紹東
新東方集團教學培訓師(雅思名師)、留學規劃師、課程開發師,哥倫比亞大學訪問學者,北京外語廣播雙語嘉賓主持人。

楊田田
英語翻譯碩士,全職翻譯,CATTI(全國翻譯專業資格水平認證)口譯二級及上海高級口譯雙認證。長期從事口筆譯工作,翻譯領域涵蓋文學、法律、技術、經濟及教育等方面。曾參與聯合國中文處的檔案翻譯工作並獲頒聯合國翻譯證書。

專業推薦

媒體推薦

如何實現創新,這的確是一個難題。創新不是靈光一閃的結果,而是企業“創新力”的表現。市面上大多數相關書籍強調“創新”的重要性,卻從來沒有從深層次討論創新從何而來的問題。本書從案例入手,分析了“創新”必備的幾個能力及流程方法,並提出思考,幫助讀者從實踐出發,找到“創新”的鑰匙。
——51CTO

名人推薦

公司創新者的終極操作指南!馬特是所有奮戰在規模化創新一線的勇士中的佼佼者。
——查爾斯·艾倫爵士(Charles Allen),CBE

這是一本鼓舞人心而又實用的書,馬特探討了工作當中的“魔法邏輯”,教授了我們實用的招數。等你做好準備將所讀付諸行動時再打開這本書吧!
——聯合利華高級副總裁 馬克·馬蒂厄(Marc Mathieu)

在Zappos,我們的信念是如果我們創建了正確的文化,其他的很多東西,諸如為顧客提供優質的服務以及建立經久不衰的品牌,都會不請自來。這本書揭示了很多關於創建富有活力、善於創新並敢於冒險的公司所必須經歷的艱苦奮鬥。
——Zappos公司CEO、《紐約時報》暢銷書《傳遞幸福》
(Delivering Happiness)作者 謝家華(Tony Hsieh)

這是一本你想從頭至尾、一口氣讀完的罕見的精品商業書。
——倫敦商學院戰略與創業教授 朱利安·伯金肖(Julian Birkinshaw)

馬特·金登把他在創新前線20年所積累的經驗融入了這本令人敬佩的書中,為眾多在大企業里不懼萬難推行創新的英勇創新者帶來福音。這本書至少讓你明白:你並不孤單,這本書是寫給你的實用指南。
——大規模創新研究所創始人、哈佛商學院創新項目發起人、世界經濟論壇全球創新諮詢委員會主席、《Jamming》的作者以及弗蘭克·扎帕(Frank Zappa)的鍵盤手 高健(John Kao)

越努力,越幸運!
——車品覺(《決戰大數據》作者 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數據委員會會長)

在這個唯有創新才能拯救自己,唯有創新才能顛覆行業,唯有創新才能獨占鰲頭的時代,無數人焦慮、彷徨和迷茫,什麼才是真正的創新,如何才能踐行創新,請打開這本書,創新之路就此啟程!
——青龍老賊(WeMedia自媒體聯盟 創始人)

當前的發展環境,正在和粗放式發展階段說再見,靠資源開拓、靠關係撮合、靠勇氣豪奪的年代終將會過去。我們開始進入向管理要效益、向創新要發展的階段。希望讀完這本書的人,都能成為“前一秒船長、後一秒海盜”式的創新人物。
——孔令博(餐行健董事長兼北大校友創業聯合會副會長)

今天已然沒有不可被抄襲的主意、商業模式和不可被模仿的技術,任何組織唯有不斷的引入創新,才能真正具有長期競爭力。關於如何創新,這本書絕對屬於劈開腦海,讓人茅塞頓開的典範之作。
——李張魯 (Dennis Roudenko,華創資本 創新金融投資 負責人)

如何實現創新,這的確是一個難題。創新不是靈光一閃的結果,而是企業“創新力”的表現。市面上大多數相關書籍強調“創新”的重要性,卻從來沒有從深層次討論創新從何而來的問題。本書從案例入手,分析了“創新”必備的幾個能力及流程方法,並提出思考,幫助讀者從實踐出發,找到“創新”的鑰匙。
——51CTO

圖書目錄

簡介:創新的真正主角
第一章主角
“前一秒船長,後一秒海盜”:
創新者想要在企業創新中取勝必須具備的素質
第二章追求創意激發
靈感的刻意管理:
應對未知,尋找新洞見解決舊難題,挑戰現狀
第三章將創意變為現實
創新者最青睞的武器:
開發、驗證和銷售創意的理念和途徑
第四章碰撞過程
為創新建立有利空間:
如何利用物理環境來促進創新
第五章向企業機器宣戰
繞過唱反調者和無法避免的組織障礙:
企業創新者的成功之道
戰鬥的號角
致謝
資料連結
關於作者

文摘

中文版 序
(?What If!公司創新夥伴亞洲業務主管,Alexander Runne)

當代中國經歷了不懈奮鬥、自強不息,已然成為全球經濟強國。全體中國人民更是銳意進取,相信未來更加美好。中華大地萬事俱備,只欠創新的東風帶來新一輪的經濟大發展。然而作為個人,應該如何從事創新?那些掙扎在大型企業創新前線的人們是否真的可以引爆創新的能量?馬特金登對此深信不疑。

十年前,馬特與其同事依靠卓越遠見和過人勇氣在上海成立了?What If!公司創新夥伴辦事處。在當時,創新在中國還只是一個時髦術語,跟今天激烈的市場競爭相比,那時的企業尋求增長要容易得多。馬特將寶壓在了中國的創新上,因為他看到了很多人沒有看到的東西,他相信從長遠來看,可持續創新和經濟成長需要的不是更多的創新流程或工具,而是文化性變革。文化導向型的創新和變革正是《創新之力——將創意變為現實》這本書所探討的根本問題。馬特通過一系列精彩的中外案例告訴我們,創新之關鍵在於我們行動所秉持的態度和意圖,而非具體的形式流程。

馬特堅信,最佳的創新故事並非來自精神領袖或者天才依靠其偉大思想成就的傳奇。他講述了大企業中平凡的英雄們的故事,這些奮戰在企業創新前線的勇士們堅持不懈、追求卓越,從不迷信流程和規則,他們重塑現有成規,終可改地換天。

馬特做了二十多年的全球創新推動者,他與眾多全球大型企業合作,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並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智慧。不管你是誰,只要你心中的創新火焰不滅,那么書中講述的中外創新故事必將激勵你將創新之活力注入你所在的公司。

越努力,越幸運
(車品覺(《決戰大數據》作者、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數據委員會會長)

好運是什麼?好運就是一件事情發生的時候超出你所望,或是某件好事情的發生完全非你預期。《創新之力》這本書提出了一個比較特別的詞,叫“意外發現”(serendipity),這種“意外發現”往往就是每一個做創作的或以創新為職業的人夢寐以求的能力。但是這種運氣你能控制嗎?或者你知道它什麼時候會來嗎?我相信這本書想回答的是,這種“發現”往往是留給已經準備好的人的。

雖然我們沒有百分之百找到方法來提升這種能力,但我們卻可以把它出現的機率加大。我比較受啟發的是,作者所提到的“前一秒船長,後一秒海盜”的說法,這個詞聽起來挺變態的,但作為一個數據分析的工作者,我完全能理解這種對立面的思考方法,它就是一條能讓你找出非常多驚奇發現的路徑。實際上,船長與海盜最厲害的地方就是如何利用角色的轉變去增加自己思辨的洞察力。有了這種能力,自然就有源源不斷的創意了。就像我在公司里很多內部培訓上和中層管理者說的話:不是你的右手不夠快,而是你沒用上你的左手。

在日新月異的今天,我們如果真的希望具備一種顛覆性的創新能力的話,我們絕對需要擁有能從更多角度來發現身邊的數據和信息的能力。

最後,我覺得值得我們注意的是,作者其實在第一個篇章裡面用六個字總結了整本書的關鍵所在——“越努力,越幸運”。

創新是一種選擇
(唐彬,易寶支付CEO,網際網路金融千人會輪值主席)

創新可能是在商業界被提及最多的一個詞,也是最難落實的一個詞,尤其在大型企業內部創新更是困難重重。從創意,到創新,再到變成現實,中間存在著一個巨大而無形的鴻溝,如何穿越這個鴻溝?馬特在《創新之力》一書中通過大量生動的案例給了我們很多啟示。

熊彼特曾說過,創新就是創造性破壞。在我看來,創造性是人或組織的一種成長和自我超越的本能,而避免破壞則是人或組織的一種自我保護本能。創新到現實的鴻溝跨越之難,在於要把這兩種互相衝突的本能動態地統一起來,不斷從一個平衡升級到更高的平衡。

創新之力既來源於內部,又來源於外部。互聯時代為何創新窮出不窮?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在開放透明的網際網路結構里,沒有天然的空間壁壘來保護參與者。如果要保持競爭力,不被淘汰,就需要不斷快速的創新,跟得上網際網路的節奏。另一外力倒逼創新的經典案例是野兔,在開放、平坦的大草原上,野兔沒有天然的壁壘作為保護,需要充滿力量並奔跑得快才能生存,所以,草原上兔子通過不斷基因變化和自然選擇(創新),在體格、力量和速度方面都遠勝山地野兔。至於內部,創新的關鍵在於建立和服務對象的有效連結,並營造合適的環境,來引導和鼓勵內部資源向客戶傾斜。

經過20年來的發展,全面的網際網路新時代正在到來。移動網際網路徹底融合了線上線下,正裹挾傳統產業和大眾一起進入網際網路深水區,並催生著新的文明。無獨有偶,中國的改革也進入了攻堅期和深水區。能安然度過深水區,達到彼岸的關鍵是創新。如何在個人層面創新,公司層面創新,產業層面創新,國家層面創新,甚至是人類層面的創新?馬特在《創新之力》一書中給我們以啟示。他相信從長遠來看,可持續創新和經濟成長需要的是文化性變革。而在我看來,文化變革的核心是人。尤其是在“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開放互聯時代,作為獨一無二的個體,在中國面臨經濟轉型升級,跨越開發中國家陷阱,步入已開發國家的歷史性之際,我們每一個人該如何自我創新,活出自己獨一無二之生命的精彩和意義?

我記得蘋果公司曾經拍攝過一個“非同凡響”(Think Different)的廣告, 我每次看後都會深受震撼,甚至於淚流滿面。在奇蹟輩出的互聯時代,每一個人都可以和世界隨時相連,隨時同步,隨時協作。自我創新需要我們敢於大膽構想,勇於打破常規,並小心求證,堅持不懈、創造性地利用網際網路的力量來超越自我,最終改變世界,充分活出生命的精彩和意義!

創新,是一個有用的瘋狂想法
劉潤(上海潤米管理諮詢有限公司 董事長)

創新(Innovation)到底是什麼?

最近,因為有一個叫做“網際網路金融”的怪物突然從天而降,猛烈衝擊傳統金融行業,很多的銀行、基金公司、證券公司一下子懵了,想搞清楚這到底是怎么了,怎么天一下子就變了,毫無徵兆。於是,紛紛邀請我給他們的高管講課,研究如何應對。我自然感到榮幸。在與大家的交流過程中,我也在深深地思考,創新到底是什麼,為什麼對同樣的東西,有人如此厭惡害怕,而有人又如此惜若珍寶。

我覺得,創新,是一個有用的瘋狂想法。

創新必定是瘋狂的。我們怎么來定義這個瘋狂?就是不合常理、打破常規。面向機會的人會覺得“天啊,原來可以這么乾!”;面向風險的人會覺得“天啊,怎么可以那么乾!”。這就是打破常規。如果沒有人覺得驚訝,沒有人覺得瘋狂,就不是創新。如果沒有人旗幟鮮明地強烈反對,就不是重大的創新。

我舉一個例子。
知道信用卡是誰發明的嗎?有很多版本,我最喜歡這個版本:
很久以前,有一個叫弗蘭克的同學,一次在曼哈頓請客戶吃飯,發現沒有帶錢包,只好打電話叫老婆來買單。他事後覺得很尷尬,於是就想,有沒有辦法創立一個餐館用餐的賒賬俱樂部,向餐廳出示俱樂部會員卡,就可以賒賬,並且打折?於是他就將這個想法和餐廳老闆溝通。餐廳老闆覺得這個想法很瘋狂,本來都是現金結賬的,你要賒賬,還要打折?!弗蘭克就想,我找十家餐廳,如果他們都拒絕,我就放棄這個想法,但如果有一家同意,我們就成立這個俱樂部。結果,如你所知,真的有一家餐廳接納了這個瘋狂的想法,於是全世界第一張信用卡(雛形)就誕生了。

這是多么瘋狂的一個想法?如果當時的“央行”說:這怎么行!壞賬風險誰來承擔?如何規避對支付體系的衝擊?有沒有到央行報備過?誰來監管?如何監管?哪個部門牽頭?……那就不會有今天全世界金融的一個重要工具——信用卡。

還記得賈伯斯的話嗎?“那些瘋狂到以為自己可以改變世界的人,改變了這個世界”。

我們很容易判斷一個想法是否瘋狂,但是如何判斷一個想法是否有用?

我的答案是:不用判斷,也無法判斷。有用的想法自然會有生命力,無用自然會消失。

IBM創始人Thomas Watson曾說,全球只需要四台電腦。微軟創始人Bill Gates曾說,個人電腦只需要64K記憶體就夠了,而今天手機記憶體都有8G(1G=1024M,1M=1024K)。iPhone發布時,諾基亞覺得蘋果必敗,因為它不抗摔。這些恰恰是因為初期看起來的“無用”,反而讓一些傳統的巨頭沒有足夠的警惕,不能把小公司的創新“掐死”在搖籃中,讓他們能夠有機會開創一片新的天地。等到所有人都看到其用處時,大公司再想摧毀或者跟進,都可能已經來不及。這就是整個自然或者商業界,生生不息的根本所在。

創新不是來自於按部就班的流程,不是來自於有用無用的預測,而是來自於對未來最具想像力的好奇心。改變世界的,可能就是一個有用的瘋狂想法,不管這個想法在今天來看,有多么的可笑、不靠譜。

與大家共勉!

序言

中文版 序


(?What If!公司創新夥伴亞洲業務主管,Alexander Runne)

當代中國經歷了不懈奮鬥、自強不息,已然成為全球經濟強國。全體中國人民更是銳意進取,相信未來更加美好。中華大地萬事俱備,只欠創新的東風帶來新一輪的經濟大發展。然而作為個人,應該如何從事創新?那些掙扎在大型企業創新前線的人們是否真的可以引爆創新的能量?馬特金登對此深信不疑。

十年前,馬特與其同事依靠卓越遠見和過人勇氣在上海成立了?What If!公司創新夥伴辦事處。在當時,創新在中國還只是一個時髦術語,跟今天激烈的市場競爭相比,那時的企業尋求增長要容易得多。馬特將寶壓在了中國的創新上,因為他看到了很多人沒有看到的東西,他相信從長遠來看,可持續創新和經濟成長需要的不是更多的創新流程或工具,而是文化性變革。文化導向型的創新和變革正是《創新之力——將創意變為現實》這本書所探討的根本問題。馬特通過一系列精彩的中外案例告訴我們,創新之關鍵在於我們行動所秉持的態度和意圖,而非具體的形式流程。

馬特堅信,最佳的創新故事並非來自精神領袖或者天才依靠其偉大思想成就的傳奇。他講述了大企業中平凡的英雄們的故事,這些奮戰在企業創新前線的勇士們堅持不懈、追求卓越,從不迷信流程和規則,他們重塑現有成規,終可改地換天。

馬特做了二十多年的全球創新推動者,他與眾多全球大型企業合作,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並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智慧。不管你是誰,只要你心中的創新火焰不滅,那么書中講述的中外創新故事必將激勵你將創新之活力注入你所在的公司。



越努力,越幸運
(車品覺(《決戰大數據》作者、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數據委員會會長)

好運是什麼?好運就是一件事情發生的時候超出你所望,或是某件好事情的發生完全非你預期。《創新之力》這本書提出了一個比較特別的詞,叫“意外發現”(serendipity),這種“意外發現”往往就是每一個做創作的或以創新為職業的人夢寐以求的能力。但是這種運氣你能控制嗎?或者你知道它什麼時候會來嗎?我相信這本書想回答的是,這種“發現”往往是留給已經準備好的人的。

雖然我們沒有百分之百找到方法來提升這種能力,但我們卻可以把它出現的機率加大。我比較受啟發的是,作者所提到的“前一秒船長,後一秒海盜”的說法,這個詞聽起來挺變態的,但作為一個數據分析的工作者,我完全能理解這種對立面的思考方法,它就是一條能讓你找出非常多驚奇發現的路徑。實際上,船長與海盜最厲害的地方就是如何利用角色的轉變去增加自己思辨的洞察力。有了這種能力,自然就有源源不斷的創意了。就像我在公司里很多內部培訓上和中層管理者說的話:不是你的右手不夠快,而是你沒用上你的左手。

在日新月異的今天,我們如果真的希望具備一種顛覆性的創新能力的話,我們絕對需要擁有能從更多角度來發現身邊的數據和信息的能力。

最後,我覺得值得我們注意的是,作者其實在第一個篇章裡面用六個字總結了整本書的關鍵所在——“越努力,越幸運”。


創新是一種選擇
(唐彬,易寶支付CEO,網際網路金融千人會輪值主席)


創新可能是在商業界被提及最多的一個詞,也是最難落實的一個詞,尤其在大型企業內部創新更是困難重重。從創意,到創新,再到變成現實,中間存在著一個巨大而無形的鴻溝,如何穿越這個鴻溝?馬特在《創新之力》一書中通過大量生動的案例給了我們很多啟示。

熊彼特曾說過,創新就是創造性破壞。在我看來,創造性是人或組織的一種成長和自我超越的本能,而避免破壞則是人或組織的一種自我保護本能。創新到現實的鴻溝跨越之難,在於要把這兩種互相衝突的本能動態地統一起來,不斷從一個平衡升級到更高的平衡。

創新之力既來源於內部,又來源於外部。互聯時代為何創新窮出不窮?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在開放透明的網際網路結構里,沒有天然的空間壁壘來保護參與者。如果要保持競爭力,不被淘汰,就需要不斷快速的創新,跟得上網際網路的節奏。另一外力倒逼創新的經典案例是野兔,在開放、平坦的大草原上,野兔沒有天然的壁壘作為保護,需要充滿力量並奔跑得快才能生存,所以,草原上兔子通過不斷基因變化和自然選擇(創新),在體格、力量和速度方面都遠勝山地野兔。至於內部,創新的關鍵在於建立和服務對象的有效連結,並營造合適的環境,來引導和鼓勵內部資源向客戶傾斜。

經過20年來的發展,全面的網際網路新時代正在到來。移動網際網路徹底融合了線上線下,正裹挾傳統產業和大眾一起進入網際網路深水區,並催生著新的文明。無獨有偶,中國的改革也進入了攻堅期和深水區。能安然度過深水區,達到彼岸的關鍵是創新。如何在個人層面創新,公司層面創新,產業層面創新,國家層面創新,甚至是人類層面的創新?馬特在《創新之力》一書中給我們以啟示。他相信從長遠來看,可持續創新和經濟成長需要的是文化性變革。而在我看來,文化變革的核心是人。尤其是在“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開放互聯時代,作為獨一無二的個體,在中國面臨經濟轉型升級,跨越開發中國家陷阱,步入已開發國家的歷史性之際,我們每一個人該如何自我創新,活出自己獨一無二之生命的精彩和意義?

我記得蘋果公司曾經拍攝過一個“非同凡響”(Think Different)的廣告, 我每次看後都會深受震撼,甚至於淚流滿面。在奇蹟輩出的互聯時代,每一個人都可以和世界隨時相連,隨時同步,隨時協作。自我創新需要我們敢於大膽構想,勇於打破常規,並小心求證,堅持不懈、創造性地利用網際網路的力量來超越自我,最終改變世界,充分活出生命的精彩和意義!


創新,是一個有用的瘋狂想法
劉潤(上海潤米管理諮詢有限公司 董事長)

創新(Innovation)到底是什麼?

最近,因為有一個叫做“網際網路金融”的怪物突然從天而降,猛烈衝擊傳統金融行業,很多的銀行、基金公司、證券公司一下子懵了,想搞清楚這到底是怎么了,怎么天一下子就變了,毫無徵兆。於是,紛紛邀請我給他們的高管講課,研究如何應對。我自然感到榮幸。在與大家的交流過程中,我也在深深地思考,創新到底是什麼,為什麼對同樣的東西,有人如此厭惡害怕,而有人又如此惜若珍寶。

我覺得,創新,是一個有用的瘋狂想法。

創新必定是瘋狂的。我們怎么來定義這個瘋狂?就是不合常理、打破常規。面向機會的人會覺得“天啊,原來可以這么乾!”;面向風險的人會覺得“天啊,怎么可以那么乾!”。這就是打破常規。如果沒有人覺得驚訝,沒有人覺得瘋狂,就不是創新。如果沒有人旗幟鮮明地強烈反對,就不是重大的創新。

我舉一個例子。

知道信用卡是誰發明的嗎?有很多版本,我最喜歡這個版本:
很久以前,有一個叫弗蘭克的同學,一次在曼哈頓請客戶吃飯,發現沒有帶錢包,只好打電話叫老婆來買單。他事後覺得很尷尬,於是就想,有沒有辦法創立一個餐館用餐的賒賬俱樂部,向餐廳出示俱樂部會員卡,就可以賒賬,並且打折?於是他就將這個想法和餐廳老闆溝通。餐廳老闆覺得這個想法很瘋狂,本來都是現金結賬的,你要賒賬,還要打折?!弗蘭克就想,我找十家餐廳,如果他們都拒絕,我就放棄這個想法,但如果有一家同意,我們就成立這個俱樂部。結果,如你所知,真的有一家餐廳接納了這個瘋狂的想法,於是全世界第一張信用卡(雛形)就誕生了。

這是多么瘋狂的一個想法?如果當時的“央行”說:這怎么行!壞賬風險誰來承擔?如何規避對支付體系的衝擊?有沒有到央行報備過?誰來監管?如何監管?哪個部門牽頭?……那就不會有今天全世界金融的一個重要工具——信用卡。

還記得賈伯斯的話嗎?“那些瘋狂到以為自己可以改變世界的人,改變了這個世界”。

我們很容易判斷一個想法是否瘋狂,但是如何判斷一個想法是否有用?

我的答案是:不用判斷,也無法判斷。有用的想法自然會有生命力,無用自然會消失。

IBM創始人Thomas Watson曾說,全球只需要四台電腦。微軟創始人Bill Gates曾說,個人電腦只需要64K記憶體就夠了,而今天手機記憶體都有8G(1G=1024M,1M=1024K)。iPhone發布時,諾基亞覺得蘋果必敗,因為它不抗摔。這些恰恰是因為初期看起來的“無用”,反而讓一些傳統的巨頭沒有足夠的警惕,不能把小公司的創新“掐死”在搖籃中,讓他們能夠有機會開創一片新的天地。等到所有人都看到其用處時,大公司再想摧毀或者跟進,都可能已經來不及。這就是整個自然或者商業界,生生不息的根本所在。

創新不是來自於按部就班的流程,不是來自於有用無用的預測,而是來自於對未來最具想像力的好奇心。改變世界的,可能就是一個有用的瘋狂想法,不管這個想法在今天來看,有多么的可笑、不靠譜。

與大家共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