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街區

創意街區

社區體系的基本假設就是,不享有公共幸福就不能說是幸福;不體驗公共自由就不能說是自由;不參與和分享公共權力就不能說是幸福或自由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創意街區
  • 相關人海德格爾
  • 領域:藝術
  • 類型:地名
關鍵字簡述,創意人物,創意案例,藝術,商業,國際化區域,創意觀點,街區,藝術,再生,

關鍵字簡述

藝術
一種遊戲的態度,空泛而多餘的詞。海德格爾說藝術是作品中所生髮的真理
街區block
特定含義是居住性,要求是有規模,成體系。BLOCK的意義是四條街道圍成的那一個地塊。
社區
指居住在特定區域的人,分享一系列有趣的集群生活方式?
文化工業、文化產業
Culture Industry這一概念的明確的文字陳述是西方馬克思主義法蘭克福學派霍克海默和阿多爾諾在1944年的《文化產業:欺騙公眾的啟蒙精神》一文中第一次提出的,此文後來收入《啟蒙辯證法》一書。這一概念1990年代以前我國學界一直將之譯為“文化工業”。西方有關這個題目的早期的學術論著,除了極個別的之外,大都傾向於追隨阿多諾,把議題集中於文化商品為大眾消費所帶來的文化的和社會的負面影響上。
創意產業、創意經濟
creative Industry Creative Economy或譯“創造性產業”,是一種在全球化的消費社會的背景中發展起來的,推崇創新、個人創造力、強調文化藝術對經濟的支持與推動的新興的理念、思潮和經濟實踐。

創意人物

紐約SOHO——克洛斯
(Chuck Close,1940一)是照相寫實主義的代表人物。他生於華盛頓,曾就學於華盛頓大學耶魯大學、維也納造型藝術學院。將人頭照片投射到畫格子的畫布上,用噴槍筆逐格作畫,約3~6個月完成一幅畫。代表作是各時期的《自畫像》、《Lyle》。
蘇河——登琨艷
登琨艷(1951年-)是台灣著名建築師,師承著名建築師漢寶德現居上海。1990年結束歐洲流浪歷程,並選擇在上海落地生根。他選擇了蘇州河畔的一個舊倉庫,並把它改裝成工作室。此拲吸引了很多人到他的工作室參觀,並引起當地其他藝術工作者仿效,紛紛把周遭的倉庫改建,從而成功阻止了上海市把這一帶富歷史意義的建築物拉倒。就此,他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頒獎,表揚他在保護文化方面的工作。其後,他更獲得上海市楊浦區區政府邀請,作為黃浦江畔舊工業區的改建工程的顧問。
798——徐勇
徐勇說自己是個有多重身份的人,既是一個文化人也是一個商人,他在兩個領域內,做得都還算成功,回首10多年的風風雨雨來時路,最珍貴的就是抓住創意,認真去做,因為有創意,可以找到別人看不到的領域,因為認真去做,才能把別人眼中的廢變成寶。
創庫——葉永清
在上河會館變成了一個時尚去處之後,葉永青一轉身,把它交給經理人去打理,自己卻要另闢一個更大更自由的藝術現場。葉永青說,他很想做一個點火的人,看到一堆乾柴,就想要去點燃它,然後在它燃得很旺的時候,選擇離開,因為在後來的守的過程中常常會與最初的意願發生偏離。
田子坊——老鄭
他,上海一個街道辦事處的主任、書記,不過是正處級的職務,偏偏異想天開,不務正業,沒有向政府要一分錢,自行搬走一家馬路菜場,開闢了一條文化藝術街,請來當時中國的文化名人,消化了廢棄的弄堂工廠,形成了上海第一個創意產業集聚區田子坊,培養出中國和上海的創意產業領軍人物,為中國的創意產業理論的發展提供實驗樣本,並成功地走出"街巷經濟"的新路,在實踐中探索城市"軟實力"的模式。

創意案例

藝術

紐約 SOHO
SOHO是英語單詞SOUTH OF HOUSTON的縮寫,指的是處於紐約下城HOUSTON街南,具體而言,它處於紐約下西城,南起堅尼街(CANAL STREET),北止HOUSTON街,西起西部快速路,東到勿街(MOTT STREET),從SULLIVAN到LAFAYETTE STREET,共44個街區),北鄰格林威治村,南鄰翠貝卡,以百老匯大道為中心,以古老的鑄鐵建築和鵝卵石鋪就的街道為特色,包括大大小小總計84條街區。紐約市城市規劃局規劃的59個區中,SOHO並不是一個獨立的社區,而和西村、格林威治村以及小義大利合在一起成為曼哈頓島的第二區,全區人口9.3萬餘人,占整個紐約人口的1%,有住房5.6萬單元,住戶5.2萬戶,一半以上為單身住戶,住戶中近一半為25至44歲之間的年輕人。該區的白人、亞裔人口數、受教育程度、人均收入均高於紐約整體水平。
美國街頭藝術美國街頭藝術
北京大山子 798藝術區
2002年2月,美國人羅伯特租下了這裡120平方米的回民食堂,改造成前店後公司的模樣。羅伯特是做中國藝術網站的,一些經常與他交往的人也先後看中了這裡寬敞的空間和低廉的租金,紛紛租下一些廠房作為工作室或展示空間。“798”藝術家群體的“雪球”就這樣滾了起來。由於部分廠房屬於典型的現代主義包浩斯風格,整個廠區規劃有序,建築風格獨特,吸引了許多藝術家前來工作定居,慢慢形成了今天的798藝術區。
上海 蘇河
蘇州河的惡臭曾經讓人們難以接受,慶幸的是,90年代經過耗資10多億美元的清淤、淨化處理,曾經被下水道污水以及化學廢劑嚴重污染的蘇州河面目一新。2000年後,蘇州河重現清澈,隨著一座座鱗次櫛比的商務樓和住宅樓的拔地而起,商業輪子也毫不留情地碾過這條象徵了上海工業文明的河流。然而,蘇州河畔的老倉庫也因這樣時機而復活。
蘇河藝術區蘇河藝術區
杭州 LOFT49
LOFT原意是建築中的閣樓,現在借指把工廠廠房或倉庫改造成藝術家工作室,但保留原來廠房結構和外觀。杭印路49號是杭州LOFT文化發源地。在這裡的一幢舊廠房裡,原先的水泥樓梯略作裝飾,便成了藝術的“時光通道”.今天的LOFT49,不應該只是杭印路上文化產業的一座“孤島”,集天時、地利、人和於一身的它,不僅要將LOFT文化進行到底,更應以不斷提高的社會影響力和本身的魅力值將它弘揚成杭州文化創意產業的園區,並最終成為一個有著鮮明特色的產業群。
昆明 創庫
2000年,唐志岡在昆明機模廠建立了第一藝術工作室。其後,葉永青潘德海毛旭輝劉建華李季蘇新宏孫國娟曾曉峰、胡俊等33位藝術家緊跟而來,昆明創庫的事業由此蒸蒸日上。後來又有張曉剛尚丁等藝術家趕來,但這裡的空間已經飽和了,不願放棄的張曉剛就在搭著創庫邊上的地方租房建工作室,把自己算進“創庫人”之列。據昆明美協秘書長、昆明畫院副院長陳申回憶,僅創庫藝術主題社區的99創庫這個部分就先後孵化了曾曉峰等20多位藝術家,是創庫藝術主題社區不可分割的一個部分,為省市文化產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商業

上海 田子坊
"田子坊"內的一座五層廠房已改建成都市工業樓宇。在5000平方米內引進了10個國家與地區的藝術人群,他們在這裡設立了設計室、工作室。若廠門前有10根旗桿上飄著10面不同國家的旗子,象在開一個小型的國際藝術博覽會。泰康路上入駐的藝術品,工藝品商店已有40餘家,入駐的工作室、設計室有20餘家,政府搭台,企業唱戲。政府在藝術街前期啟動中,整體規劃、功能定位、業態調整、環境的改善和建設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投入一定的資金,陳逸飛先生設計的"藝術之門"跨街雕塑已屹立在泰康路的東端,它是上海泰康路藝術街的街標,雕塑上方的飄帶將把五大洲四大洋的藝術家們聯結在一起。
北京 南鑼鼓巷
南鑼鼓巷是北京最古老的街區之一,也位列規劃中的25片舊城保護區之中。近幾年,它成為許多時尚雜誌報導的熱點,不少電視劇在這裡取景拍攝,許多國外旅行者把其列為在北京的必游景點。兩邊對應排列著8對胡同的南鑼鼓巷歷史上是老北京富人區,有個形象的名字,叫“蜈蚣街”居住過許多達官貴人、社會名流,從明朝將軍到清朝王爺,從文學大師到畫壇巨匠,這裡的每一條胡同都留下歷史的痕跡。至今它不僅保留著北京最完整的四合院,而且筆直和南北朝向,也與北京奧運會場館的中軸線相平行。熙熙攘攘穿梭於南鑼鼓巷的人除世界各地的遊人外,還有北京城內年輕的時尚人士,其中也有各大學的學生。800米長的巷子裡,飲酒、讀書、上網、品茶,有近百家店鋪。除了酒吧之外,還有各種民族風情小店,所以它還是一道北京的文化風景線。
北京潮流文化的聖地北京潮流文化的聖地
●深圳 華僑城
作為中國主題公園產業化的先行者和探索者,華僑城旅遊以“深圳華僑城和東部華僑城示範基地,深圳、北京等四個連鎖歡樂谷,天禪、金面王朝、歡樂無極等十大旅遊演藝,華僑城旅遊講習所、旅遊研究院、國際傳媒演藝公司三大智慧平台”為基本框架,通過不斷的自主創新和對文化旅遊的深刻理解,強調每一處華僑城主題公園的原創性、產品的差異化,全面構建華僑城旅遊文化產業。

國際化區域

●日本 秋葉原
日本秋葉原是與時代尖端產業同步的大街。秋葉原(Akihabara,あきはばら)俗稱AKIBA,作為世界上屈指可數的電器街,如今正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除了電器商品專賣店之外,商務、飲食等服務功能也日漸具備齊全,正在發展成為一個具有綜合性色彩的繁華區域。目前,秋葉原中的店鋪也達到上千家。
動漫的王國動漫的王國
北京 南新倉
南新倉,位於北京市東城區平安大街東端,東四十條橋西南,為明、清兩代京都儲藏糧米的皇家糧倉之一。它於明永樂七年(1409年)在元代北太倉的基礎上始建,至今600年歷史。目前,南新倉已成為全國僅有、北京現存規模最大、現狀保存最為完好的皇家倉廒和見證京都史、漕運史、倉儲史僅存的歷史實物,具有極高的文物價值。
●北京 中關村
中關村是北京的高科技中心,它被譽為“中國的矽谷”,很多人都簡稱它為“村子”。從地理上講,它位於北京城的西北部海淀區一帶,在西北三環路西北四環路中間。由於比鄰中國最著名的兩座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很多的西方分析家對中關村的前景很樂觀。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史丹福大學在最初矽谷的發展中扮演了相似的角色。

創意觀點

街區

街頭文化與街道城市 當城市與個人的生存空間極度疏離,就給藝術注入了無限生機,法國的“新浪潮”、柏林的 1920年代,以及整個 20世紀的紐約……毫無疑問,在當下的中國,藝術界確實比建築、規劃和文化批評界更為敏銳、犀利、果敢,但是中國不應僅僅是“妖魔化”空間的創造者和描述者,也應該是它的創造性的“使用者”。 面對迅速蔓延的、平庸而畸形的城市空間,“人民”已經表現出驚人的生存智慧,在全新的意義上再生、營造和創造著他們的街道(公共)空間。從北京的 798宋莊草場地到上海的莫乾山路 50號,從日益古羅馬浴場化的洗浴中心到超速蔓延的網路,“人民”在街道懸隔的地方再造著他們的街道空間。

藝術

創意街區的泡沫 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8月2日文章,原題:中國大規模追逐創意產業 何健強(音)並不是一名浪漫主義者。但當他聽說城鎮邊緣一座舊工廠即將被改建為創意產業辦公區時,這名建築師抓住機會,搬了過去。何在位於廣州羊城晚報創意產業區的辦公室露台上說:“過去,沒人想過創意人群需要什麼,也沒人想過未來會是什麼樣。” 受到北京798創意產業區成功的激勵,為使本地經濟多元化,中國許多城市紛紛將廢棄工廠改建為藝術畫廊、帶有工業氣息的辦公區或娛樂區。另一些尚未動手的城市也在擬定類似計畫,都希望藉此創造利潤或免受上級對其未能追隨這一波城市發展最新潮流的批評。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城市和地區規劃系主任博奇(音)說:“中國對知識工作者的巨額投入十分明顯,創意產業區已成為這一巨額投資的一部分。當中國做某項事時,一定是全力以赴。” 創意產業的概念於上世紀90年代中期出現在海外,幾年前在中國紮根,從深圳到廣州再到成都,此類工程正在全中國拔地而起。它們的目的是吸引藝術家建築師攝影師設計家和廣告公司,這些都被中國標上“創意產業”的標籤。 昆士蘭科技大學副教授麥可·基恩說,創意產業區的大規模開發是一個非常中國化的現象。他說:“按照中國人的觀點,創意產業同其他產業沒有什麼兩樣,將所有人都集中在一起,並聚合他們的能力。他們想要在盒子裡面擁有創意,但許多創意卻需要跳出盒子的思維。” 在廣州,對創意產業項目的過度關注已成為千篇一律的現象。許多工程同時在建意味著開發商必須相互競爭吸引創意公司。最近剛搬入廣州信義國際會館的藝術畫廊老闆陳知嚴(音)說,泡沫已開始顯現。 雖然這些產業區對利益的重視超過創意本身,但基恩教授說,其整體效果是良好的,“這事關現代化和現代性及形象建設。這是個積極因素,隨著這些工程而來的觀念能開放人們的思維,並鼓勵決策者更有創意地思考城市發展。”何建築師說:“3年之後,沒人知道這個地方是否還會存在。但我們卻開始逐漸習慣中國的改變。” (作者傑雷米 庫特納,伊文譯)

再生

●北京街區:再生的可能
歷史街區的再生,已經成為近年來的世界性潮流,成功的如東京紐約馬德里倫敦米蘭諸城市,通過將衰落歷史街區與當代創意產業的嫁接,實現了歷史文化區域空間價值的增值。
“北京舊城保護經過多年波折,現已成為官方和民間的共識。到目前為止,北京舊城再生尚沒有成功的模式。”史建表示。在中國,歷史街區的改造也在逐步展開。但在大多數城市,改造不是推倒重建,就是把建築全部仿造成某個歷史時期的特定樣式。例如一些曾經成為外國殖民地的城市,因為尚保留有不少殖民地風格的建築,規劃決策者就要求新建建築必須帶有殖民地時期建築風格的特殊符號。
王府井大街被改造成了純粹的現代化商業街道,僅保留了一兩個歷史文物作為象徵性符號。1999 年完成拓寬改造的平安大街則被仿建成明清古街樣式。但是,這條有“第二條長安街”之稱的主幹道,由於“假古董”的嫌疑、嚴重的交通擁堵、沒有過街天橋、無法停車等各種各樣的問題,關於其改造成敗一直存有眾多爭議。業內人士認為,全長 7000 米、平均路寬 30 米的平安大街,是北京舊城改造的一個教訓。決策者的初衷是既想完善其交通功能,又想發展其商業功能,還想突出其文化旅遊特色。但最終的結果是 3 個問題都沒有得到好的解決,機動車道擁堵、人行不便、店鋪生意冷清。
一位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道出箇中原委,平安大道拓寬時,“北京市的商業發展規劃不是由主管部門說了算,而是由一些政府官員,最主要的是由房地產開發商起作用”。“真正懂建築的人在北京的舊城改造中,一直是失語的。” 近幾年,北京舊城改造的狀況有所好轉,以西城區為例,著力發展的金融街、西單商業中心區、中關村德勝科技園、西外旅遊商務區、什剎海傳統風貌旅遊區和阜景文化旅遊街六大功能街區,已經成為西城區的 6 張名片。
“北京的舊城改造已經進行了約 20 年,可以說至今還沒有完全找到一條既保護了古建築,又同時激發了街區活力的途徑。現在,西四北地區的商業街再造主要是指西四北大街的綜合整治,初步思路是尊重舊城胡同肌理、更新西四北大街原有商業布局、塑國際品牌商業街,並將商業區域引入與大街並行的內側,形成與胡同尺度相當的、縱向的、複合的步行商業街區。”項目策劃者表示。
“就像針灸一樣,只要找準幾個穴位下手就可以,當這些‘穴位’被刺激之後,就能激發整個身體。而城市和人體一樣,有自身的生長和自我調節功能,‘穴位’被激活後,將逐漸重新煥發活力。”史建強調,這些要害的“穴位”並不僅僅是一種建築形式,更是一種關聯的組織方式,體現的是政府、建築師、原住民、開發商四者之間的關係。(作者:佚名 文章來源:科學時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