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騸(shàn)
我國在
新石器時期,已
牛、
馬、
羊、
豕、
雞、
犬等六畜齊全。古代先民在長期的飼養家禽、家畜中,積累了豐富的禽畜繁育、飼養、醫療經驗。其中,“禽畜割騸術”是一項世界性的重要發明。即“割去牲畜的睪丸或卵巢”。
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就已有關於豬的割騸的記載。《
易經》中說“豶豕之牙吉”,即是說割騸後的豬,性格就變得馴順,牙雖犀利,也不足為害。據《
禮記》載,“豕曰剛鬣,豚曰腯肥”,意思是未割騸的豬皮厚、毛粗,叫“豕”;而割騸後的豬則長得膘肥臀滿,叫“豚”。秦漢之交,由於戰亂頻繁、騎術盛行,有關
騾、馬的割騸術也興旺起來。並逐漸形成了南劁北騸,即南方以豬、雞、
貓、狗等體形較小的禽畜為主,俗稱“海棠活”;而北方則以騾、馬、牛、羊,甚至是
駱駝等體形較大的牲口為主,俗稱“圈子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