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現象論

副現象論

副現象論(epiphenomenalism)是指西方近代哲學心理學中的一種身心關係理論。主要代表者為17 世紀英國哲學心理學家霍布斯。從機械唯物主義出發,主張作為物體的身體是實在的,心靈事件或心理事件是身體機械過程的副產品。身心關係是單向的:心靈(心理)事件是身體內部機械運動的結果,是物質運動之後伴隨出現的次級現象;相反,身體的運動是一個獨立的過程,心靈(心理)事件從不作為原因介入人體的任何活動,也不作用於身體的任何部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副現象論
  • 外文名:epiphenomenalism
  • 時間:19世紀末到20世紀中葉
  • 別名:機械行為說
簡述,來源,英文,

簡述

關於心理活動和神經生理過程關係的一種理論。認為心理活動只是腦的神經生理過程的一種消極的副產品或附帶現象,似乎像人在燈下產生的影子一樣,它對腦的神經生理過程、其他身體過程, 以及隨後出現的心理活動都沒有任何作用。操作行為主義者就持這一觀點。實質上它抹煞了人的意識的能動作用,把人的意識降低到一般動物、生物甚至機器的水平。
人類心身關係問題上的一種 二元論觀點。這種觀點主要是認為人的意識 或心理是依賴於腦或身體,是由腦或身體的 生理過程而產生的,因而,心理過程僅是神 經活動的副產品或伴隨現象。心理過程作為 副產品不能起任何作用,不能影響到腦或身 體的生理過程,甚至也不能互相影響。副現 象論最初是英國生物學家赫胥黎提出來並加 以宣揚的。由於許多科學家都持物理學的觀 點,因而副現象論在自然科學界被廣泛采 用,並受到抱有物理學觀點的人的歡迎。這 實際上是一種偏重於腦或身體和生理而抹殺 心理或意識的看法。表面看來副現象論是一 種企圖通過貶低“心” 的作用,使 “心”存 在於 “身” 或 “腦” 或生理,來達到唯物主 義的一元論,實際仍是一種心身二元論。

來源

認為意識是行為產生的附帶現象而不起任何作用的心身關係理論。它曾流行於19世紀末到20世紀中葉。其思想可溯源於英國唯物論哲學家T.霍布斯。他在17世紀中期首先提出副現象論。他絕對否認非物質實體的存在,而認為一切“精神”均為人類臆想的產物,因為心只是身的非因果性產物。到19世紀末,這一思想發展為:意識過程由腦過程所產生,意識流伴隨腦過程流。系統闡述副現象論並使它流傳開來的是T.H.赫胥黎。他在《方法與結果》(1898)一書中明確地闡述這一觀點:“意識……似乎與身體的機制相聯繫,它僅只作為身體活動的副產品,而且它完全沒有改變該活動的力量,正象伴隨發動機活動的聲音並不影響該機的機械作用一樣”。20世紀以來,西方心理學界仍不斷出現副現象論者。新行為主義B.F.斯金納在1974年出版的總結性論著《關於行為主義》一書中,再度強調了副現象論。他指出,世界只有一個物理維度或方面,其因果性是自然的封閉的因果性。意識只是這物理世界的副產品,不能參與物理世界的因果鎖鏈。
副現象論是隨著17~18世紀自然科學的機械唯物論的盛行而產生的。它把心理與身體當作本質上不同的東西,實際上是一種有嚴重缺點的心身二元論。

英文

epiphenomenalism [,epifə'nɔminəlizəm]
n. [心理] 副現象論;機械行為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