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高密剪紙藝術是“高密三絕”的第二絕。在中國,剪紙藝術至少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但高密剪紙究竟源於何時,既無文字記載,也無考古發現。據當地人傳說,它與撲灰年畫興盛的時間相差不多,明洪武初年,已在高密民間廣為流傳而至普及了。
據記載,明洪武初年,朱元璋頒旨移民,大批江南、江北的移民遷於高密。南北文化的相互影響滲透,使高密剪紙集江南玲瓏剔透與江北淳樸渾厚於一身,逐步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經過歷代剪紙藝人的不斷完善、發展,高密剪紙藝術日臻完善。
文化特徵
剪紙(高密剪紙)的藝術風格以健康的原始力為起點,粗獷中見清秀,稚拙中藏精巧。作品構思浪漫而不失真,造型嚴謹而不拘泥,反映出獨到的民族審美觀。
在藝術上,高密剪紙構思精巧,造型雅拙淳樸,線條剛勁挺拔,同時還透著靈秀細膩的韻趣。例如,以“八仙過海”為題材的剪紙,江南剪紙純用輕柔的細線,手繪式的五官來表現,顯得玲瓏剔透;河北剪紙以塊為主,大面為黑,只求整體輪廓完整不作細部刻畫,顯得渾厚粗獷。而高密剪紙則以魚紋、網紋一樣的細線組高密剪紙成“八仙”挺拔而又輕柔的衣飾,以黑黑的臉膛顏色表現出“八仙”各異的神情,再加上濃重的水、飄逸的雲,構成了一幅出神入化的獨特畫面。
剪紙(高密剪紙)從構思到技法,從內容到形式,充分體現了中國古代美學形神兼備,以神為主,形意結合,以意為主的特徵,酷似中國畫中的大寫意。
製作工序
剪紙(高密剪紙)製作工具有剪刀、大紅紙或者紅宣紙。高密剪紙用的紙張分為大紅紙和紅宣紙兩類,過去大多用大紅紙。而今僅在婚喪嫁娶場合中使用大紅紙剪紙。大紅紙有白邊、紙質發脆,也不易剪細。范家剪紙多選用紙質細膩的紅宣紙,一次可以剪四五張。
剪紙(高密剪紙)窗花製作過程:
在紅紙背面用鉛筆勾出大概輪廓。
兩次對摺後用大頭針固定。
從中心開始向外剪制花瓣的脈絡。
剪花瓣外輪廓。
剪花朵和花稈中間的“空兒”,看起來比較通透。
剪好的一朵花和花稈。
剪另外一朵小花的芯。
剪掉兩朵花之間的多餘部分。
為了看起來好看,臨時增加了一個小花骨朵。大致成型的花樣,三朵花和一隻蝴蝶。
在對角的位置剪蝴蝶。
去掉大頭針,打開蝴蝶,打開對摺,輕輕抖開對摺。
題材作品
高密剪紙的題材以廣泛著稱,至於廣泛到何種程度,品種有多少,難以數計。舉凡與人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從自然界的飛禽走獸到遠古的神話傳說,還有流之千古的歷史故事、文學人物和情節均進入了剪紙藝術的視角。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高密剪紙所反映的題材內容大都寓意吉祥,抒發了勞動人民對美好理想的寄託和追求,表達了農耕勞作意識和收穫的願望,讚美了家鄉悠久的歷史和大好的山河。高密剪紙與中華文化觀念、價值觀念有緊密的聯繫,是中華文明的一個單元。
傳承人物
范祚信,男,漢族,1944年2月出生,山東高密人。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項目名稱是剪紙(高密剪紙),申報地區為山東省濰坊市高密市。
保護措施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 》公布,高密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辦公室獲得“剪紙(高密剪紙)”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剪紙(高密剪紙)項目保護單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辦公室存在單位性質、機構等方面重大變化,不具備保護單位基本條件等情況,重新認定保護單位為高密市公共文化服務中心。
社會影響
榮譽表彰
2016年9月9日,高密剪紙藝人齊秀花,耗時一年時間剪出的高密剪紙作品《清明上河圖》,在參加第二屆中國(濰坊)民間藝術博覽會活動時,這幅剪紙巨作獲得“第十三屆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優秀民間工藝美術作品”提名,並進入終評評選活動。
重要展示
2018年10月11日,第七屆山東文博會上展出了高密剪紙作品。
2016年2月6日,山東高密剪紙傳承人齊秀花剪“百猴”迎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