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菜盲盒”是餐飲商家將臨期或當日打烊前未售完的食品,以隨機組合搭配成“盲盒”形式賣給消費者,
提供“剩菜盲盒”的商家大多是烘焙蛋糕店和咖啡店。因被貼上“省錢、有趣、環保”的標籤而備受年輕人追捧。剩菜盲盒的出現是社會、商家、消費者共同促成的結果。年輕人對‘剩菜盲盒’上癮,是因為它的出現契合了年輕人追求性價比等生活和方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剩菜盲盒
- 拼音:shèng cài máng hé
釋義,起源,受到追捧,風險,安全監管,
釋義
“剩菜盲盒”中的“剩菜”並不是指吃剩的飯菜,而是商家超量生產卻無法銷售完的食品,類似“臨期食品”。
起源
“剩菜盲盒”起初流行於海外,主要以麵包等便於存放和攜帶的食品為主。
早在2015年,丹麥一家公司就推出了名為Too Good to God的“剩菜盲盒”軟體,以環保主義為核心理念,旨在通過搭建一個以折扣價出售打烊前未售完食物的交易平台,來減少商家與企業的食品浪費。
2023年5月,四川成都颳起了一股“剩菜盲盒”風。“剩菜盲盒”是指餐飲商家將臨期食品或當日未售出的庫存,以“盲盒”形式在軟體上打折賣出。
受到追捧
“剩菜盲盒”一經推出,就受到了部分人追捧。一方面,其相對低廉的價格迎合了消費者經濟實惠的用餐需求;另一方面,商家能夠將未售完的食品進行二次售賣,避免浪費,節省成本。
“剩菜盲盒”的出現可以說是解決食品浪費問題的又一有益探索,商家可以有效解決臨期食品不好出售的問題,消費者也可以通過這種方式既獲得了拆盲盒的樂趣又擁有了經濟實惠的食品,值得點讚。
“剩菜盲盒”的流行,對建設節約型社會具有積極意義,傳遞出節約糧食、反對浪費的環保理念。
風險
“剩菜盲盒”會有吃到變味食品的風險,80後寶媽安女士就曾吃到餿蛋糕。除了擔心食品的新鮮程度,很多年輕人在購買“剩菜盲盒”的過程中,還遭遇過不划算、不好吃等多個問題,因此產生了不好的食用體驗。
安全監管
對於“剩菜盲盒”的監管也不能忽視,要謹防個別不良商家渾水摸魚、以次充好,不僅侵犯了消費者的權益,也為這種避免食品浪費的積極行為拖了後腿。
“剩菜盲盒”是由不同食品隨機組合而成,“盲盒”內的各種食品保質期也不盡相同,因此“剩菜盲盒”應做好標籤標識,明確標明食品的生產日期、保質期等關鍵信息,並在銷售時如實告知,充分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
市場監管部門要落實好常態化監督檢查,不可讓“剩菜盲盒”成為食品安全監管盲區。相關行業協會也應儘快制定“剩菜盲盒”行業標準,引導規範有序發展。售賣“剩菜盲盒”的線上平台應加大對入駐餐飲商戶的審核力度,並要求商戶提供相應售後服務,及時處理可能存在的消費糾紛。消費者在購買“剩菜盲盒”時也應保持理性,按需購買,切勿因打折便宜而貪多,造成不必要的浪費。
2023年6月,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印發《盲盒經營行為規範指引(試行)》,為規範盲盒經營行為,引導盲盒經營者誠信守法經營提供了指引。其中規定:“食品、化妝品,不具備保障質量安全和消費者權益條件的,不應當以盲盒形式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