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剡民飢》是元代詩人戴表元創作的一首雜言古詩。此詩陳述宋朝浙江剡縣大災造成饑荒情況,前四句饑民沒有飯吃只好去挖蕨根,但收穫很小;後四句寫饑民迫於無奈選擇從事危險的縴夫職業來求生存,更襯現出剡民飢貧的苦楚。全詩語言層層推進,平白如話,如同民歌,描寫生動細緻,使人如直見其人、直聞其情,具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剡民飢
- 創作年代:元代
- 作品體裁:雜言古詩
- 作者:戴表元
- 作品出處:《剡源集》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剡民飢1
剡民飢,山前山後尋蕨萁2。
劚萁所得不滿掬3,皮膚皴裂十指禿4。
皮皴指禿不敢辭,阿翁三日不供糜5。
不如拋家去作挽船士6,卻得家人請官米7。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剡(shàn):古縣名,漢置剡縣,宋改嵊縣,在今浙江嵊縣南。
2.蕨萁:蕨莖。蕨,一種羊齒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可食,莖含澱粉,亦可食。萁,莖。
3.劚(zhú):本為農具,此處用作動詞刨、挖之意。
4.皴(cūn):原指皮膚受凍裂開,此處指用力挖刨而破裂。
5.糜:粥。
6.挽船士:為官府服役的縴夫。
7.官米:官府供給的糧食。
白話譯文
剡縣的百姓饑荒,山前山後到處挖掘蕨莖充飢。
挖蕨莖所得都不滿掬,皮膚卻因用力挖刨而破裂,甚至十指的指甲都禿了。
即使如此,還是不敢因辛勞而放棄,因為家中老父已經三天沒有東西可吃了。
不如離家去做官船縴夫,雖然既苦且險,卻可以用冒險的代價換來官家之糧。
創作背景
此詩大約是作者於“大德丙午(1306年),歸自信州”(《剡源集·自序》)途經剡溪、關嶺山一帶時所作,反映了當時浙江剡縣大災造成饑荒情況。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此詩內容如詩題所言,描繪了一幅剡地百姓尋蕨萁、聊以充飢的災荒圖。
前兩句系因果關係,因“剡民飢”才引出下句“山前山後尋蕨萁”。三四句寫承前而來,寫剡民的狀況,不僅“劚萁所得不滿掬”,而且弄得“皮膚皺裂十指禿”,此二句一則說明蕨萁之少,人之多;二則說明“劚”萁之難。人多其少,“劚”之又難,自然所得無幾。五六句寫剡民之無奈處境,即使如此者也“不敢辭”,因為家中“阿翁”沒有東西可吃;末二句寫由於蕨萁難予充飢,則者決定拋家去作挽船士。“不如”二字承上啟下,有驟轉之意,又有鋌而走險不得不為的無可奈何之感。
此詩揭示出宋元易代之際戰亂給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不管是盛世還是衰世,總有地方發生災荒;發生災荒,遭殃的總是窮苦百姓。反映民生疾苦是《詩經》以來的傳統,所以歷朝歷代都留下了可觀的同情百姓的作品,不管是達官貴人還是落魄窮儒的詩集中,都可輕而易舉地找到這類詩。寫人民疾苦的古詩,一般有個模式,即漸漸推進,層層深人,直到把主人公逼入極不堪地步為止。戴表元這首詩也是如此。詩先寫飢,次寫挖蕨萁充飢,然後說蕨萁也挖不到,老父已三天未食,只好離家去服勞役,混官糧。全詩曲律借鑑樂府民歌變化而來,以質樸如話的語言,講述了一個傷心的場面,不加議論而主題自現,描寫生動細緻,使人如直見其人、直聞其情,具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
名家點評
寧波大學人文與傳媒學院副教授楊鳳琴《戴表元研究》:《剡民飢》也描寫了饑民悲慘的生活狀態:飢腸轆轆的人們山前山後去尋找野菜,但皮膚皴裂、指甲磨突、歷盡辛苦找到的野菜也不滿一捧,想到家中的老人已忍飢挨餓三日,只有忍著痛苦繼續找尋,而這種痛苦的生活似乎沒有盡頭。
漢語大詞典出版社總編輯李夢生《元明清詩三百首》:(明代臧晉叔的)《元曲選》中有“世間三件苦,打鐵挽船磨豆腐”語,可知是當時的俗諺。本詩以不如挽船作為反跌,更襯現出剡民飢貧的苦楚。由白居易倡立的“新樂府”體,往往有兩大特色,一是鋪除時事時形象豐滿,二是以啟人思考來替代結論。本詩發揚了這一傳統。
作者簡介
戴表元(1244—1310年),字帥初,又字曾伯,自號劃源先生。奉化(今屬浙江)人。七歲能文,多出奇語。宋鹹淳年間(1265—1274年)中進士乙科,官臨安教授,以兵亂歸剡。元大德八年(1304年),以薦舉除信州教授,再調整州,以病辭。學博而肆,以文章名重一時。性好山水,多傷時憫亂之辭。其律詩雅秀力變宋持積習清新近晚唐。有《剡源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