剝面

剝面

“剝面”又叫“簸面”、“簸剝面” ,是用簸箕舌頭切成的蕎麥面麵條。是遼寧省朝陽市凌源的著名特色小吃,在周邊地區有很有影響。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剝面
  • 別稱:簸面、簸剝面
  • 主要原料簸箕舌頭
  • 所屬地:遼寧省朝陽市凌源
釋義,製作方法,食品特點,相關典故,

釋義

簸面,就是用簸箕舌頭切成的蕎麵條。 這種麵條以前叫"簸剝面",現在就叫"剝面"。 剝面是遼寧省朝陽凌源的特色小吃之一,在周邊地區有很有影響。
剝面剝面

製作方法

取蕎面,用熱水和面,擀成餅;
用簸箕的舌頭(就是簸箕沿)在鋪得厚厚的蕎面片上一根一根的切成條,切好後往翻開的水裡一放;蕎麵條要粗有粗,要細有細,既不軟也不硬;
開水煮沸3—4分鐘,盛出來,雞肉絲一撒,一碗熱乎乎,香噴噴的麵條,湯是湯,水是水,條是條。
現在人們作剝面,乾脆把簸箕舌頭摘下來做專用的切面的工具.後來又有人用硬木板做成雙面切面刀,發展到現在的鐵制雙面刀。

食品特點

剝面
凌源這個地方盛產蕎麥.早些年人們只會拿這種面做疙瘩湯,要用它烙餅就象石頭一樣硬,要想包餃子,放到鍋里就成湯,做麵條切不住,放在鍋里也要成湯.所以人們以前常說:要吃蕎面就是湯。而做成"剝面",竟成為一絕。這種蕎麵條要粗有粗,要細有細,既不軟也不硬.雞肉絲一撒,湯是湯,水是水,條是條,吃起來的確順著牙縫往裡香,吃完這碗想 那碗---吃著碗裡看著鍋里的說法就是從這來的,這就是凌源的獨特小吃——凌源剝面。口感清香,風味獨道,回味無窮.蕎面剝麵條被世人譽為“麵條王后”。

相關典故

說起凌源這一獨特小吃——剝面的由來,還有一段故事哪!
在很早很早以前,有這么一家,只有奶奶和孫子倆人.奶奶種地,拉扯著 孫子.奶奶很能幹,房前屋後全種的蕎麥;別看孫子小,但很聽話,日子過的還可以。 奶奶非常疼愛孫子,把孫子當成自己的心肝.每當孫子過生日的時候,奶奶總想用蕎面多做出一些花花樣的食物給孫子吃,但做來做去還是那幾樣。有這么一年,孫子的生日又到了.奶奶端上一碗熱呼呼,香噴噴的蕎麵條給孫子吃,看到孫子吃得這么香,奶奶心理樂滋滋的。 打這以後,每當孫子過生日,奶奶就給孫子做這樣的麵條, 還把這種麵條稱為長壽麵.孫子吃了能長命百歲。
時間過的真快呀,一晃,孫子長大成人啦.可奶奶卻上了年紀,病倒在床.孫子從小不但聽奶奶的話,也非常疼愛奶奶,這回奶奶病倒了,他非常難過.他想:奶奶常給我做長壽麵,這回為了奶奶長壽我也要親自做一碗給奶奶.他把心裡話告訴了奶奶,奶奶微笑的點點頭.可這麵條怎么做哪?這可難住了孫子.廚房的活奶奶根本不讓孫子著邊,別說做麵條,就是別的飯,孫子也不會做.孫子在向奶奶詢問時,奶奶只說:"簸面... ...".兩個字便安詳地合上眼.孫子別提心裡有多難受啦!為了報答奶奶的恩情,他在墳里埋了不少蕎麥。 從這以後,他每天吃啥都要給奶奶送去點,還要跪在奶奶墳前說上幾句話才回家。
這年孫子的生日快到了,他既想奶奶,又想麵條,已經幾天沒有吃東西啦,整日整夜似睡非睡.就在他似睡非睡之時,只見奶奶來啦,召喚:"孫兒啊,你的生日到了,你長大 了,奶奶今天教你做簸麵條".說著奶奶到外屋的鍋台上拿起了簸箕,簸起面板上和好的蕎面,只見奶奶用簸箕的舌頭(就是簸箕沿)在鋪得厚厚的蕎面片上一根一根的切成條,切好後往翻開的水裡一放...,不一會,奶奶就端上一碗熱乎乎,香噴噴的麵條給孫子.他剛要吃,醒了,原來是一場夢.他馬上爬起來,到外屋一看什麼也沒有.只見簸箕里盛著蕎面,簸箕舌頭還有蕎面的嘎巴呢.這時他想起這是奶奶活著時用它剝面時沾的.原來奶奶說的簸面,就是用簸箕切成的麵條呀.這時天還沒有亮,他按照奶奶在夢中告訴他的辦法去做簸面,麵條終於做成了,他高興的在他生日那天把自己親手做的簸麵條端到奶奶的墳前,叫奶奶嘗嘗...
他為了不忘奶奶的養育之恩,給奶奶立了一個碑,還把給他做麵條用的簸箕保存在身邊。打這以後,他把這個方法傳給了後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