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的這首詩深刻揭示了反動當局盜運文物,放棄古城,實行不抵抗政策,痛罵大學生,都是為了一個目的,那就是維護他們的利益和腐朽沒落的生活。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剝崔顥黃鶴樓詩吊大學生
- 創作年代:民國
- 作品出處:魯迅全集
- 文學體裁:七言律詩
- 作者:魯迅
詩詞原文,相關評述,注釋賞析,創作背景,作者簡介,
詩詞原文
剝崔顥黃鶴樓詩吊大學生(1933年 魯迅)
闊人已騎文化去,此地空餘文化城。
文化一去不復返,古城千載冷清清。
專車隊隊前門站,晦氣重重大學生。
日薄榆關何處抗,煙花場上沒人驚。
註解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相關評述
1932年秋,已侵占東北的日寇,又進逼關內,華北處在危急之中。國民政府奉行“攘外必先安內”政策,在放棄東北之後,又準備撤出華北,並籌劃把北平的古文物運往南方。10月,江瀚、劉復、徐炳昶、馬衡等三十多位北平文教界人士,上書國民政府,以北平在政治上、軍事上均無重要性為由,建議從北平撤出軍備,使其成為一個不設防的文化區域。
他們在上書中指出:“因為北平有種種文化設備,所以全國各種學問的專門學者,大多薈萃在北平……一旦把北平所有種種文化設備都挪開,這些學者當然不免要隨著星散。”他們認為,北平的許多珍貴文物,“是國家命脈,國民精神寄託之所在”,“是斷斷不可以犧牲的”。因此要求政府“明定北平為文化城,將一切軍事設備,挪往保定”。
1933年1月3日,日軍占領山海關。1月7日,國民黨中常會決定,將故宮博物院、史語所等機構所藏部分古文物,分批運送至南京、上海。
然而,大敵當前,國民政府緊鑼密鼓地實施古物搬遷,卻不準北平的大學生逃難。1月28日,國民政府教育部電令北平各大學云:“據各報載榆關告緊之際,北平各大學中頗有逃考及提前放假等情……查大學生為國民中堅分子,詎容妄自驚擾,敗壞校規;學校當局迄無呈報,跡近寬縱,亦屬非是。”
對於這種“重物”不“重人”的做法,以及反對大學生逃難的說法,魯迅連續發表《逃的辯護》、《崇實》、《論“赴難”和“逃難”》、《學生與玉佛》,給予有力的駁斥和辛辣的嘲諷。
針對指責大學生“即使不能赴難,最低最低的限度也應不逃難”的觀點,魯迅明確地主張:“倘不能赴難,就應該逃難”,聲稱自己是“屬於‘逃難黨’的”。他一針見血地質問道:“現在中國的兵警尚且不抵抗,大學生能抵抗么?”並說:“孔子曰:‘以不教民戰,是謂棄之。’我並不全拜服孔老夫子,不過覺得這話是對的。”
魯迅尖銳地抨擊了國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指出:如果說要保存古物,那么北平“比一切現存的古物還要古”,“為什麼倒撇下不管,單搬古物呢?”說穿了,並非由於古物的“古”,而是因為“可以隨身帶著,隨時賣出銅錢來”。大學生雖然是“國民中堅分子”,“然而沒有市價”,且又“多而新”。
於是,在《崇實》里,魯迅剝唐人崔顥《黃鶴樓》詩以吊之。
注釋賞析
第二聯:是說文物被運走,一去不復返了,千年的古城就被冷落地遺棄在那裡。這裡面也有著深刻的諷刺意義。魯迅在《崇實》中寫道:“倘說,因為古物古得很,有一無二,所以是寶貝,應該趕快搬走的罷,這誠然也說得通的。但我們也沒有兩個北平,而且那地方也比一切現存的古物還要古。禹是一條蟲,那時的話我們且不談罷,至於商周時代,這地方卻確是已經有了的。為什麼到撇下不管,單搬古物呢?說一句老實話,那就是並非因為古物的'古',倒是為了它在失掉北平以後,還可以隨身帶著,隨時賣出銅錢來。”這就一針見血地揭穿了反動當局棄城運古物的卑鄙目的.
第三聯:是說運古物的專車,一隊一隊地排列在當時的北平前門火車站,何等威風!對比之下,大學生去抗日吧,“愛國有罪”;走散回家吧,則又挨罵,真是晦氣重重。
第四聯:日,日本侵略者。薄,同迫。榆關,山海關。煙花,舊時指妓女;煙花場,妓院等場所。是說日本帝國主義已進迫山海關。但哪裡看到一點抵抗呢?他們在妓院、舞廳里忙著哪!對於日本人的侵略,他們毫不吃驚,而依然過著荒淫無恥、花天酒地的生活。
創作背景
在寫《學生與玉佛》的同一天,魯迅就國民對當局的“遷移古物和不準大學生逃難”,又寫了一篇《崇實》,發表在1933年2月6日的申報《自由談》上,後收入《偽自由書》。
在《崇實》中,對於大學生不如古物的遭遇,魯迅剝崔顥《黃鶴樓》詩以吊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