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果栗鴞

剛果栗鴞

剛果栗鴞(學名:Phodilus prigoginei):是鳥綱、草鴞科的貓頭鷹。體長23-29厘米。是沒有耳簇的小貓頭鷹。極其美麗,上體是豐富的栗褐色或棕色,冠和頸背上有黑白斑點,下體較淡,呈橙色,有淡紅色及奶油色斑點。

棲息于海拔1800-2430米的山地森林中,那裡的山頂和山坡上覆蓋著草叢和小樹叢,山坡和山坡的下坡和山谷地帶則是山林。是一種夜間活動的鳥。主要在晚上、黃昏和黎明前活動。以小型齧齒動物、蝙蝠、鳥類、蜥蜴、青蛙和大型昆蟲等動物性食物為食。分布於剛果民主共和國東部的伊托姆伯維山脈,盧安達西南的紐格威森林。 在蒲隆地也可能存在。

(概述圖參考來源:)

基本介紹

物種學史,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保護現狀,保護級別,種群現狀,

物種學史

1952年,比利時博物學家亨利·舒登登(Henri Schouteden)首先描述了剛果栗鴞,並以二名法為其命名“Phodilus prigoginei”。 選擇該特定的稱呼是為了紀念俄國出生的生物學家和鳥類學家亞歷山大·普里戈吉恩(Alexandre Prigogine),是他首先引起了對剛果栗鴞的注意。最初剛果栗鴞並不為人所知,被視為栗鴞的一個亞種。實際上,這兩個物種似乎並不密切相關。即便如此,將其包含在Phodilus屬中仍然是不確定的,並且需要進行基因研究。該物種有可能改檔辯腳為放置滲多項在草鴞屬(Tyto)中,或甚至是單獨的單型屬。
剛果栗鴞
剛果栗鴞
剛果栗鴞是非洲最鮮為人知的鳥類之一。自從1951年收藏家亞歷山大·普里戈吉恩在剛果民主共和國(DRC)的伊托姆伯維山脈(Itombwe Mountains)的坦噶尼喀湖西北角的伊托姆比地區(The Itombwe Massif)(3°04'S;28°48'E;海拔2,430米)收集了標本以來,就沒有記錄到剛果栗鴞。這一發現是非凡的,因為它代表了非洲唯一的草鴞屬貓頭鷹。
直到1996年重新發現該標本時,才在非洲的東南部用霧狀網捕到一隻雌鳥。這裡是伊托姆伯維山森林的一角。這種重新發現使該物種的已知範圍向南擴展了約95公里,並將其垂直範圍降低了約600米。伊托姆伯維山不是非洲中部唯一擁有大量高地森林和草原棲息地的森林,該物種有可能出現在其他地方,尤其是在紐格威國家公園(Nyungwe)的森林中。從1974年起,蒲隆地就有可能出現這種情況。1990年,在盧安達的紐格威森林中錄製了一隻未認出貓頭鷹的叫聲。2007年針對該物種的基貝拉和卡博戈山的調查沒有成功。
從1952年到1964年,鳥類收藏家徒勞地尋找在伊托姆比地區的剛果栗鴞的其他標本,以及阿爾伯丁(西)大裂谷的其他幾個山地森林中的標本。但這些嘗試也都沒有成功。 1974年,在蒲隆地瑞古拉(Rwegura)茶園的一片小森林中發現了該物種,在海拔2,500米處。 1990年,R.J.R.在盧安達西南部尼溫圭(Nyungwe)森林中2,000米處的Dowsett和F. Dowsett-Lemaire記錄了該物種的叫聲,他們強烈懷疑這隻貓頭鷹就是剛果栗鴞。這兩個記錄均來自跨越裂谷的50公里範圍。
由於該地區的偏遠地區和政治動盪,自艱櫃章1960年代初以來,在伊托姆伯維山開展的科學工作很少。在1996年4月和5月的四個星期中,科考科參加了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對伊托姆伯維山區南部的生物學調查。這項調查的重點是鳥類和較大的哺乳動物。大部分工作在海拔1,130-2,350米的草原、山地林和竹林中進行。
進入伊托姆伯維山並取樣山地森林和竹林三周后,科學家們在伊托姆伯維山的最東南角,在卡本布韋村(Kabembwe)以西1公里處(3°52'S;28°56'E,海拔1,840米)建立了一個營地。這是一塊面積廣闊的山地森林地區。北部是一片面積為400-500平方公里的山地森林,而南部則是畫廊森林,通往高地草原和牧場。由於腿危烏寒伐木工、獵人、農民和牧民的活動,該地區至少在營地周圍1公里處受到輕微至中度的干擾。大部分適合砍伐木材的大樹員循都被清除了,剩下的大哺乳動物(如果有的話)很少,牛在草原上放牧,可能經常發生大火以試圖改善放牧,並且散布著新舊的農業耕地。
1996年5月1日,在1830米的薄霧網中捕獲了一隻小型貓頭鷹,該薄霧網位於茂密,退化程度較輕的森林中約50米處。貓頭鷹入網時顯然在離地面約1.3米的高度飛行。這隻鳥與剛果栗鴞的描述和尺寸非常吻合。六張照片被傳送到特爾菲倫的M. Louette,後者檢查了它們與類型樣本的關係習請歸,並確認捕獲的這隻鳥確實是剛果栗鴞。
該記錄消除了剛果栗鴞已滅絕的觀念。它還使該物種的已知範圍向南延伸約95公里,垂直範圍向下約600 米。在此之前,人們一直在猜測剛果栗鴞到底是棕騙寒詢森林還是草原物種。現在人們知道,至少在某些時候,它同時使用了這兩個棲息地。還應注意的是,標本一經釋放,便在1米高的草上飛了約50米,並進入了帶狀森林。

形態特徵

剛果栗鴞體長23-29厘米,翼展63厘米,體重195克。是沒有耳簇的小貓頭鷹。極其美麗,上體是豐富的栗褐色或棕色,冠和頸背上有黑白斑點,下體較淡,呈橙色,有淡紅色及奶油色斑點。唯一已知的標本是成年雌鳥,因此雄鳥和幼鳥未知。它比同屬(Phodilus)的其他的種類都小,比典型的草鴞更小,具緊湊且橢圓形的面盤,並且面盤更趨於U形。黑眼睛。但是,幾乎看不見耳朵狀的羽毛簇。雖然它在羽毛顏色和樣式上確實與栗鴞有一些相似之處,但其面部圓盤像西部倉鴞一樣呈心形,而與栗鴞的相似之處可能是由於收斂。

棲息環境

棲息于海拔1800-2430米的山地森林中,那裡的山頂和山坡上覆蓋著草叢和小樹叢,山坡和山坡的下坡和山谷地帶則是山林。此海拔的植被為草地或竹林地塊。該物種同時需要稀疏草原和森林。

生活習性

生活習性與栗鴞類同。常單獨或成對活動,是一種夜間活動的鳥。主要在晚上、黃昏和黎明前活動。白天棲息在樹幹上或樹洞裡,或棲息在遮蔽的樹枝上,或棲息在厚厚的水平藤條彎下,通常離森林地面不超過2米。
以小型齧齒動物(如老鼠大鼠)、蝙蝠、鳥類、蜥蜴、青蛙和大型昆蟲(如甲蟲和蚱蜢)等動物性食物為食。它們在棲息地捕獵,飛過茂密的森林樹冠下的幼樹,進行殺戮。 這都是通過它們相對短而圓的翅膀實現的。 一般傾向於在水源地附近捕獵。
聲音可能是長而悲哀的口哨聲(但需要確認)。

分布範圍

分布於剛果民主共和國東部的伊托姆伯維山脈,盧安達西南的紐格威森林。 在蒲隆地也可能分布。
剛果栗鴞
剛果栗鴞分布圖

繁殖方式

未描述,疑似與同屬的其他貓頭鷹一樣,會在樹洞中築巢。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6年 ver 3.1——瀕危(EN)。

種群現狀

這種鮮為人知的物種無疑是非常罕見的,並且已知範圍很小。它似乎有非常具體的棲息地要求,儘管仍然有很大的棲息地面積,但森林的砍伐和退化可能會導致範圍和數量的下降。 因此,它被視為瀕臨滅絕。
成熟的個體數量在2,500-9,999隻之間。並且可能由於特定的棲息地要求,處於較低的位置。 這等於3,750-14,999隻,在這裡四捨五入為3,500-15,000隻。趨勢依據:由於棲息地的持續破壞和退化,該物種被懷疑正在減少。 但是,尚未估計可能的下降速度。
進入伊托姆伯維山並取樣山地森林和竹林三周后,科學家們在伊托姆伯維山的最東南角,在卡本布韋村(Kabembwe)以西1公里處(3°52'S;28°56'E,海拔1,840米)建立了一個營地。這是一塊面積廣闊的山地森林地區。北部是一片面積為400-500平方公里的山地森林,而南部則是畫廊森林,通往高地草原和牧場。由於伐木工、獵人、農民和牧民的活動,該地區至少在營地周圍1公里處受到輕微至中度的干擾。大部分適合砍伐木材的大樹都被清除了,剩下的大哺乳動物(如果有的話)很少,牛在草原上放牧,可能經常發生大火以試圖改善放牧,並且散布著新舊的農業耕地。
1996年5月1日,在1830米的薄霧網中捕獲了一隻小型貓頭鷹,該薄霧網位於茂密,退化程度較輕的森林中約50米處。貓頭鷹入網時顯然在離地面約1.3米的高度飛行。這隻鳥與剛果栗鴞的描述和尺寸非常吻合。六張照片被傳送到特爾菲倫的M. Louette,後者檢查了它們與類型樣本的關係,並確認捕獲的這隻鳥確實是剛果栗鴞。
該記錄消除了剛果栗鴞已滅絕的觀念。它還使該物種的已知範圍向南延伸約95公里,垂直範圍向下約600 米。在此之前,人們一直在猜測剛果栗鴞到底是森林還是草原物種。現在人們知道,至少在某些時候,它同時使用了這兩個棲息地。還應注意的是,標本一經釋放,便在1米高的草上飛了約50米,並進入了帶狀森林。

形態特徵

剛果栗鴞體長23-29厘米,翼展63厘米,體重195克。是沒有耳簇的小貓頭鷹。極其美麗,上體是豐富的栗褐色或棕色,冠和頸背上有黑白斑點,下體較淡,呈橙色,有淡紅色及奶油色斑點。唯一已知的標本是成年雌鳥,因此雄鳥和幼鳥未知。它比同屬(Phodilus)的其他的種類都小,比典型的草鴞更小,具緊湊且橢圓形的面盤,並且面盤更趨於U形。黑眼睛。但是,幾乎看不見耳朵狀的羽毛簇。雖然它在羽毛顏色和樣式上確實與栗鴞有一些相似之處,但其面部圓盤像西部倉鴞一樣呈心形,而與栗鴞的相似之處可能是由於收斂。

棲息環境

棲息于海拔1800-2430米的山地森林中,那裡的山頂和山坡上覆蓋著草叢和小樹叢,山坡和山坡的下坡和山谷地帶則是山林。此海拔的植被為草地或竹林地塊。該物種同時需要稀疏草原和森林。

生活習性

生活習性與栗鴞類同。常單獨或成對活動,是一種夜間活動的鳥。主要在晚上、黃昏和黎明前活動。白天棲息在樹幹上或樹洞裡,或棲息在遮蔽的樹枝上,或棲息在厚厚的水平藤條彎下,通常離森林地面不超過2米。
以小型齧齒動物(如老鼠大鼠)、蝙蝠、鳥類、蜥蜴、青蛙和大型昆蟲(如甲蟲和蚱蜢)等動物性食物為食。它們在棲息地捕獵,飛過茂密的森林樹冠下的幼樹,進行殺戮。 這都是通過它們相對短而圓的翅膀實現的。 一般傾向於在水源地附近捕獵。
聲音可能是長而悲哀的口哨聲(但需要確認)。

分布範圍

分布於剛果民主共和國東部的伊托姆伯維山脈,盧安達西南的紐格威森林。 在蒲隆地也可能分布。
剛果栗鴞
剛果栗鴞分布圖

繁殖方式

未描述,疑似與同屬的其他貓頭鷹一樣,會在樹洞中築巢。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6年 ver 3.1——瀕危(EN)。

種群現狀

這種鮮為人知的物種無疑是非常罕見的,並且已知範圍很小。它似乎有非常具體的棲息地要求,儘管仍然有很大的棲息地面積,但森林的砍伐和退化可能會導致範圍和數量的下降。 因此,它被視為瀕臨滅絕。
成熟的個體數量在2,500-9,999隻之間。並且可能由於特定的棲息地要求,處於較低的位置。 這等於3,750-14,999隻,在這裡四捨五入為3,500-15,000隻。趨勢依據:由於棲息地的持續破壞和退化,該物種被懷疑正在減少。 但是,尚未估計可能的下降速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