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性板塊,是指地球最外的岩石圈部分,包括地殼和地幔最上部的固體部分。主要分為厚度50~150 km的幾個板塊,稱剛性板塊。
板塊構造說認為,地球最外的岩石圈部分,包括地殼和地幔最上部的固體部分。主要分為厚度50~150 km的幾個板塊,稱剛性板塊。它們正在軟流層的低粘性層上運動。由於作為板塊的岩石圈相對其下的地幔軟流圈或塑性層來說,屬於固體,每個板塊內部並未發生大的形變,而僅發生水平移動,即板塊是在作剛體運動,具較強剛性,故得名。
剛性板塊,是指地球最外的岩石圈部分,包括地殼和地幔最上部的固體部分。主要分為厚度50~150 km的幾個板塊,稱剛性板塊。
剛性板塊,是指地球最外的岩石圈部分,包括地殼和地幔最上部的固體部分。主要分為厚度50~150 km的幾個板塊,稱剛性板塊。...
板塊構造學是以地質學、地球物理學、海洋學、岩石學、同位素地質學以及地球化學等資料為基礎的。尤其最近20年來,與板塊構造有關的資料迅速積累,板塊構造學又有了...
全世界被劃分為六大板塊:即亞歐板塊、太平洋板塊、美洲板塊、非洲板塊、印度洋板塊和南極洲板塊。 大陸板塊指對海洋地質、海洋地貌和地球物理等資料進行分析後建立的...
1965年,威爾遜提出了轉換斷層概念,將大陸漂移和洋底擴張結合成全球活動帶和剛性板塊的學說,並稱之為“地球的詩篇”。1968年,勒皮雄把全球岩石圈劃分六大板塊,即:...
板塊構造說(theory of plate tectonics)是指現代地學理論之一。20世紀60年代中,在大量海洋地質、池球物理和海底地貌等資料分析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一種大地構造學說...
板塊邊界指的是,兩個板塊之間的接觸帶。守恆型邊界,也成剪下型邊界是兩個相互剪下滑動的板塊之間的邊界。地震、岩漿活動、變質作用、構造活動等主要發生在板塊邊界...
構造學是研究地球岩石圈板塊的成因、運動、演化、物質組成、構造組合、分布和相互關係以及地球動力學等問題的地質學的一個分支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