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街村(河北省滄州市孟村縣孟村鎮下轄村)

前街村(河北省滄州市孟村縣孟村鎮下轄村)

浙江省溫州樂清市柳市鎮前街村位於“中國電器之都”——柳市鎮中心,東臨樂清運河,南有柳翁公路,西鄰上園村,北至柳市繁華的新市街,104國道沿村而過,全村人口2778人,占地面積0.8平方公里,村擁有集體資產2億多元,集體經濟年收入800萬元左右,村民人均年收入21000多元。村黨支部有黨員83人,黨組織團結奮鬥,奮發向上,是前街村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領導核心。前街村先後獲得“溫州市小康百強村”、“樂清市文明百村”、“舊村改造和環境整治合格村”、“樂清市平安村”、“樂清市先進基層黨組織”等榮譽稱號。

前街村“兩委”帶領村民積極進行舊村改造和環境整治,村里根據本村人多地少、但地理位置優越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在壯大集體經濟的同時,村“兩委”申報了村民安居工程,興建安居房,村“兩委”統一為村民辦理了養老保險,推出了村民子女考上大學的獎學金制度。村“兩委”十分重視計畫生育、禁毒、社會治安等工作,成立領導小組,由村支書盧東來擔任組長、村委主任劉聖元擔任副組長、村“兩委”成員擔任領導小組成員,按片區劃分落實,並把全村的出租房統一編號和掛牌,進行統一管理,有力地控制了外來人口的計生情況,掌握了外來人口的動態。同時,村里購置消防車、巡防車,安裝防盜監控,配專職聯防隊員12名。村集體投資1000多萬元興建村委會辦公綜合樓,投入50萬元整治河道污染工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前街村
  • 外文名稱:The village of St.
  • 行政區類別:鄉(鎮)
  • 所屬地區:河北省滄州市孟村回族自治縣孟村鎮
  • 政府駐地:前街村
  • 電話區號:0318
  • 郵政區碼:053517
  • 地理位置:河北省滄州市孟村回族自治縣孟村鎮
  • 面積:0.8平方公里
  • 人口:3.59萬人(2002年)
  • 車牌代碼:冀J
  • 人均年收入:21000多元
基礎設施,商業發展,工業發展,文明建設,教育事業,

基礎設施

前街村重視對農業的投入,自1975年開始,每年投入7萬餘元集體資金,補償農業生產,做到機耕、排 灌、農業稅等由村里承擔,並修造"三面光"渠道、機耕路等。1992年,糧食畝產達800公斤。每年撥款3萬餘元,支援鄰近村莊修橋造路。
自50年代初,前街村就組建了村義務消防隊。消防隊各種消防器材配置良好,隊員經常組織訓練和參加附近地區滅火,深受好評。
前街村人民生活富裕,家家戶戶住樓房,家用電器普及,機車、程控電話等早已進入家庭。村里高樓鱗次櫛比,夜間霓虹燈處處閃爍,呈現了現代化村莊風貌。1993年春,一座占地約20000平方米的服裝、日用品商場破土興建。1994年底投入使用。
2006年,前街村購置消防車、巡防車,安裝防盜監控,配專職聯防隊員12名。村集體投資1000多萬元興建村委會辦公綜合樓,投入50萬元整治河道污染工程。前街村先後獲得“溫州市小康百強村”、“樂清市文明百村”、“舊村改造和環境整治合格村”、“樂清市平安村”、“樂清市先進基層黨組織”等榮譽稱號,受到上級領導的一致好評和肯定。

商業發展

前街村商業發達,第三產業發展迅速。經營項目有:服裝水產副食品、建材、家用電器、小百貨、水果等。
1974年,柳市工商所與村里共同投資18.6萬元興辦興隆菜市場;1989年投資15萬元搭塑膠棚架,1990年投資10萬餘元,擴建至新都路,是柳市鎮也是樂清縣西第一大菜場。實際占地10餘畝,設攤位近400個,其中肉鋪58架,副食品攤位33個,炸貨攤15個,熟食攤位30個,水產攤位上百個,蔬菜攤戶40個。
零售與批發相結合,是樂清縣西部蔬菜、水產品集散地。寧海舟山洞頭的海鮮,廣州、福建的早熟箭豆、茄子,附近農村的龍芽豆、球心菜、花椰菜等,在此批發,附近象陽、茗東、湖頭等鄉鎮的小販來此進貨。從早到晚,人流不息,日人流量萬餘人,日成交額10萬餘元,年收取攤位費20多萬元。

工業發展

前街村辦工業始於1968年。1969年,創辦村集體企業前街五金廠,生產哨子、算盤、皮帶扣等,工人50 人,年產值約10萬元。1970年開始,生產礦燈配件,年產值約20萬元。1975年開始,生產組合行程開關,年產值約30萬元。1978年開始分散經營,搞承包、私營、合股經營。
前街村五金電器廠前街村五金電器廠
1978年,由高忠牽頭,阮成森、高初雷、張曉敏等合資創辦僑光電器一廠,生產五金電器。
1989年,生產的DZ12-60塑殼式斷路器獲國家機械電子工業部生產許可證,還有7個產品做了全性能測試。1992年,年產值1470萬元,被評為樂清縣十大企業之一。
1986年,劉方桂創辦正大電器廠,生產多種電器產品和配件,其中接線端子出口中東東南亞等國家與地區。1992年,出口創匯200多萬元,是柳市鎮出口創匯大戶。
1987年,胡少華創辦大華開關廠,生產DZ10、DZ20系列安全開關。1992年11月,生產的DZ20空氣開關獲中國新技術新產品博覽會金獎;5~12月產值400萬元,創稅利45萬元。
1991年10月,胡志興創辦欣靈電器廠,生產繼電器,並發明新型實用的電動機保護器,1992年5月獲中國星火計畫成果專利技術銀獎與國家專利。
1991年,劉聖然、劉聖敏創辦起重電器廠,生產多種微動開關、行程開關、腳踏開關。1991年,產品出口香港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區和國家。
其他較著名的廠家還有:鄭元華創辦的長城電力控制廠,生產的DZ18L漏電開關獲中國適用技術消費精品博覽會金獎;張承信創辦的團結電器廠,生產的HK2開啟式負荷開關獲中國新技術新產品銀獎。
1992年,前街村共有私營、股份制企業30家,其中出口創匯企業4家。前街村70%的人從事低壓電器生產,輔以五金配件,年總產值達1億元。

文明建設

前街村敬老尊老,所造之敬老亭--春暉閣,在富甲一方的柳市也是首屈一指。春暉閣,1985年集資21萬多元興建,位於前市街虎嘯橋畔,占地1332平方米。主體工程建築面積1000平方米,閣共3層,仿照江南古建築,系重樓迴廊宮殿式結構,飛檐翹首,筒瓦生輝,富麗典雅。
包啟芳有題聯:"閣挹春暉,樓觀萬家,攬勝快登臨,甌海濤聲天地外;橋聞虎嘯,罔聽龍吟,風雲欣際會,長虹山色有無中"。前來柳市參觀者,多至此遊覽。在興建過程中,籌建會首事劉方寬、胡修唐、謝學皆等日夜辛勞,村民踴躍捐資,多者達3000元。現有石碑刻記在春暉閣,意在激勵下代,讓"天下為公"的精神發揚光大。1988年秋,葉潤周為春暉閣堆塑水泥浮雕《大鬧天宮》,長3.6米,寬2.1米。1988年,吳勝波出資3萬元為浮雕鍍金。
春暉閣的建成,為老人們提供了良好休息場所。閣內有《人民日報》、《語言文學報》等報紙30多種,雜誌7種,還有象棋、圍棋等供老人們娛樂。1986年,管委會集眾人之議,將底層改建商場,年收入租金5萬餘元,作為春暉閣管理維修經費。逢春節燈會、戲曲演出,活動經費也由春暉閣開支。村里對60歲以上老人,年底給予健康長壽金50元以上,重陽節也給老人們送禮物。

教育事業

光緒二十六年(1900),吳郁哉等6人在前街村創辦了西鄉高等國小堂(今柳市國小前身),聘請陳介石、黃式蘇(東甌詩人)、林公擇(後為中央大學、北京大學教授,浙江大學中文系主任)等學者在校執教,培養了一批人才,如民國時期著名人士張沖、林彬、鄭異等。當今仍活躍在國際學術界的陳正祥、南懷謹也在該校接受初級教育。在40年代以前的畢業生中,有30多人進入黃埔軍校,其中有4人參加過北伐戰爭,24人參加過抗日戰爭。1949年後,教育事業逐步發展,到1992年,前街村兒童入學率達100%。每逢"六一"兒童節,村里給每個孩子送禮品。前街村為柳市鎮教育基金會捐款21萬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