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石窯村

前石窯村

前石窯村位於平定縣東部,距縣城35公里,屬東回鎮管轄,全村總面積7.8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563畝,宜林荒山8000畝,荒山綠化6000畝,林木覆蓋率75%,本村地下無礦藏,地上無企業,是一個典型的純農業村。前石窯村在黨的富民政策引導下,經濟迅速發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前石窯村
  • 位置:平定縣東部
  • 建村:何代
  • 類型:村落
概況,歷史,綠化,基礎設施,

概況

前石窯村屬東回鎮,位於平定縣城東七十五里處。東臨安居溝,西連西回村,南毗後石窯,北接東回村。耕地面積2563畝,宜林荒山8000畝,荒山綠化6000畝,林木覆蓋率75%,全村共401戶,1260人,勞力667人,本村地下無礦藏,地上無企業,是一個典型的純農業村。主要農作物有玉米、穀子、大豆,特產:蘋果,本村現有萬隻獺兔場一個,千隻養雞場一個。2006年全村總收入1088萬元,人均收入4000元。
前石窯全景前石窯全景
村西背舍利山,頂冠黃櫨垴,龍巖嶺、大寨垴左右逶迤,成一條龍脈天然為屏。對面閻王台、雲山、面羊嶺諸峰聳峙;葦池溝、石窯川河二水交匯,繞村南而過;綠樹蔥蘢,山水四圍,翠色迎眸,可謂勝景之地也。
前石窯村黨支部共有黨員35人,村、支兩委組成人員7人,2003——2006年全村共硬化街道25公里;2007年硬化機耕路6公里,現建有農民公園一個,村民主要姓氏有:穆、石、王、孟、李、梁、耿、朱等。前石窯村民風純樸,勤勞善良。

歷史

村之始建何代,迄無考,據山神造像石刻載,明正德十四年已建山神廟,可知當時村落業已形成;清康熙二十五年《新修三聖母祠碑》載,石窯川人家,二十餘戶。故先前此川乃人煙寂寥,四境蕭疏之地。古來民尚克勤,尊崇教化,遺風餘俗,猶尚未改。
雲山森林公園雲山森林公園
清代屬東回都,兼後石窯、朱峪、西川、石窯掌、孟家掌五莊,合稱“石窯川”。民國屬二區,設村長一人,副長二人,旅長十二人;一九五六年始,前後石窯及所屬四莊各自為村。
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期間,村民緊跟共產黨員腳步,不怕犧牲,不畏強敵,參戰支前,功績卓絕。在社會主義建設中,殫盡竭慮,忍飢節食,歷年如一,為國家貢獻巨量糧食。
改革開放後,黨支部率先垂範,振興經濟,村民百業俱興,邁步小康;在植樹造林、綠化荒山、改造自然實踐中佳績斐然。先後獲“全國造林綠化千佳村”、“生態文明村”等多項稱號。

綠化

改革開放前的前石窯村,山是光禿禿的,村是灰濛濛的,生態環境十分惡劣。1982年以來,在充分 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村黨支部、村委會制定出了“高山松柏戴帽,緩坡果樹纏腰、溝底楊柳封底”的立體綜合治理 規劃,帶領民眾植樹造林,營造“綠色銀行”,再造秀美山川。
他們組建了—支30多人的造林專業隊伍,常年奮戰在荒山上。他們先是綠化了安居溝,後又使葦池溝披上了綠裝。 全村的陰坡栽滿了,又開始到陽坡上啃骨頭。安居溝的山、水、林、田、路得到了綜合治理。實現了碑、牌、道路、標語相配套,成了平定縣八大模式綠化工程之一,成了我市林業生態經濟溝綠化精品工程。
他們不僅大搞荒山造林,而且還致力於經濟林發展。上世紀80年代,他們整修耕地、條田900多畝,種上了新紅星、 紅富士等20多種名優蘋果樹。2000年以來,他們又抓住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有利契機,專門拿出了葦池溝比較偏遠的500多畝耕地、棄耕地,種植了核桃、梨棗等乾果經濟林品種。全村水果經濟林面積達1000畝,乾果經濟林面積1000畝,每年產果達50萬公斤,成了全村的主要經濟支柱。
在植樹造林建設生態文明村的過程中,他們始終堅持科技興林。起初,他們曾嘗到過盲目種樹的苦頭。那時村里年年植樹不見樹,歲歲造林不見林。後來,他們吸取教訓,主動與大專院校、科研單位建立關係,聘請林業工程人員。 到村現場傳授技藝,提高了林業的科技含量,加快了造林的步伐。村里人說:“我們起苗有起苗的方法,運苗有運苗的規矩,栽植有栽植的講究。”全村推廣了徑流林業、覆蓋林業、生根粉蘸根等一大批林業實用技術。在經濟林發展上,他們緊緊瞄準市場,掌握新品種和技術信息、及時淘汰老品種,增強了果園的市場競爭能力。
“三分種樹,七分管林”他們出台了一整套管理制度,做到了山上的樹有人看護,有人撫育,山下、路邊的樹有人塗白、有人修剪,全村形成了愛樹護樹的良好風氣。全村沒有發生過一起砍樹和偷果的現象,沒有發生過—起山林火情。
栽下了希望樹,鋪下了致富路。據悉,全村每年林業收入達125萬元,占到了農業總收入的66.8%。全村用林業點綴種植了澮柏、油松、側柏、桃、杏等經濟景觀型苗木或園林綠化苗木,成了人們休閒的好去處。如今,這個村人心穩定,民眾安居樂業,日子越過越紅火。

基礎設施

前石窯村現有農民公園“雲山森林公園”和村民休閒文化廣場,配套室外健身器材、桌球台等,為村民提供了娛樂、休閒、運動和學習的場所。村內居民全部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現有村級衛生所1個,有數名工作人員:國小1所,生源以前石窯村、石窯掌村和孟家掌村適齡兒童為主,適齡兒童入學率達到100%,汽車站一個,公共汽車直通縣城。
村完成通村路硬化、入戶路硬化20公里,基本實現了公路硬化戶戶通:新建農民文化廣場和老年活動中心,購置了文化娛樂設備;投資對村辦中心國小教室進行維修併購置了部分教學儀器。
村內道路全部水泥硬化,90%以上的農戶實現戶戶通硬化路,且村內對道路兩旁進行了美化、綠化,全村綠化率超過50%,本村居民家家有水井(窯),滿足了居民生活用水。村內現有固定電話150多部,手機400餘部,電視普及全村村民,有45套有線電視節目供居民觀看。村民生活能源主要是煤炭,少數村民使用清潔能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