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王莊村位於冢頭鎮東兩公里處,總戶數317戶、1359口人,1239畝耕地,建設用地25.73公頃;
基本介紹
地理位置,發展史,
地理位置
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冢頭鎮前王莊村
發展史
經濟支撐
前王莊村的巨變,要從1995年10月王國申出任村黨支部書記說起。
當時,前王莊村人均年收入不到500元,乾旱的時候連一眼澆地的機井都沒有。
1996年初,王國申和村兩委幹部到江蘇連雲港等地考察,打聽到種植日本理想大根蘿蔔經濟效益好,還不耽誤種麥。在王國申和村兩委幹部的示範帶動下,村里當年種植了300多畝理想大根蘿蔔。
由於種種原因,該村連續兩年種植理想大根蘿蔔都沒有成功。但前王莊村人並沒有氣餒,他們認真總結經驗,派人外出學習。1998年,全村78畝理想大根蘿蔔豐收,短短兩個月就收入30萬元,讓村民看到了希望。1999年,全村種植面積超過500畝,實現收入200多萬元。
此後,前王莊村理想大根蘿蔔的種植面積連年以500畝以上的速度遞增,收入也以每年百萬元以上的速度增長。2004年,前王莊村帶動了周邊11個村莊,種植面積5000多畝。
建設新居
2006年,前王莊中心村被確定為縣級新農村建設示範村,他們聘請省城鎮規劃設計研究院對全村進行規劃,王國申帶領村民代表到濮陽市西辛莊村、新鄉市劉莊村等5個全國文明先進村參觀、考察。
考察歸來,經過討論,前王莊村民達成共識:統一建設208平方米的歐式別墅。
建新居,就要拆舊屋。於是,村兩委8名幹部分頭做工作,動員第一批8戶村民拆遷。
“拆遷工作很難做,難免會得罪人,但想到能讓鄉親們住上漂亮的新房子,我就是再辛苦也值了。”負責新居建設的村委會主任閆應周說,當時給拆遷戶做工作,有時他一天只能睡五六個小時。
對於沒有能力建房的村民,村兩委會出面,通過置換住房,把他們搬遷出去。在規劃的8戶新居中,前王莊村二組村民王鳳龍家比較困難,一家6口人擠在5間土坯房裡,沒錢建新房。村黨支部副書記閆玉昌就將自家的3間瓦房和4間半平房送給他,“他無力建房,為了大家的利益,我主動和他換,沒啥!”
此外,村兩委還出台政策,村民拆老房建新房,除按照年限規定每戶給予1萬~2萬元的老房補貼外,再給1萬元的現金補貼和5000元的物資補貼,蓋房資金不足的由村兩委提供擔保轉借。
一棟造價10多萬元的別墅,經過統一招標、統一採購,減去村裡的補貼,建房村民實際只花了6萬多元。
該村累計建設新居170套,另外兩個小區年底即可建成。屆時,前王莊中心村及周邊的花劉、王寨、北三郎廟和紀村4個行政村一半以上的農戶可入住新居。
在建設新居的同時,前王莊村還投資40多萬元改造了農村電網,投資50多萬元硬化村裡的主要街道,並鋪設下水道3000多米,栽植綠化樹3萬多棵,安裝路燈93盞,建成了集健身、娛樂為一體的文化休閒廣場。
文明生活
結合環境的改善,前王莊村開展了以“先進文化、黨的政策、文明習慣、致富信息”為主要內容的“四進農家”活動;開展“評星”活動,對科技星、文藝星、孝敬星、長壽星等進行表彰,樹立典型,弘揚正氣;成立關愛青少年協會,切實加強思想教育;組建文藝演出隊,活躍村民文化生活。
閆應周告訴記者:“村里現在有60多人的銅器隊、腰鼓隊、秧歌隊、扇子隊。沒事了,大家就到文化廣場唱唱、跳跳,心情格外舒暢。”
此外,前王莊村組織村民建立巡邏隊,村兩委會幹部按照各自負責區域,每天晚上輪流帶隊巡邏,並利用農村遠程教育網、村民文明學校、農民文化書屋給村民“充電”,使村民文明素質有了較大的提高。
如今的前王莊村社會安定,鄰里和睦。前王莊村黨支部先後榮獲省市“先進基層黨支部”、“五好黨支部”等稱號。王國申也先後被被評為“全國青年致富能手”、“省勞動模範”。
“前王莊村所代表的空心村改造,不僅僅是新居建設,主要是通過這個機會,實現農民思維方式、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的轉變。要以新居帶動產業,通過產業支持新居。”冢頭鎮黨委書記李國英說。(王孟鶴 羅子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