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所村(山西省忻州市五寨縣前所鄉下轄村)

前所村位於縣城東北側,南峰水庫下游,是全縣最大村之一。村南緊靠寧岢鐵路、陽岢公路,村北是北環路。水源豐富,地勢平坦,交通便利。全村813戶、2850口人,黨員55人,耕地面積7800畝,其中水澆地5600畝,人均耕地2.7畝,是晉西北聞名的蔬菜生產基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前所村
  • 地理位置:晉西北
  • 定位:蔬菜生產基地
  • 耕地面積:7800畝
村莊簡介,村情概況,自然資源,基礎設施,人口衛生,基層組織,農村經濟,特色產業,文化教育,

村莊簡介

近年來,該村在黨支部、村委會的領導下,積極調整產業結構,發展蔥頭、蘿蔔、甜糯玉米等種植業。引導農民走科學致富之路,在科技興農中起到了典型引路的作用,是全縣農業生產戰線的一面旗幟。

村情概況

前所村委會,屬於半山區。距離村委會0.00公里,距離鎮6.00公里, 國土面積10.78平方公里,海拔1980.00米,年平均氣溫16.00℃,年降水量500.00毫米,適宜種植水稻\烤菸等農作物。有耕地2565.00畝,其中人均耕地0.86畝;有林地9977.00畝。全村轄4個村民小組,有農戶904戶,有鄉村人口3061人,其中農業人口2992人,勞動力1768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315人。2010年全村經濟總收入5726.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963.00元。 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為主。
水稻,疏菜作為村經濟發展的主產業,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村兩委成員以提升傳統產業發展為先導,又致力於發展瓜果,蠶桑,木材,白肉等市場的開發,目前村己成為全縣最大的白肉批發市場,村內建有金寨第一蠶種場,分布於西河,南橋,西莊,染坊四居民組,縣冷庫座落於南橋組。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2565.00畝(其中:田1865.00畝,地700.00畝),人均耕地0.86畝,主要種植水稻\烤菸等作物;擁有林地9977.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700.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23畝,主要種植梨等經濟林果; 其他面積3528.00畝。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10年底,全村有0戶通自來水,有785戶飲用井水, 有904戶通電,有752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752戶 ,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860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635戶。 該進村道路為屬於柏油、水泥路面 ;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6.0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6.00公里。  全村有效灌溉面積為1650.00畝,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030.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34畝。 該村到2010年底,有26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302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904戶,共鄉村人口3061人,其中男性1562人,女性1499人。其中農業人口2992人,勞動力1768人。  到2010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1515;參加農村合作醫療2992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鄉(鎮)衛生院,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0.00公里,距離鎮衛生院6.00公里。 人畜混居的農戶503戶。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0個,黨員總數106人,黨員中男黨員87人,女黨員19人。 團員132人。

農村經濟

該村201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5726.0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715.00萬元,畜牧業收入165.00萬元(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700頭,肉牛49頭,肉羊55頭); 林業收入0.00萬元, 第二、三產業收入3965.00萬元, 工資性收入661.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963.0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280.0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110人 ,在省內務工1102人,到省外務工8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售往省內。2010年 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107.00萬元, 該村目前正在發展梨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種植業產業。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前所完小,中學生就讀到白邑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1.00公里,距離中學6.00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中,小學生210人,中學生186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