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夜(屠格涅夫著長篇小說)

前夜(屠格涅夫著長篇小說)

《前夜》是俄國作家伊凡·謝爾蓋耶維奇·屠格涅夫創作的長篇小說,首次出版於1860年。

《前夜》反映的是改革的“前夜”。1853年夏,兩名貴族青年舒賓和別爾謝涅夫在莫斯科河畔漫無邊際的閒聊,漸漸談到了愛情,談到了們他倆都悄悄愛上長髮姑娘葉琳娜。葉琳娜是一位有同情心、醉心理想的姑娘。這個熱情、正直、有自我犧牲精神、美麗的俄羅斯姑娘愛上了一個以解放祖國為己任的保加利亞青年。她不管父母反對,嫁給了他。她決心為解放保加利亞而獻身。雖然她的丈夫在他們回保加利亞的路上病故,但她忠於自己的信仰,一個人出發到保加利亞去了。

小說通過女主人公追求愛情的故事,表現了作者的政治敏感和在社會經驗中把握時代本質的能力。它及時地反映了農奴制改革“前夜”這個轉折時代俄國社會生活的某些特點,描繪了以青年知識分子精神生活為軸心的俄國社會生活圖景。作品描寫景物清奇迷人,色、聲、香兼而有之;刻畫人物善於烘托;風格細膩淡雅,獨具一格。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前夜
  • 外文名稱:накануне
  • 文學體裁:長篇小說
  • 作者:伊凡·謝爾蓋耶維奇·屠格涅夫
  • 字數:130000
  • 首版時間:1860年
內容簡介,創作背景,人物介紹,作品鑑賞,作品主題,藝術特色,作品影響,作品評價,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主人公葉琳娜是個正直、熱情而富有自我犧牲精神的俄國姑娘。她出身豪門貴族,身邊有好幾位熱心的追求者,都不稱心。後來她遇到保加利亞人英沙羅夫,他為了祖國的解放事業積極戰鬥並準備奮鬥終生,十分欽佩和愛慕,並不顧父母反對嫁給了他。與他同赴保加利亞參加反對土耳其奴役的民族解放運動。途中丈夫病逝,葉琳娜忠於信仰,依然前行。

創作背景

《前夜》發表於1860年,當時農奴制已經瀕臨崩潰,革命形勢在俄國形成,民主主義彰命成為當時社會的主要特徵。具有對新事物敏銳感受以及跟現代生活緊密聯繫的作家屠格涅夫感到了新生活的來臨,一種新的人物充塞他的心扉、他創作了《前夜》這部優秀的作品。正如他自己指出的那樣,“所以提名為《前夜》,是因為它出現的時間是1860年、即農奴解放前一年,而不是因為它的內容,新的生活那時在俄國出現,像葉琳娜和英沙羅夫那樣的人物便是這種生活的先驅者。”

人物介紹

英沙羅夫
小說中男主人公英沙羅夫是一個為解放自己國家而不懈奮鬥的保加利亞商人的兒子,他與屠格涅夫以前作品中的主人公形象不同:他不是出生在貴族家庭,他定居俄國是為了把自己的國家從土耳其解放出來。英沙羅夫積極勇敢,堅強果斷,善於行動,他言行一致,外表羸弱卻蘊藏著勇士般的力量,對自己所要從事的事業從不動搖和懷疑。在危急時刻非常鎮定,他有勇有謀,為了尊嚴把德國人丟進水裡。在他看來,祖國的利益高於一切,並做好了隨時為祖國獻身的準備。高尚的精神、正義的行為以及不惜自我犧牲的形象使他成為真正的先進人物代表,也正是這些吸引了貴族出身的俄羅斯姑娘葉琳娜。
葉琳娜
葉琳娜身上所具有的那種民主主義情緒、那種敏銳的洞察力、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意志堅強的性格以及那種人道主義的內心追求,是有其發展的環境和思想基礎的。她很早就學會了獨立思考,學會了正確評價周圍的一切事物。父母的不幸婚姻使她對周圍的人淡漠,同時也孕育了葉琳娜同精心的幼芽,但這種同情心主要還是源於她生長的社會,因為在她的周圍遍布著飢餓、貧窮和痛苦,使得她的內心不安與痛苦,正如杜勃羅留波夫說的那樣:“葉琳娜渴望著積極的善,她在自己周圍尋找締造幸福的可能,因為,如果包圍著她的鄰人們的是痛苦、不幸、貧窮和墮落、那么她不僅不明白怎樣可以有幸福,就是她自身的安寧也是不可能的。”她深切同情那些弱者,常常夢見貧困的人,並將她這種同情的憐憫延伸到她周圍的自然界,所以被虐待的小動物以至小麻雀、小昆蟲都得到了她的保護,這都體現了她那種富於同情的心理和要求平等的人道主義情感。
葉琳娜是一個指引歷史列車行進的路標,葉琳娜的年代,是俄羅斯大地風雲激盪的年代。十九世紀中葉,俄羅斯動盪不寧,農民起義劇增,社會氣氛緊張,危機一觸即發。俄國正處於大變革的“前夜”。農奴制度岌岌可危,改革的呼聲此起彼伏,各種力量在相互碰撞中。貴族的革命性逐漸消失,革命的主動權逐步轉移到平民知識分子手中。美妙的嚮往,空洞的理論,已無法制約時局,無法導向歷史的進展,時代需要勇於行動的新人形象,而屠格涅夫在這關鍵的時刻,推出了葉琳娜作為新人的代表。葉琳娜這一人物的特點可以說集中體現了近現代俄羅斯偉大女性的形象,是俄羅斯一系列優秀婦女形象的發展,是農奴制改革前進步社會力量發展的表現。葉琳娜是成長的、先進的年青一代的代表。她是俄羅斯文學中第一個以完全獨立的戰士面貌出現的俄國先進婦女形象。
舒賓
舒賓作為俄國沒落貴族階級的年輕代表出現在《前夜》中,與作為“社會多餘人”的別爾謝涅夫一起,反襯出了民主主義革命的社會“新人”英沙羅夫的強勁形象。舒賓雖自調為藝術家,卻逃避當時亟待革新的俄國社會賦予青年人改造社會的重任;他既鄙視貴族的虛偽、自大,但也看不起下層民眾,覺得他們缺乏教養,品行粗俗。較之於那些積極報身民主主義革命運動的勇士們,舒賓更願意躲在自己的小世界裡去表達自己的憤怒,而不是站出來,擔當自己的責任與使命,去“打破一個舊世界,建立一個新世界”。即便那種上流社會的所謂“紳士復仇”,給舒賓帶來了些許可憐的安慰,但在外人看來,那只不過是自我安慰、自欺欺人罷了。舒賓面臨的問題始終沒有得到有救的解決,而且遲早會在某一天總爆發。正如那群沒落的上流社會的貴族一樣,雖然知道現狀大不如前,但他們仍不願放下身段,投身民主主義革命的洪流。他們寧願站在一旁冷嘲熱諷當下社會的種種惡習和弊端,也不屑和不願意去改變這個社會,甚至還懼怕和厭惡那些挺身而出的革命“新人”會危害到他們的既得利益。這不能不說是俄國貴族的悲哀,不能不說俄國貴族的滅亡是一種歷史的必然。

作品鑑賞

作品主題

英沙羅夫的目標是解放自己的祖國,他與之鬥爭的是外部的敵人,是土耳其的占領者。而當時的俄國社會,需要的是俄國的英沙羅夫,要反對的是內部的敵人,即以沙皇為首的農奴主和專制農奴制度。作者借這篇小說抒發內心對社會現狀的不滿,呼籲俄國需要像英沙羅夫那樣的人物,團結所有的民眾,包括“最貧苦的農民和乞丐在內”的“保加利亞人”以爭取“整個民族的解放”。這也是民主解放代替社會革命,又是以各階級的聯合來代替農奴反農奴主的鬥爭,是作者的最高理想。

藝術特色

《前夜》是結合了某種浪漫主義因素的現實主義作品。這部小說之所以激動人心和散發著強烈的藝術感染力量,是同這一點分不開的。小說中的愛倩情節和奔向異邦的果斷行為,葉琳娜和英沙羅夫的不平凡的性格,這些人物身上所具有的光采奪目的理想的光輝,一群貴族男女老少處在輕飄而無根基的生活中,遐想與嚮往左右著他們不正視現實的頭腦,這些無疑有著某種浪漫的氣息。這也是小說創造性的表現之一。
屠格涅夫的《前夜》充滿了抒情詩意,許多的敘述、描寫、對話被“詩化”,顯示著它的浪漫色彩。
屠格涅夫的敘述語言,也常常美化成了詩而充滿浪漫情意。當敘述到葉琳娜與英沙羅夫的散步,作者寫道:“夜已深了—明媚的、溫柔的夜……伴著所愛的人,在異鄉的城市,陌生人們中間雙雙漫步,是有著特殊的甜味的,一切都好象是那么美,那么有意味,你對一切人都懷著好意,都祝願平安,你對每一個人都祝望著自己心裡所充溢著的一切幸福”。作者激動的柔情的詩化的心意,從描述、抒發進而成為面對讀者的呼喚、訴說、假設的祝願了。
對於風景,《前夜》中寫湖光、夜色等等,描寫的角度並不屬於某個主人公,收攬景物的鏡頭是作者屠格涅夫的。於是,寫景的語調,是超出各個登場人物的“視點”的,如寫察里津諾湖的美景“大小諸湖連綿著,亘數里之遙,蒼鬱的林木籠罩著湖的彼岸,在最大一湖的彼岸,山麓上鋪展著如茵的綠草,湖水裡映出了鮮麗無比的翠玉般的顏色。水平如鏡,甚至在湖邊也全無水沫,全無漣漪的波動。湖水有如巨塊堅硬的玻璃,燦爛而沉重地安息於廣大的盆中,天幕似乎沉入了湖底,而繁密的樹木則正靜靜地凝視著透明的湖心。”儘管全體遊客都讚賞美景。但是既觀察到(而非知道)最大的一個湖的彼岸鋪展的綠草如茵,又看到近處湖邊水無漣漪,這是作者依其關於湖的知識的概括,是主觀鏡頭各處移動和攝取的總合,而不是遊客從所在地的固定角度對湖景的欣賞所得。
《前夜》中的舒賓向烏髮爾抒發對葉琳娜結婚後即將去保加利亞,並與有病的英沙羅夫一起背井離鄉的憂慮。可同時他也知道,只有英沙羅夫才能配得上葉琳娜。此時,烏髮爾在這裡只起到一個陪襯旁聽的作用。除此之外,屠格涅夫還善於通過書信、日記等形式來刻畫人物的心理。葉琳娜的日記反映了她對周圍現實的不滿,對人生的探求及對美好理想的嚮往。同時她的日記也記載了她與英沙羅夫相愛的過程。總之,屠格涅夫的心理描寫一般都可以從環境、人物、情節等方面體現出來,在創作上正體現了他“心理學家應該隱伏在藝術家身上”這一思想。

作品影響

《前夜》是俄羅斯文學史中最早的一部歌頌“新人”即獻身事業且有行動的人物的長篇小說。《前夜》在俄國文學史上第一次以非貴族出身的知識分子作為作品的主人公,迅速而敏銳地反映了19世紀50年代歷史發展的趨向和要求,揭開了俄國文學嶄新的一頁。

作品評價

俄國文學批評家杜勃羅留波夫:人們不知道作者到底看到了什麼事物,或是什麼景象激發了他寫下小說《前夜》里這樣的故事。對我們來說重要的與其說是作者所寫的內容,不如說僅是作者在真實地創作生活的真相這一過程中,甚至是無意識狀態下說的內容。小說中的男女主人公英沙羅夫和葉琳娜是人們所遇到的新的藝術形象,在當時俄國—黑暗的王國里的文學作品中出現了這兩個形象是有著重大的現實意義的。

作者簡介

伊凡·謝爾蓋耶維奇·屠格涅夫(1818~1883),俄國19世紀批判現實主義作家,出生於世襲貴族之家,1833年進莫斯科大學文學系,一年後轉入彼得堡大學哲學系語文專業,畢業後到德國柏林大學攻讀哲學、歷史和希臘與拉丁文。
屠格涅夫是一位有獨特藝術風格的作家,他既擅長細膩的心理描寫,又長於抒情。小說結構嚴整,情節緊湊,人物形象生動,尤其善於細緻雕琢女性藝術形象,而他對旖旎的大自然的描寫也充滿詩情畫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