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文化遺址,自然資源,基礎設施,農村經濟,特色產業,人口衛生,文化教育,村務公開,基層組織,地理位置,
文化遺址
前壩橋文化遺址:
位於張汪鎮前壩橋村西約50米處。1973年和1982年縣博物館進行過兩次調查。1983年12月,山東省考古所和縣博物館聯合進行調查,後又經過多次複查。
遺址為一台形高地,俗稱“寄柩山”,遺址北約30米有小蘇河由東向西流。“寄柩山”原高出地面6米,現僅存2米左右。遺址中央突起,四周緩低,形成一塊坡地,突起的高地由於取土,局部形成坑狀。遺址南北長約250米,東西寬150米,面積37500平方米。遺址上層為漢代墓葬群,下層為周代、大汶口文化時期的遺存。
遺址中部地面暴露出大量陶片、骨骼、鹿角等遺物。斷面上漢石匣墓已被破壞,亦有少量大汶口時期的墓葬、灰坑、紅燒土暴露出來,文化層0.5—2米左右。遺址的西南部曾出土過青銅劍和部分陶器。
遺址採集的標本有“通體磨光青石對穿雙孔石鏟;鼎足六式:I式素麵夾砂紅陶橢圓三角形鼎足,II式夾砂紅陶圓錐形鼎足,III式夾蚌紅陶扁鑿狀鼎足,IV式素麵泥質紅陶鴨嘴狀鼎足,V式素麵夾砂紅陶足端飾一乳丁圓錐形鼎足,VI式夾砂橙黃色陶圓柱狀略呈弧形鼎足;夾蚌褐陶盆口,腹飾粗籃紋,底緣飾壓點紋;夾砂紅陶折腹盆口,折棱處飾刻劃紋;泥質橙黃陶罐口,施紅彩;泥質橙黃陶缽口,施白衣,由黑、紅二色繪出三角紋及草葉紋;素麵泥質橙黃陶三足缽,足為鑿狀;泥質磨光黑陶高柄杯柄,飾竹節紋;夾砂灰陶鬲足,通體飾粗繩紋,足尖平挫。
遺址面積較大,內涵豐富,含有大汶口、周、漢不同時代的遺存,特別是大汶口文化遺存,早、中、晚分期明顯,是一處非常重要的遺址。1980年棗莊市政府公布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自然資源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11年底,已實現通水、通電、通電視、通電話,無路燈。全村有29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22%)。有120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150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98%、84%);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160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160戶。
該村到鄉鎮道路為水泥路;進村道路為水泥路、;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4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0.5公里。全村共擁有拖拉機25輛,機車58輛。
全村建有小水窖4口;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27畝,有效灌溉率為100%,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5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200畝。
農村經濟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養殖業,2006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3.5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10.8%。該村發展冬早蔬菜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林果業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有農戶156戶,共鄉村人口670人,其中男性360人,女性310人。其中農業人口201人,勞動力150人。該村有漢族600多人。
到2006年底,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93人,參合率96%;享受低保6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娜姑衛生院,距離村委會衛生所3公里,距離鎮衛生院8公里,人畜混居的農戶1戶,占農戶總數的2.2%。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壩橋國小,中學生就讀到張汪鎮第二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1公里,距離中學4公里;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40人,其中小學生31人,中學生9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6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40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56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年末集體總收入0.6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會議方式公開。
基層組織
該村黨員總數4人,黨員中男黨員4人,該村設有團支部1個,團員1人。
地理位置
前壩橋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