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垴是因地形方位而命名的地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前垴
- 羅馬字母拼寫:Qiánnǎo
- 廢止年份:1964年
- 性質:歷史地名
前垴是因地形方位而命名的地名。
前垴是因地形方位而命名的地名。地名來歷前後都有垴,村位於前垴上,故名。歷史沿革1949年屬一區。1958年屬石花大隊。因條件差,1964遷居石花。1...
前垴河 前垴河是陝西省的地名,1911年設立,1960年廢止,因地處山窩凹地之前而取名。地名含義 以地形得名。歷史沿革 民國元年形成居民點,現無人居住,廢棄 。
車前垴 車前垴是該地名來源於地形地貌的地名。地名含義 在蔡江東偏南6千米裝有車碓的半山腰上。劉姓從鄰村白沙嵊遷此已10代。歷史沿革 1950年屬第七區(黃陂)管。1958年無人居住。
游山垴 游山垴是湖北省的地名,過去曾為當地游姓私家山,因而得名。地名含義 “游”指當地歷史居民姓氏,“山”指地面上由土石構成的隆起部分,“垴”指小山頭。歷史沿革 1953年以前為當地游姓私山,1954年收為集體所有,名稱一直未發生變化。2013年該山體被移平。
廟垴,2000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廟”:舊時供祀先祖神位、供祀神、佛或前代先哲的屋舍;“垴”:小山包。歷史沿革 清嘉慶25年(1820年)屬南鄉;民國34年(1945),屬大蔡鄉清水堰保;1950年屬二區(磨市)大蔡鄉清水堰村; 1956年屬橫林子區清水堰鄉;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屬平洛公社黃家淌管理區;...
崠垴 崠垴是因地理位置而得名的地名。地名含義 該地位於山垴上,故而得名。歷史沿革 解放前屬於都縣賴村區青塘鄉。1952年4月劃入寧都縣,屬十三區青塘區大樟鄉。1958年遷出,無人居住。
尖峰垴 尖峰垴是重慶市的地名,根據地貌特徵得名。地名含義 “垴”是小山丘的以上,此山丘較尖,人們逐漸集聚定居於此,形成居民點,故名。歷史沿革 解放前得名 。
寨垴 寨垴,1910年設立,1960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該村以前曾建有山寨,故取名為寨垴。歷史沿革 清至民國初年(1910年)建立。 民國34年隸屬於聯坪鄉楊家峪村轄。 1955年農業合作化運動棄莊搬遷。 1960年該村莊廢棄。
1955年,垴則溝鄉劃歸武安縣管轄。1956年,撤銷區級建制,將56個鄉縮編為33個。鄉下轄行政村,亦稱高級社,全縣170個高級社(行政村)大部確定新社名,如西關稱黎明社,清河店稱曙光社,馬廄稱晉明社,熟峪稱團結社,粟城稱生光社,下莊稱先鋒社等。 1958年8月,全縣33個鄉縮減為29個(裁撤十里店、龍則、磨溝、小...
上高縣境內主要山嶺有蒙山、末山,其他山嶺有天山、七寶山、大北山、太陽垴、楊樹嶺、聾牯垴、馬頸坳、雞公垴、五里垴、仙姑垴、白泥石、蓮花山、馬嶺、爛石壁、蠟燭垴、雷公尖。氣候 上高縣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型,年平均氣溫為17.6℃,冬季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為5.5℃,夏季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為29.1℃;極端...
2000年12月,古韓鎮增設八里莊、狐燕窩、土橋、馬嶺垴、北偏橋、上莊、曲里、小垴8個村民委員會,轄48個村民委員會。2002年5月,古韓鎮增設永安、長興、永惠、朝陽、府前、開元6個居民委員會。2011年末,古韓鎮轄永安、長興、永惠、朝陽、府前、開元6個居民委員會,東關、南關、小郝溝、崔家莊、倉上、南...
如景區西部山體頂部由於堅硬的紅色石英砂岩覆蓋,沿節理斷層風化崩塌形成了頂平、崖陡、腳緩為特徵的“嶂石岩地貌”景觀,當地俗稱“垴”。這些垴形成各種奇特的造型,如遠望山頂如一座富麗堂皇的金殿蹲座的金鑾殿垴,並傳說清光緒皇帝逃難時曾路過此山;又如石人寨,九個石柱形如玉女,面北而立;而方垴則頂平如墩...
1958年,西營公社轄西營、南章、興民、花豹拐、磁窯頭、洞上、城底、常家坪、南岩、南坪、豐曲、馬家莊、護駕垴、崔家嶺、馬鞍山、暴垴20個生產大隊。1959年,西營公社撤銷馬家莊、暴垴、花豹拐、洞上、常家坪5個生產大隊,增設義街、花果園、郭家垴、轆軸凹、牛郎河5個生產大隊,共轄16個生產大隊。1960年,...
海拔900米以上的山峰有紅花仰、甑蓋垴、鄱官嶺、胡仙洞、涼傘峰和大崗山共6座,其中最高的為大崗山,主峰海拔1091.8米,一般地形海拔200—500米,最低標高為分宜鎮羅家山北面小溪,海拔60米。氣候 分宜屬亞熱帶濕潤性氣候,雨量充沛,陽光充足,氣候溫和,無霜期長,土層肥厚,適宜於農作物生長。2005年,年平均...
西梁:位於楊興鄉境內。東抵小山子村,西連禿頂垴,南接杏岔溝,北至北灣村,屬土石荒山。主峰海拔1623米。鬼道岩,位於楊興鄉境內,東連南梁小山溝,西接小五台山,南起禿頂垴,北到盤道溝,呈南北走向。山上灌木叢生。主峰海拔1804米。小井梁,位於楊興鄉境內,東北至鴉兒崖,東南抵前陽坡,北至玉皇廟,...
1959年,王村公社更名史北公社,增設下教、胡沿、黎崖邊、王家溝、垴上、任莊、溫家垴、高家溝、南鋪、井峪、孔家洞、莊裡、北河、西嶺、七里腳、史屬、下廟、北姚18個生產大隊。1961年,設立史北、龍王堂、王村3個公社。1984年4月,王村公社改王村鎮。2000年12月,史北、龍王堂2個鄉併入王村鎮,增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