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唐家村位於海陽市城區南出口,地處東經121°09′,北緯36°43′。東與西大灘村、中房村接壤,西與前辛治村隔山相望,南與柳樹莊為鄰。北與後唐家村相連。北距海陽市政府駐地4.5公里。隸屬經濟開發區。 前唐家村地處丘陵地帶,西高東低,全村轄區總面積1.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53.33公頃。適宜種植的農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大豆、花生、蔬菜等。 2002年,全村213戶,591人,有修、劉、於、趙、邢、陳、徐、胡、唐、丁、馬、李、張、姜、黃等15姓,其中人口較多的是修姓。均為漢族。 1954年,農村經濟總收入2萬元。197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1萬元。200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601萬元,第一、二、三產業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比重為7.75%、4.65%、87.60%,全村人均純收入2579元。2002年,農村經濟總收入638萬元,第一、二、三產業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比重為26%、35%、39%,人均純收入3030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前唐家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地理位置:海陽市城區南出口
- 面積:1.5平方公里
- 方位:東經121°09′,北緯36°43′
概況,大事記,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組織建設,地圖信息,
概況
明永樂年間(1403-1424年),余姓兄弟二人遷此定居。因本村系次支所建,故名小余格莊。後,余姓兄弟斷傳,於、王姓遷入,二姓協商,以村處後唐家之南,命名為前唐家村。另一說為,清道光年間(1821-1850年),唐姓建村,因村後另有一唐家村,遂名前唐家村。
大事記
1942年本村解放。 1954年成立初級農業合作社。 1957年成立高級農業合作社。 1976年駐軍靶場在本村落成。 1983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經濟發展
第一產業1955年,糧食畝產80公斤,總產4.8萬公斤。1978年,糧食畝產250公斤,總產15萬公斤。1983年,全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調動了農民的積極性,糧食畝產370公斤,總產22.2萬公斤,比1978年畝產增長了120公斤。2000年,糧食畝產550公斤,總產33萬公斤。2002年,糧食畝產576公斤,總產64萬公斤。 1987年以來,村黨支部發動民眾大力增加農業投入,糧食連年豐收。1988年,村投資8萬元,建揚水站1座,擴大灌溉面積13.33公頃,基本上達到了旱澇保收。2000年,農業經濟作物總收入80多萬元,畜牧業收入96萬元。2002年,第一產業收入164萬元,其中農業收入84萬元,林業收入1萬元,畜牧業收入78萬元,其它收入1萬元。 第二產業建國前,本村無工業。1964年,村投資3000元建土磚窯1座,從業人員8人。1985年11月,村投資19萬元,接管了村民修官的磚廠,安排剩餘勞力70多人,總產值20萬元,利稅2萬元。2002年,第二產業從業人員120人,收入328萬元,其中工業收入186萬元,建築業收入142萬元。 第三產業改革開放後,村黨支部帶領民眾積極發展第三產業,全村民眾自辦項目有電氣焊加工、車輛維修、毛衫加工和小百貨商店及其它服務業等。2002年,第三產業從業人員80人,收入146萬元,其中運輸業收入13萬元,服務業收入86萬元,商飲業收入47萬元。
社會進步
文教科技建國前,本村沒有學校,學生只能到外村就讀。1951年,本村成立了國小,入學人數30人,入學率只有30%。1982年,村投資2萬元,新建校舍12間。之後,學校教學設施逐步配套,學生告別了土台子課桌,教育質量穩步提高。到2002年,全村考入大中專院校者18人。 人民生活解放前,村民常年人均糧食50公斤左右,多靠糠菜充飢,部分村民討荒要飯。建國後,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1957年,全村人均糧食100公斤。1975年,全村人均糧食180公斤,全村總收入20萬元。2002年,全村有各種運輸車輛17輛、機車110輛、電話120部、彩電150台、電冰櫃50餘台。 村莊建設建國前,村民住房多數為草房,又低、又矮,人均居住面積6平方米。1989年,村統一規劃街道房屋建設,亂建現象得到制止。2002年,村民住上了寬敞明亮的瓦房。村容村貌發生了很大變化。人均居住面積達到了21平方米,比建國前增加了15平方米。 集體福利1969年,村成立合作醫療站,村民平常用藥藥費報銷50%;同時配備1名女赤腳醫生,免費為育齡婦女查體接生;對老人及重病人免費送醫送藥上門。1976年,村民用上了照明電,從此結束了點煤油燈的歷史。1991年,村投資10萬元修蓄水池,安裝了自來水。自1986年開始,村對考入大中專院校的學生每人獎勵200元。
組織建設
中共基層組織建設1942年,于振江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本村第一名黨員。1949年10月,黨組織公開,全村有黨員16人。2002年,全村有黨小組3個,黨員23名。曾任黨支部書記的有于振江、唐才、丁奮義、修文、修同善、修河、於兆善。 基層行政組織建設1942年設村公所,1943年改稱村政府,于振江、修奎成先後任村長。1958年,改稱大隊管理委員會,陳玉平、修清、劉義、陳玉平先後任大隊長。1968年,改稱大隊革命委員會,修同善、修言、修河先後任革委會主任。1980年,復稱大隊管理委員會,修河、修文太先後任管委會主任。1984年10月,始稱村民委員會,下設民政、調解、民兵、治安、婦女等組織,修文太、修成國、於兆善先後任村委會主任。1999年4月,黨支部書記於兆善當選為首任直選村委會主任。
地圖信息
地址:煙臺市海陽市北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