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向糾錯

前向糾錯

前向糾錯也叫前向糾錯碼(Forward Error Correction,簡稱FEC),是增加數據通訊可信度的方法。在單向通訊信道中,一旦錯誤被發現,其接收器將無權再請求傳輸。FEC 是利用數據進行傳輸冗餘信息的方法,當傳輸中出現錯誤,將允許接收器再建數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前向糾錯
  • 外文名: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 也叫:前向糾錯碼
  • 類型:增加數據通訊可信度的方法
簡介,套用場景,數據流分類,數據流簡介,常用的前向糾錯碼,電視傳輸專用的前向糾錯碼,多媒體傳輸的前向糾錯碼,影響FEC性能三個主要因素,第三代FEC是高性能傳輸的關鍵,

簡介

前向糾錯是一種差錯控制方式,它是指信號在被送入傳輸信道之前預先按一定的算法進行編碼處理,加入帶有信號本身特徵的冗碼,在接收端按照相應算法對接收到的信號進行解碼,從而找出在傳輸過程中產生的錯誤碼並將其糾正的技術。

套用場景

數位元組目和模擬節目比,效果更清晰,色彩更純淨,通透性更高,畫面沒有雜質干擾。這都要得益於數位訊號出色的抗干擾能力。在數位訊號中,為了防止外界信號干擾,保護信號不變異,要進行多重的糾錯碼設定。數位訊號在解碼過程中,對錯誤信號十分敏感,每秒鐘只要存在很小的誤碼,就無法正常解碼。而數字衛星信號之所以能順利播放,又是得益於數位訊號中的糾錯碼的設定。在各種糾錯碼的設定中,被稱做FEC的前向糾錯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防干擾算法。 FEC降低了數位訊號的誤碼率,提高了信號傳輸的可靠性。因此,在衛視接收的參數中,FEC是個非常重要的數據。
圖一:FEC在光通信中的位置
前向糾錯

數據流分類

數位訊號實際傳送的是數據流包括以下三種:
  • 前向糾錯ES流:也叫基本碼流,包含視頻、音頻或數據的連續碼流。
  • 前向糾錯PES流:也叫打包的基本碼流,是將基本碼流ES流根據需要分成長度不等的數據包,並加上包頭形成了打包的基本碼流PES流。
  • 前向糾錯TS流:也叫傳輸流,由固定長度為188位元組的包組成,含有獨立時基的一個或多個節目,適用於誤碼較多的環境。

數據流簡介

以一個產品的流向來比喻上述三種數據流的區別:
若ES流為產品的原材料,那么PES流就是工廠剛剛生產出來的一件產品,而TS流就是經過包裝好送到商店櫃檯或用戶手裡的商品。如果ES流的重量被成為淨重,那么TS流的重量就被稱為毛重。這個比喻和FEC有什麼關係呢?
從PES流到TS流,這個過程中已經加進去FEC糾錯碼,可以採用不同的速率的FEC,在DVB-S標準中,規定5種速率—1/2、2/3、3/4、5/6、7/8。以7/8為例,其實際意義是,在一個TS流中,只有7/8的內容是裝有節目內容的PES流,而另外的1/8內容,則是用來保護數據流不發生變異的糾錯碼。仍借用上述比喻,如果整個節目的符碼率是毛重的話,則7/8的節目內容好比是淨重,而1/8的糾錯碼就是包裝箱的重量。
FEC糾錯率越低(即速率越小),則糾錯碼占據的比例越高。那么同樣功率時,對解碼的門限要求越低,要求天線口徑越小,接收越容易。相反,FEC越高,則糾錯碼越低,解碼門限值越高,天線口徑要求越大,接收越困難。那么,既然FEC糾錯碼率越低,門限越低,天線口徑越小,越容易接收,為什麼鳳凰衛視和韓國阿里郎還要用7/8那么高的FEC碼率呢?如果改用1/2的FEC,接收天線不是可以變的更小嗎?這就涉及到F
EC的另一個重要作用:如果糾錯碼過高,那么相應的節目內容占用的碼率則更低,一方面降低節目畫質,另一方面,如果不降低畫質,則只能減少傳送節目的數量了。
假如韓國阿里郎節目的符碼率是4420,FEC是7/8,而亞洲2號各省節目的符碼率也同樣是4420,但是FEC則只有3/4,實際上這兩個同樣符碼率的節目,畫質並不相同,阿里郎的畫質就要比省台的高一些,原因是阿里郎的碼流中,只拿出了1/8的碼流用來保護數據流不受干擾變化,而亞洲2號的各省台則要拿出比阿里郎多一倍的1/4的碼流來保護數據流。但是,如果阿里郎和亞洲2號各省台的節目信號強度相同,亞洲2號的省台接收起來更容易。

常用的前向糾錯碼

電視傳輸專用的前向糾錯碼

電視節目廣播前向糾錯採用2/3碼率格形碼、卷積交織碼RS碼構成的級聯碼。RS(209,187)分組碼是截短的RS(255,233)分組碼,可以糾正11B的傳輸誤碼。為了減少突發脈衝干擾所造成的連續誤碼的影響,DMB-T傳輸系統在內碼和外碼之間插入了卷積交織編碼(B=19,M=22),總時延相當於36個RS(209,187)分組碼。

多媒體傳輸的前向糾錯碼

多媒體綜合數據業務服務的前向糾錯採用的是多層分組乘積碼(Multi-levelBlockProductCode)。它是由分組乘積碼BPC(3762,2992)構成的一種系統碼,是二維分組乘積碼BPC(4096,3249)的刪余截短,其解碼器可以採用高性能Turbo算法。

影響FEC性能三個主要因素

FEC的使用可以有效提高系統的性能,根據香農定理可以得到噪聲信道無誤碼傳輸的極限性能(香農限),如圖2所示。從圖2可以看出,FEC方案的性能主要由編碼開銷、判決方式、碼字方案這三個主要因素決定。
(1)編碼開銷:校驗位長度(n-k)與信息位長度k的比值,稱為編碼開銷。開銷越大,FEC方案的理論極限性能越高,但增加並不是線性的,開銷越大,開銷增加帶來的性能提高越小。開銷的選擇,需要根據具體系統設計的需求來確定。
圖二:硬判決FEC和軟判決FEC的香農限
前向糾錯
(2)判決方式:FEC的解碼方式分為硬判決解碼和軟判決解碼兩種。硬判決FEC解碼器輸入為0,1電平,由於其複雜度低,理論成熟,已經廣泛套用於多種場景。軟判決FEC解碼器輸入為多級量化電平。在相同碼率下,軟判決較硬判決有更高的增益,但解碼複雜度會成倍增加。隨著微電子技術發展,100G吞吐量的軟判決解碼已經可以實現。隨著傳送技術的發展,100G時代快速到來,軟判決FEC的研究與套用正日趨成熟,並將在基於相干接收的高速光通信中得到廣泛套用。
(3)碼字方案:當確定開銷和判決方式後,設計優異碼字方案,使性能更接近香農極限,是FEC的主要研究課題。軟判決LDPC碼,由於其良好的糾錯性能,且非常適合高並行度實現,逐步成為高速光通信領域主流FEC的方案。

第三代FEC是高性能傳輸的關鍵

FEC在光纖通信中的套用研究起步較晚,從1988年Grover最早將FEC用於光纖通信開始,光纖通信中的FEC套用可分為三代。
第一代FEC:採用經典的硬判決碼字,例如漢明碼、BCH碼、RS碼等。最典型的代表碼字為RS(255,239),開銷6.69%,當輸入BER為1.4E-4時輸出BER為1E-13,淨編碼增益為5.8dB。RS(255,239)已被推薦為大範圍長距離通信系統的ITU-T G.709 標準,可以很好匹配STM16幀格式,獲得了廣泛套用。1996年RS(255,239)被成功用於跨太平洋、大西洋長達7000km的遠洋通信系統中,數據速率達到5Gbit/s。
第二代FEC:在經典硬判決碼字的基礎上,採用級聯的方式,並引入了交織、疊代、卷積的技術方法,大大提高了FEC方案的增益性能,可以支撐10G甚至40G系統的傳輸需求,許多方案性能均達到8dB以上。ITU-T G .975.1中推薦的FEC方案可以作為第二代FEC的代表。
現有10G系統多採用第二代硬判決FEC,採用更大開銷的硬判決FEC可以支撐現有系統的平滑升級。例如,10G海纜傳輸系統採用ITU-T G .975.1推薦的開銷為6.69%的硬判決FEC方案,若採用20%開銷的高性能硬判決FEC,較現有方案可提高1.5dB左右的編碼增益,極大改善系統的性能。
第三代FEC:相干接收技術在光通信中的套用使軟判決FEC的套用成為可能。採用更大開銷(20%或以上)的軟判決FEC方案,如Turbo 碼、LDPC 碼和TPC碼,可以獲得大於10dB的編碼增益,有效支撐40G、100G至400G的長距離傳輸需求。
圖三:光通信FEC的演進圖三:光通信FEC的演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