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八司

前八司

唐代 稱吏部、兵部、禮部、考功、都省、御史台、中書、門下等為前八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前八司
  • 出處:《舊唐書·職官志二》
詞語介紹,詞語拼音,詞語解釋,詳細介紹,吏部,兵部,禮部,御史台,中書,門下,

詞語介紹

詞語拼音

qián bā sīㄑㄧㄢˊ ㄅㄚ ㄙ

詞語解釋

舊唐書·職官志二》 稱吏部兵部、禮部、考功、都省、御史台、中書、門下等為前八司,其餘各司稱為後行

詳細介紹

吏部

中國古代官署之一。東漢始置吏曹,改自尚書常侍曹,魏晉以後稱吏部。五代,列為尚書省六部之首,長官稱為吏部尚書。“吏”指文職官員,多是“官吏”齊稱,相等於現代的文職公務員
前八司

兵部

兵部為中國古代官署名,六部之一,相當於今日的國防部。其長官為兵部尚書。兵部又稱夏官武部,兵部尚書又稱夏卿

禮部

中國古代官署。南北朝北周始設。隋唐為六部之一。歷代相沿。長官為禮部尚書。考吉、嘉、軍、賓、凶五禮之用;管理全國學校事務及科舉考試及藩屬和外國之往來事。禮部下設四司,明清皆為:儀制清吏司,掌嘉禮、軍禮及管理學務、科舉考試事;祠祭清吏司,掌吉禮、凶禮事務;主客清吏司,掌賓禮及接待外賓事務;精膳清吏司,掌筵饗廩餼牲牢事務。

御史台

西漢初御史大夫之官署稱御史府。後期改御史大夫為大司空(東漢稱司空),御史之長由其副職御史中丞擔任。中丞原在殿中蘭台辦事,為御史之長後仍留台中,因而稱其官署為御史台。歷代沿襲,並有憲台、蘭台的別稱唐高宗時曾以憲台為正式名稱。

中書

中書為中國古代文官官職名,清代沿明制,於內閣置中書若干人。在清朝之位階約為從七品。中書職能通常為輔佐主官,為基層官員編制之一。設定在如六部中央機構官署,負責典章法令編修撰擬、記載、翻譯、繕寫等工作。或由舉人考授,或由特賜。若進士經朝考後以內閣中書任用者,並可充鄉試主考官。而依工作性質不同亦有“辦事中書”或“掌印中書”等細分區別。1910年代,清朝滅亡後,該官職廢除。

門下

本為門庭之下的意思。古代從皇帝到郡縣長吏,均可適用。侍中等官本管皇帝門下眾事,後形成官署門下省。漢、魏、晉、南北朝的州、郡、縣長官的屬吏,均綱紀(功曹五官掾等)以地位較高另列外,統稱門下諸吏。其中有門下吏者,簡稱門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