削藩政策

削藩政策

明朝建立後,明太祖朱元璋分封諸子守衛邊疆,依制可配備部分數目的衛隊。朱棣封燕王於北京,對元朝殘餘勢力進行追剿。朱元璋死後,因皇太子早喪而由皇太孫即位。新皇逐步削減藩王權力,引發諸王不滿。燕王以清君側為名,進兵南京,史稱靖難之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削藩政策
  • 時代背景:明朝
  • 意思:收回諸侯部分或全部權力
  • 詞源:漢朝
政策由來,漢朝削藩,晉朝削藩,明朝削藩,清朝削藩,

政策由來

削藩是封建制度下君主為了收回諸侯或地方割據勢力手中的部分或全部權力而實施的政策。由於利益衝突,削藩常常引發政治動盪,甚至軍事對抗。

漢朝削藩

漢景帝晁錯之言削藩,引發吳楚七國之亂。漢武帝實行推恩令,即將諸侯封地在其死後分封各子,有效削弱了地方勢力。

晉朝削藩

西晉時削藩引發八王之亂

明朝削藩

朱元璋在位時為防止功高震主而殺害老臣,致使朝中無可用之將才,而燕王方面均為能征善戰之宿將,故而朝廷軍隊節節敗退。最後燕軍入南京,明帝不知所終。朱棣以與宮俱焚為其發喪,即皇帝位,為明成祖,其後遷都北京。

清朝削藩

清初封明朝三降將吳三桂耿精忠尚可喜為三藩,屏衛西南、華南以及東南地區。至康熙朝,三藩勢力漸大,隱隱有割據之意。康熙帝決意削藩,三藩由此反,以吳三桂為首打出“復明”旗號。歷年乃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