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刻帖
  • 朝代:唐朝
  • 手段:複製名人法書墨跡
  • 類別:文化
在刻帖發明以前,唐人要取得王羲之墨跡的複製品,須將半透明的“硬黃”蠟紙蒙在原件上,映著窗戶外的陽光,用手工雙勾出字的輪廓,再填墨而成,其法謂之“向拓”(向同向)。費時費工,無法大量生產。唐高宗鹹亨三年(672年),長安弘福寺僧人懷仁王羲之寫在紙上的行書逐字綴集成唐太宗的文章《聖教序》,摹勒上石,刻成一碑,世稱《集王聖教序》。拓本流傳,對推廣普及“王體”書法起了巨大作用。此舉實開刻帖技術原理之先河,只不過它的載體形制還是“碑”,不是“帖”而已。
宋代開始有了真正的刻帖。現存最早的刻帖,是北宋淳化三年(992年)太宗皇帝趙炅(匡義)命翰林侍書王著摹刻的《淳化閣帖》(簡稱《閣帖》)。該帖共十卷,收入法書400餘件,在歷史上非常有名。
宋太宗開創刻帖風氣以後,由於宋代金石學的興起,世人喜好石刻,翻刻古人墨跡叢帖的很多,使宋代產生了多部大型,叢帖石刻。後代也一直延續下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