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木山

刻木山

臨澧縣官亭刻木山位於臨澧縣西北部,主峰海拔 503 米的刻木山,山形奇特,身臥西天,臉向東方,每當霧沉山麓,雲移峰飛之時,猶如西天如來佛。前山嶺脊迭降,後山體魄陡峻,左右兩邊的梅古山,牛角。坯山巒似風翅伸展的兩翼,茂密的蒼林如覆蓋的羽毛;陡峭的後山之中,一尖突岩石形似風嘴,橫空凌立,躍然如飛。山腳下左右兩溪清泉如滴,盤山長流不竭,如白練纏繞,婉蜒曲折,是為眾水朝屬的風水寶地。山因廟而顯名,廟因山而亘古。山和廟更因歷史上“二十四孝”之一的“丁蘭刻木”這個淒婉動人的人文故事而名播千古。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刻木山
  • 外文名稱:kemushan
  • 地理位置:臨澧縣西北部
  • 氣候類型:地中海氣候
  • 開放時間:早10:00-晚5:00
  • 景點級別:國家AAAAA級風景區
  • 門票價格:80
  • 著名景點:刻木娘娘廟
  • 海拔:503 米
  • 特點:山形奇特
自然景觀,人文景觀,來歷背景,強作瘟,頓時感悟,故事悲劇,故事結局,民間傳說,

自然景觀

刻木山以堅硬挺拔的花崗岩山體為骨架,集峰、石、松、雲之奇,納澗、溪、泉、池之魂,構成奇妙多姿的自然景觀。以形態豐滿,輪廓柔和為肌膚,以脈絡繁茂的植被為服飾,遠觀如翠雲上 涌,層層疊起,登高俯瞰、山水盡覽。山腰中的天然奇石仿佛一座蓮花觀音,瑞降人間。所勾勒出的似仙非仙的“觀音約跡”景觀,被譽為安福(今臨澧)古八景之一,有古詩詠贊:“怪石能變幻,觀音像宛然。如坐妙高台,花飛九朵蓮”。乾隆丙午科(1786)澧州舉人張士宦有詩《望刻木山》贊:“危峰勢如削,壁立聳空虛。寺影人煙末,鐘聲烏路余。不應與天接,偏復有僧居。會欲登高頂,抗懷觀古初。” 明朝詩人胡玉成(《州志·儒林》載:“胡玉成,字汝用,號翠珩)玉成公亦有七律《登刻木山》:山開蓮萼接仙宮, 樓殿崚嶒幽徑通。嵐氣霏煙蒼露色, 晴光拂曙翠摩空。幾番穿霧披豐草, 一往臨深俯綠壟。野色千山垂目盡, 嘯吟身在白雲中。明司奉使、御史、副都御史、中州督學胡懈就是刻木山人(玉成公之子),胡懈公在《登刻木山·和韻》一詩中寫道:“孤影平分花蕊宮,石樑苔莖路初通。染人山色千堆翠,極目天光四壁空。霧盡溪明涵曉壑,雨余林秀看春壟。我來長嘯群峰應,流覽煙霞一鏡中。”短短的五十六個字,勾畫出山林自然之美,抒發了自己與群峰遙相呼應的感情。

人文景觀

刻木山不僅蘊藏著豐富的自然景觀,而且還積澱著厚重的人文景觀。淵源的佛教文化使壯麗的刻本山更加燦爛。主峰山頂有一寺,建築宏偉,為“刻木娘娘廟”。《臨澧地名錄》記載:相傳是“丁蘭刻木處,上有寺,供刻木娘娘,祭祀者甚多。”以“孝報父母”為千古美德之垂範的刻木娘娘廟,取材木石,格局簡練,色彩素雅,與大自然融為一體。反映了楚文化的高雅、灑脫、自然、質樸之風格,慕名前來朝山拜佛者絡繹不絕,香火旺盛。故自建以來,歷代名流學者,文人墨客,紛紛登山覽勝拜佛,留下許多詩章墨跡。自我祖學道公,胡叔會,諱懈,解組歸隱,領建修廟宇於其頂,而丁蘭之母,刻木仙娘,坐鎮此山,為主。靈神烜赫,遠近朝拜者,歲以萬計,此山之名所由昉也。山向坐西朝東,展兩翼,梅古山,其左翼也,牛角埡,其右翼也。後山陡峻,有一尖觜,岩口內,多紅黑殼蟲,說者以謂鳳咀,前則嶺脊遞降而下,半山有歇人埡焉。埡左有泉,清冽味美。嶺脊趨左拖尾甚長。懈公父玉成公葬其尾。俗名之為飛天風雲。山下有左右兩溪,匯於尾前,有獅山象山,幷峙水口,祖祠在獅山下,後經重修。棟宇壯闊。 祠內扁對煥彩,*,樹木交蔭時,鳥變聲,入目情怡,此則最近景況也。站立山巔,西望太清,上出雲霄,南望尖峰,如筍出地,北望天供,高聳平突,亦澧西有名仙山,惟東望眾山起伏,若黃幕營。團山營、天葬墳、佛牛山、新興觀、蜈蚣形,均刻木山發脈。刻木乃其祖山。又有眾水朝宗,若槐涔澹漊汝渫,望之大小曲折,形如白練,此則遠處景況也。天朗氣清,四望周達,高雅之士,當必有心曠神怡,萬慮俱消,洋洋而喜者矣。自反政以來,各處神像多毀,刻木仙娘,無有敢議毀者,靈使然也。雖經火焚,天殆欲除舊換新,以壯遠近登山之大觀乎?今果胡、羅二姓,隨即整修,煥然一新,蓋有士莫或使之,若或使之者,至若山靈毓秀,挺生偉人,以增澧西之光,是亦此山之榮也。余有厚望焉,是為記。
刻木,澧西第一仙峰也。自我祖叔會,諱懈,解組(組纓:系官帽絲帶)歸隱,領建廟宇於其頂,而丁蘭之母,刻木仙娘,坐鎮此山,為主。靈神烜赫,遠近朝拜者,歲以萬記,此山之名所由昉(fǎng,起始)也。”
洪武初年元泰定四年(1327)生於江西吉水縣彭城裡折桂鄉丁家堡的胡益隆公宦遊荊門,生子清、平、靖。此後靖一支留居荊門,清之子振興,平之子振卓、振奇,於宣德年間一同輾轉遷居澧西深溝(刻木山),未久振興公攜子再遷石門縣渫陽鄢家山。
刻木山,平公率子孫“不辭艱險以開基業”。及第二代,方豐衣足食,第三代方且耕且讀,四世祖翰公第六子玉成“生而秀美,識器絕倫,發未覆額,即補博士弟子員,歲試有司,輒嶄然出人頭地”。《州志·儒林》載:“胡玉成,字汝用,號翠珩。兄弟七人,齒最少,出各異母,特為父所鐘愛。諸兄疑父資陰有所予,玉成請概以貽兄。……性溫儉,好學,早歲(萬曆乙亥—1575—)游泮(入學宮),一第(一試登第)。卒年八十有四。……子懈匯其詩曰《過庭聞集》。”玉成公夫婦“因子懈敕贈征仕郎、承德郎和誥封安人移七品孺人”。澧州進士、崇禎甲戌(1634)巡撫、山西都御史戴君恩分別為玉成公夫婦撰寫《胡太公傳》、《胡太母傳》。
兄弟4人,胡懈公行三,字叔會,號練海。萬曆庚辰(1580)正月十五,其母曹太安人夜夢仙人執衣裾,翌日晨生懈。“自幼穎異出群,率庭訓十歲,博古能通詩文,出應童子試,嶺南梁公以國士奇之。已而萬曆戊午(1618)舉於鄉,天啟壬戌(1622)”第進士,“初授行人(明設行人司,置司正及左右司副,下有行人若干,以進士充任,掌管捧節、奉使之事。國中進士,以任此職為榮)”(《懈公墓志銘》賜進士提督廣西學政、按察司副使撰)。
“三奉使出,遍歷燕、晉、齊、魯、吳、越諸名郡,浮江觀海,水陸數萬里,足跡半天下。所過名山大川,弔古舒懷,詠物唱酬,著有詩文集。授御史,尋以疏忤政揆(權臣),改禮部歷儀制司、主政精膳司員外、主客司郎中。甲戌(1634)升憲副督學中州(廣義指黃河流域),著《翼教七條》,兩河多士相慶,得良師履任一月”(《先集詩文小引》長男璉器撰)。旋因學案,伸張正義,得罪學臣,遭誣告下冤獄,後昭雪。歸故里,屢詔起用不出,隱居刻木山,號“松石小隱”,安貧樂道,自課子孫。
《<直隸澧州志>·科甲》載:胡懈,戊午科舉人,成天啟壬戌進士。《學校志》載:學宮“國朝順治六年(1649)守道王燧倡修,州紳胡懈為之記”,即州志《藝文志》收錄寫於“順治九年壬辰孟春”的《重修澧學記》,是年懈公已73歲高齡。另收錄懈公《繪孟引》文及五律《仙眠洲》、《游朝天寺》、《三官寺》、《大林寺》、《和韻》、《登尖峰山》、《文山書院和韻》(十首之二)、《遇仙樓》、《聞吳木峰起辰沅兵備道勸行》等。其父玉成公亦有七律《登刻木山》在編。
胡懈公歿順治十二年八月十八巳時,壽76歲,葬黑龍潭乙辛向,有碑。元配熊氏生萬曆己丑(?—1589),歿順治癸巳(1653),壽64歲,移七品孺人。有子璉器、貴、重、華。刻木山胡氏一脈現已傳至21代“建”字輩。其中有兩個孝子賢孫值得特別提到:17代孫現年已八旬的老石匠忠達公,1958年修官廳水庫時,拆除、挖毀胡氏祠堂、祖墳,他暗暗記住民國年間為胡懈墓複製的墓碑被砸壞遺棄處及碑座運去的地方。1980年春節期間為振奇公次子二世祖瑛公修復墓冢後,他們便挖出懈公殘破碑石拼接,並從二十里外運回水庫中葫蘆凸山上墓地原址合榫豎立,恢復原貌。此碑文、聯為民國二十三年津澧書法名家、17代孫忠春即青軒先生墨寶。
刻木山胡氏四修譜於民國三十六年至三十八年纂成墨譜5套,每套25卷,未能付梓。4套存放祠堂,1套鄭重託付貧寒、勤勞、人緣好的16代孫定灼公保存。40餘年,定灼公不負眾望,兩代人歷盡艱險接力藏譜、護譜,終於確保刻木山胡氏幾百年血脈承續。
身後“河南學使胡懈”與鄉鄰、同僚“三邊巡撫戴君恩”聯袂入祀澧州文廟鄉賢祠。
文末敬錄玉成公父子關於刻木山的唱和:
登刻木山
胡玉成①
山開蓮萼接仙宮, 樓殿崚嶒幽徑通。②
嵐氣霏煙蒼露色, 晴光拂曙翠摩空。
幾番穿霧披豐草, 一往臨深俯綠壟。
野色千山垂目盡, 嘯吟身在白雲中。
登刻木山?和韻
孤影平分花蕊宮,石樑苔徑路初通。
染人山色千堆翠,極目天光四壁空。
霧盡溪明涵曉壑,雨余林秀看春壟。
我來長嘯群峰應,流覽煙霞一鏡中。
《望刻木山》
張士宦 ④
危峰勢如削,壁立聳空虛。
寺影人煙末,鐘聲烏路余。
不應與天接,偏復有僧居。
會欲登高頂,抗懷觀古初
註解:①胡玉成,字汝用,號翠珩。兄弟七人,齒最少,出各異母,特為父所鐘愛。諸兄疑父資陰有所予,玉成請概以貽兄。……性溫儉,好學,早歲(萬曆乙亥—1575—)游泮(入學宮),一第(一試登第)。卒年八十有四。……子懈匯其詩曰《過庭聞集》。”玉成公夫婦“因子懈敕贈征仕郎、承德郎和誥封安人移七品孺人”。澧州進士、崇禎甲戌(1634)巡撫、山西都御史戴君恩分別為玉成公夫婦撰寫《胡太公傳》、《胡太母傳》
②【詞目】崚嶒
【拼音】léngcéng
【釋義】
1.高聳突兀。
南朝 梁 沈約 《鐘山詩應西陽王教》:“鬱律構丹巘,崚嶒起青嶂,勢隨九疑高,氣與三山壯。”
唐 陳子昂 《送魏兵曹使雟州》詩:“勿以王陽嘆,邛道畏崚嶒。”按,漢王陽,曾行經邛郲九折坂,嘆曰:“奉先人遺體,奈何數乘此險!”事見《漢書·王尊傳》。
明 徐復祚 《投梭記·忠告》:“只見燕台高聳,虎觀嶙峋,麟閣崚嶒。”
明 馮夢龍 《東周列國志》第四十五回:“其地樹木叢雜,山石崚嶒,有數處車不可行,必當解驂不走。”
2.指高峻的山。
明 高啟 《期張校理王著作徐記室游虎阜》詩:“最憐虎阜在平地,一邱勢敵千崚嶒。”
3.比喻特出不凡。
明 溫璜 《弟子問》:“凡為文者,必有文章之骨,意象崚嶒。”
清 周亮工 《示裴生符剖》詩:“海內風流全黯澹, 汀南詞賦爾崚嶒。”
4.比喻剛正不阿﹑堅貞不屈。
明 鄔仁卿 《沁園春·招隱看梅》詞:“鐵骨崚嶒,冰姿修潔,可是神仙萼綠華。”
清 秋瑾 《寶劍歌》:“俠骨崚嶒傲九州,不信大剛剛則折。”
胡懈(1580~1655),名淑會,字練海,別名“松石小隱”,明朝澧州(現屬湖南臨澧縣官亭鄉深溝--今刻木山)人,天啟壬戌科進士。歷任明崇禎年司奉使、御史、副都御史、中州督學等職
④ 張士宦,《澧州史志》載:張士宦--乾隆丙午科(1786)澧州舉人 ,其餘不詳
古人云:仁者樂山。刻木山納自然之美和人類之智所產生的極為壯麗的景觀,難以言傳,只有親臨其境,才能領略其蒼翠雄健的意境。

來歷背景

臨澧縣官亭刻木山屹立於澧北西北,國道線207公路縱貫其間,地處常德的要衝。
臨澧縣西北角的刻木山。很久很久以前,是一座無名高山,山下東頭有一戶姓丁的人家,丈夫被征戍邊,戰死疆場。留下一個三十多歲的妻子和一個名叫丁蘭的遺腹子。這寡婦誓不改嫁,每天起早貪黑,親操井臼,紡紗織布,撫養孩子,望他好好讀書,光宗耀祖。誰知由於過份溺愛,兒子漸漸嬌慣,不愛讀書,好惹是非。先生沒法,只好讓他停學。回到家裡,他飯來張口,衣來伸手,不數年,幾畝薄田就被他賣光。家裡一困難,他的脾氣就更加暴躁,對母親也張口就罵,舉手就打。方圓幾里的老百姓都有點怕他。

強作瘟

暗地裡給他送了個綽號:“強作瘟”。“強作瘟”長到三十多歲,還沒有討到“堂客”。這時母親已經六十多歲了,田裡的重事做不起,只能在家漿衣洗裳,煮飯做菜和做一點輕微的農事。眼見坐吃山崩,借貸無門,母親就輕言細語地勸他:“兒呀,為娘的實在勞不動了,這田裡的功夫,你也要學著去做呵!”“強作瘟”想了一會,翻著白眼說:“田裡的功夫我做,中飯要你幫我送去。”

頓時感悟

母親見兒子願意下田,也就答應給他送飯,有時送遲了,往往就要受到兒的打罵。由於沒能給兒子娶媳婦,母親感到沒有盡到自己的責任。只好忍氣吞聲,偷偷在一邊自嘆命苦。一天,“強作瘟”犁田的時候,看到一頭母羊在坡上吃草,小羊在後面咩咩地叫。母親回頭望瞭望,也叫了一聲,那小羊真乖,跑攏去把兩支前蹄跪下,嘴巴湊到乳頭上吸吮著。“強作瘟”看了又想:小羊跪著吃奶,對母親是多么的尊敬呵!我是一個人,為什麼對母親那么忤逆呢?難道我連一條畜牲也不如嗎?母親撫養我吃盡了千辛萬苦,如今老了,我應該好好侍候她老人家才是,想到這裡,他渾身增添了無窮的力量,不斷地揮舞牛鞭,一塊大螃田轉眼就快要耕完了。

故事悲劇

正在這時,母親給他送來熱騰騰的飯菜,兒子一見,忘了放下牛鞭,飛步跨上田塍,去接飯籃,就在這一瞬間,慘劇發生了:母親見兒子高舉牛鞭,飛奔而來,以為飯送遲了又要挨打,自己年近古稀,怎受得住這一頓牛鞭?與其受兒子的打罵,倒不如一死了事,她心—橫,牙一咬,猛地向路邊一棵大樟樹撞去,頓時鮮血四濺,倒在樹下。兒子救之不及,跪上去抱著母親嚎啕大哭,這時他才省悟:不該拿著這根牛鞭!如今母親慘死,她老人家再也享受不到兒子對她的一片孝心了呵!他折斷牛鞭,整整哭了三天三夜,淚水浸透了樹下的泥土,在好心的鄰居們幫助下,他安葬了母親,仍然回到母親碰死的大樟村下,悲痛不已,他哭呀,哭呀,仿佛看到那樹幹上那塊紫黑色的血跡在慢慢擴大,擴大……從中現出了母親那慈祥的面容,也駭異了,連忙拭淚仔細再看,卻仍然是那塊紫黑色的血跡。

故事結局

他想:何不砍下這根大樟樹,雕成母親的真容,和我朝夕相伴,聊表一點孝心呢?他主意已定,立即請來一位高手匠人,哭訴事情的經過和自己的打算,老雕匠聽了也很感動,鋸倒大樟樹,精心雕成他母親的遺像。從此,“強作瘟”每天起早貪黑,勤耕苦做,做好飯菜,先請“母親”吃了,然後自己才吃;晚上睡覺,先給“母親”蓋好被窩,然後自己才睡,白天下田,把“母親”背到田頭的樹蔭下乘涼;秋收季節,把“母親”背到禾場上給他看谷。說也奇怪:有”母親”在曬場裡,麻雀都不飛來吃谷;暴雨來的時候,鄰家曬場上大雨如注,他的曬場裡卻滴水未降。不到三年,他的家裡逐漸富裕起來,而且討了“堂客”,添了一個胖乎乎的兒子,鄉親們三五成群地議論:“這是丁蘭的母親在顯靈呵!我們何不合夥給她修座廟宇,四時祭祀,好讓她大發慈悲,保佑我們這一方呢?”大夥一呼百應,出工的出工,獻料的獻料,不出半月,就在山頂上修起一座大廟,大家恭恭敬敬地把這位“菩薩”供進神龕。因為這尊菩薩是用木刻成的,這尊稱她為“刻木娘娘”,這廟也叫“刻木娘娘廟”,山也跟著叫“刻木山”。

民間傳說

民間傳說《丁蘭刻木》在當地甚至是整個澧水流域流傳相當廣泛,湘北大鼓《木犁尋母》就是根據《丁蘭刻木》的傳說改編,後逐漸取代為故人之後孝鼓的祭祀儀式,告誡後人一定要在自己的父母有生之年孝敬父母,孝敬父母是我們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很講究的。在歷史上,在民間傳說中,有許多關於孝敬父母的動人事跡和民間故事,孝敬父母乃一切道德之根本。《丁蘭刻木》的傳說在整個澧水流域流傳甚廣,深入民心。也對當地民風純樸起到積極的因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