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刺蒴麻針殼炱原變種
- 拉丁學名:Irenopsis triumfettae var. triumfettae
- 界:真菌界
- 門:子囊菌門
- 綱:糞殼菌綱
- 目:小煤炱目
- 科:小煤炱科
- 屬:針殼炱屬
- 種:刺蒴麻針殼炱原變種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中國分布,世界分布,
形態特徵
菌落葉的兩面生,大多數葉面生,薄膜狀或蛛絲網狀,不規則散生,平鋪,黑色,圓形或邊緣不規則,直徑1.0~3.0mm,有時融合。菌絲體相互交織在一起,形成疏至密網狀的菌絲層;菌絲波浪狀彎曲,銳角對生分枝,少數不規則分枝,褐色,有隔膜,通常由長15.0~30.0μm和寬5.0~8.0μm的菌絲細胞組成;頭狀附著器互生或 單側生,有小於1%的對生,向前伸展,斜直或稍彎曲,長13.0~23.0μm;柄細胞楔形至圓柱形,長3.0~8.0μm;頂細胞球形至梨形,邊緣大多完整,10.0~17.0×10.0~15.0μm;瓶狀附屬枝與頭狀附著器混生,常聚生,很少散生或單生,對生或互生,瓶狀,少數錐狀,長頸,11.0~24.0×6.0~8.3μm。沒有菌絲剛毛。子囊殼稀疏地散生,黑色,球形,表面粗糙,具有瘤狀突起,直徑達186.0μm;子囊殼剛毛從子囊殼表面基部長出,多達12根,通常4~6根,直伸向前,簡單,無分枝,棕色,隔膜少,多數已融解,先端鈍圓,向內彎曲成近鉤狀,有時亞直,長達127.4μm,基部寬6.0~7.6μm。子囊孢子矩圓形至近橢圓形,兩端鈍圓,有4個隔膜,在隔膜處縊縮,棕色,細胞比較均勻, 36.0~47.1×15.0~18.0×13.0~14.0μ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