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花蓮子草

刺花蓮子草

刺花蓮子草,拉丁文名:Alternanthera pungens H. B. K. 莧科蓮子草屬一年生草本;莖披散,匍匐,有多數分枝,鋪在地面20-30厘米,密生伏貼白色硬毛。葉片卵形、倒卵形或橢圓倒卵形,頂端圓鈍,有一短尖,基部漸狹,兩面無毛或疏生伏貼毛;腋生,白色,球形或矩圓形,退化雄蕊遠比花絲短,全緣、凹缺或不規則牙齒狀;花柱極短。胞果寬橢圓形,長1-1.5毫米,褐色,極扁平,頂端截形或稍凹。花期5月,果期7月。為一歸化植物,蔓延很快。花被片頂端變成刺扎人,農民對這種植物極為厭惡。

圖片取自中國植物圖庫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刺花蓮子草
  • 拉丁學名:pungens
  • 別稱:地雷草
  • 二名法:Alternanthera pungens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亞綱:石竹亞綱
  • :石竹目
  • :莧科
  • :蓮子草屬
  • :刺花蓮子草
  • 分布區域:美洲熱帶,南美洲以及中國福建等地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植物危害,

形態特徵

一年生草本;莖披散,匍匐,有多數分枝,鋪在地面20-30厘米,密生伏貼白色硬毛。葉片卵形、倒卵形或橢圓倒卵形,長1.5-4.5厘米,寬5-15毫米,在一對葉中大小不等,頂端圓鈍,有一短尖,基部漸狹,兩面無毛或疏生伏貼毛;葉柄長3-10毫米,無毛或有毛。頭狀花序無總花梗,1-3個,腋生,白色,球形或矩圓形,長5-10毫米;苞片披針形,長約4毫米,頂端有銳刺;小苞片披針形,長3-4毫米,頂端漸尖,無刺;花被片大小不等,2外花被片披針形,長約5毫米,凸形,在下半部有3脈,花期後變硬,近基部左右有叢毛,中脈伸出成銳刺,中部花被片長橢圓形,長3-3.5毫米,扁平,近頂端牙齒狀,凸尖,近基部左右有叢毛,2內花被片小,凸形,環包子房,在背部有叢毛;雄蕊5,花絲長0.5-0.75毫米;退化雄蕊遠比花絲短,全緣、凹缺或不規則牙齒狀;花柱極短。胞果寬橢圓形,長1-1.5毫米,褐色,極扁平,頂端截形或稍凹。花期5月,果期7月。
刺花蓮子草刺花蓮子草
刺花蓮子草刺花蓮子草
莖披散,匍匐,有多數分枝,伏生白色硬毛。葉對生,同一對葉不等大,葉片形、倒卵形或橢圓狀倒卵形,先端圓鈍,有一短尖。
頭狀花序無總花梗,1~3個腋生,白色,球形或長球形,長5~10mm;苞片披針形,長約4mm,先端有銳刺;花被片大小不等,2外花被片披針形,長約5mm,花期後變硬成銳刺,中部花被片長橢圓形,長3~3.5mm,扁平,近頂端牙齒狀,凸尖,2內花被片小,凸形,環抱子房;雄蕊5;退化雄蕊遠比花絲短,全緣、凹缺或不規則牙齒狀。

生長環境

一年生草本,生於海邊曠地、耕地邊、河漫灘、路邊荒地或乾熱河谷。花期5月,果期7月。種子繁殖。
生在路旁陽地,為一歸化植物,蔓延很快。

分布範圍

原產地:南美洲;現廣布世界溫暖地區。適應能力強,可生長在褐土、鐵礬土、半不毛之地、平原乾熱河谷等環境下,常見於小溪畔、排水溝道、路邊、農家庭院、海邊曠地、耕地邊、河漫灘、荒地。
刺花蓮子草刺花蓮子草
南美原產,在福建廈門海邊發現。

植物危害

基本資料
中文學名:刺花蓮子草,別名:地雷草
學名:Alternantherapungens
二名法:Alternanthera pungens H.B.K.
原產地:南美洲;現廣布世界溫暖地區。
刺花蓮子草(學名:Alternanthera pungens又叫地雷草)是莧科蓮子草屬的植物。分布於南美以及中國大陸的福建等地,生長於海拔800米至2,400米的地區,多生在路旁陽地,已由人工引種栽培。中國分布現狀:四川西南部、雲南海南香港福建南部。刺花蓮子草,是莧科一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莖匍匐,分枝多, 有白色硬毛。葉對生,同一對葉不等大,卵形、倒卵形或橢圓狀倒卵形。
刺花蓮子草刺花蓮子草
入侵地:四川西南部,雲南,海南,香港,福建南部
入侵時間及地點:1957年在四川蘆山首次發現
為害特點:一般性雜草。花被片頂端變成刺後扎人,傷害人畜。
引入擴散原因和危害:1957年在四川蘆山首次發現,蔓延很快。農民對這種植物極為厭惡。
控制方法:在結果前剷除。
花被片頂端變成刺扎人,農民對這種植物極為厭惡。
溯源
刺花蓮子草刺花蓮子草
刺花蓮子草(Alternanthera pungens),源於中美洲,50年代初以來先後出現在福建(廈門)和海南(昌江)海邊或曠地,其花具刺,成為令人討厭的雜草。另一種原產熱帶美洲的A. paronychioides出現在海南(文昌),廣東(淇澳島)(吳德鄰,1994)以及台灣(彰化、屏東)(Yang Yuenpo and Liu Hoyih, 1996)。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