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芋屬

刺芋屬

刺芋屬(學名:Lasia Lour.)是天南星科的一個屬,2種,分布於亞洲熱帶地區,我國有刺芋L.spinosa(L. )Thw. 1種,產於雲南、廣東、廣西和台灣,生長於陰濕之處,幼葉可供蔬食,根莖能消炎止痛、消食、健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刺芋屬
  • 拉丁學名:Lasia Lour.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單子葉植物綱
  • :天南星目
  • 天南星科
  • :刺芋族
  • 分布量:世界:2種;中國:1種
  • 引種狀況:非引種
形態特徵,分布及功用,下級物種,形態特徵,產地分布,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濕生草本,莖粗壯,匍匐於地下。葉柄長,基部具鞘,疏具皮刺。幼葉箭形或箭狀戟形,不裂,成年葉鳥足一羽狀分裂,下部裂片再次分裂,I、II級脈背面疏具肉刺,II級脈形成的集合脈與葉緣稍遠離。濕生草本,葉柄、葉背和花序柄均有刺;葉具長柄,戟形,全緣或羽狀深裂。
花序柄長,與葉柄一樣具皮刺。佛焰苞十分伸長,下部張開,內含短肉穗花序,上部伸長,緊緊地旋轉。肉穗花序短圓柱形,鈍,無柄,花密。花兩性,花被片4,稀6,拱形,早花期覆瓦狀,先端近截平。雄蕊4-6;花絲短,寬,先端增厚,依伏,漸狹為藥隔,花葯短於花絲,藥室橢圓形,短銳尖,超出藥隔,外向縱裂。子房卵圓形,漸狹為粗短的花柱,1室;胚珠1,懸垂於室頂稍偏一側的珠柄上,橫生,珠孔朝向基底;柱頭圓形、頭狀、扁球形。佛焰苞極長,狹窄,旋扭狀,脫落;花兩性;花被片4-6,倒卵形;雄蕊4-6,花絲短。
漿果彼此緊接;頂部由於相互擠壓而呈四角形,1室,種子1,近楔形,扁,於室頂懸垂,種皮厚,在珠柄附近具疣皺。胚乳缺或消失。胚具長柄,彎生。肉穗花序短,圓柱形;子房卵狀,1室,有胚珠1顆,垂懸於室頂;漿果倒圓錐狀,頂部由於相互擠壓而呈四角形,有疣點或有凸刺。

分布及功用

2種。分布於熱帶亞洲。我國有1種。

下級物種

形態特徵

多年生有刺常綠草本,高可達1米。莖灰白色,圓柱形,粗可達4厘米,橫走,多少具皮刺;節間長2-5厘米,生圓柱形肉質根,鬚根纖維狀,多分枝;節環狀,多少膨大。葉柄長於葉片,長20-50厘米;葉片形狀多變:幼株上的戟形,長6-10厘米,寬9-10厘米,至成年植株過渡為鳥足一羽狀深裂,長寬20-60厘米,表面綠色,背面淡綠且脈上疏生皮刺;基部彎缺寬短,稀截平;側裂片2-3,線狀長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多少漸尖,向基部漸狹,最下部的裂片再3裂,小裂片長15-20厘米,寬2-3厘米。
花序柄長20-35厘米,粗0.75-1厘米,佛焰苞長15-30厘米,管部長3-5厘米,檐部長25厘米,上部螺狀旋轉。肉穗花序圓柱形,鈍,長2-3(-4)厘米,粗0.75厘米,黃綠色。果序長6-8厘米,粗3-3.5厘米。漿果倒卵圓狀,頂部四角形,長1厘米,先端通常密生小疣狀突起。
種子長5毫米,粗3.5毫米。花期9月,果翌年2月成熟。

產地分布

產雲南南部和西南部、廣西南部、廣東南部、台灣。生於海拔1530米以下的田邊、溝旁、陰濕草叢、竹叢中。也見於錫金、孟加拉、印度東北部、緬甸、泰國、馬來半島、中南半島至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的沙撈越。

主要價值

幼葉可供蔬食。根莖藥用,能消炎止痛、消食、健胃;可治淋巴結核、淋巴腺炎、胃炎、消化不良、毒蛇咬傷、跌打損傷、風濕關節炎。獸醫用以治牛馬勞傷,催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