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槐谷蛾是蛾子的一種,成蟲雌蛾體長7-10mm,翅展 17—22 mrp;雄蛾體長 5—8 mm,翅展 13-17mm。體灰白色或黑褐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刺槐谷蛾
- 科拉丁名:Tineidea
- 總科拉丁名:Tineoidea
- 科名:谷蛾科
詳細信息,形態特徵,生物學特性,防治方法,
詳細信息
總科名: 谷蛾總科
總科拉丁名:Tineoidea科名:谷蛾科
科拉丁名:Tineidea
種名:刺槐谷蛾
種拉丁名:Hapsifera barbata(Christoph)
國內分布:遼寧、山東
國外分布:蘇聯遠東、日本
形態特徵
下唇須黃褐色,第二節律狀,長為第一節的3倍,密被向前下方伸出的灰黃色鱗毛,第三節上曲,端都尖。觸角基部灰褐色,鞭節灰白色,每節前半部有灰褐色環狀紋。胸部和翅基片灰白色。前翅灰白色,雜以灰褐色或黑褐色鱗片;基都有豎立的黑褐色鱗片叢,距翅基 1/3和 2/3處還有數叢豎立斜生的黑褐色鱗片叢;亞外緣線有5—7叢較小的斜生鱗片叢。後翅及腹部灰黃色。雌蛾腹末尖,無鱗片束;雄蛾腹未具長鱗片束,末端乎齊。中脛節有瑞距1對;後肢節具長毛,有中距和瑞距各1對,內距長於外距。卵圓形,初產白色,後變黃色,近孵化時黃褐色。卵產成堆狀,表面覆有黃色卵絮。幼蟲體長助mm,黃白色。頭紅褐色。前胸背板呈唇形,前半部談褐色,後半部深褐色。腹足趾鉤為單序環狀;臀足趾鉤為單序中帶。蛹體長 10 mm,紅褐色。外被灰白色薄繭,頂端平,有圓形繭蓋。
生物學特性
在山東1年發生2代,以第二代不同蟲齡幼蟲在樹皮下坑道內結薄絲繭越冬。翌年3月下旬活動取食,5月中旬為羽化盛期。第一代,卵出現期為6月上旬至7月中旬,6月中旬幼蟲孵化,7月中旬開始化蛹,下旬即見成蟲,8月中旬為羽化高峰,9月上旬羽化結束。第二代,卵出現期 8月上旬至 9月中旬, 8月中旬見幼蟲孵化,至 10月下旬幼蟲陸續越冬。 卵多產於枝幹傷口處,占93%,皮縫次之。卵期6-13天,平均8.6天。林內自然孵化率94.9%。幼蟲多在氣溫較高的中午至日落前孵化。初孵幼蟲行動活潑,短時間內即在卵殼附近潛入皮下,取食韌皮部和栓皮層。坑道位於老皮和木質部之間,呈縱向不規則形排列。幼蟲以樹皮自然縫隙作出入孔,孔口以絲綴蟲糞覆蓋。被害部位經反覆危害,坑道多層重疊,韌皮組織壞死或栓化,後期導致增生膨大,樹皮翹裂。老熟幼蟲身體縮短變白色,爬於坑道孔口處結繭化蛹。越冬代蛹期11一23天,平均15.8天;第一代蛹期11-15天,平均12.8天。 成蟲現化時,蛹經蠕動從一側項開繭蓋,懸掛於繭口,踴背中線開裂,成蟲頭胸鑽出蛹皮。初羽化的成蟲沿樹於迅速爬行,不斷抖翅伸展,約1分鐘展翅完畢。成蟲羽化時間與溫度關係密切,7-15時氣溫升高,成蟲羽化率迅速增加,羽化高峰出現在高溫之後;17時後氣溫下降,羽化率也隨之降低。一天之內的羽化高峰大都出現在15一17時,占全天羽化率的 47.2%;夜間很少羽化, ZI-7時羽化率僅為 3.3%。 15時前推蛾羽化率高於雌蛾, 17時後雌蛾羽化率高於雄蛾。雄蛾羽化始期和羽化高峰均比雌蛾提前3天。 成蟲白天靜伏樹幹背光處不動,受驚後只作短距離繞樹于飛翔。羽化當日或次日傍晚雄雌蛾先後在樹冠下及樹幹周圍飛舞尋偶,日落2小時後在弱光或黑暗處進行交尾。大風和陰雨天不交尾。雌蛾一生只交尾1次,雄蛾可交尾2次,2次間相隔卜2天。交尾歷時1040分鐘,平均17.8分鐘。交尾雌蛾多在次日晚產卵。產卵時雌蛾腹部彎曲向下,沿樹幹緩慢爬行,並不時轉動身體,探尋樹皮傷口和縫隙,將產卵管伸向底部產卵,覆以黃色卵絮。卵成堆狀,每堆有卵4—30粒,平均10.9粒。室內觀察,每雌產卵24—146粒,平均用粒。剖腹檢查13頭雌蛾,每雌腹內孕卵量 23—196粒,平均 110.4粒。雄蛾壽命 2—17天,平均 7.2天;雌蛾壽命 l-13天,平均5.4天。雌雄性比,越冬代為I:1.62;第一代為1:1.04。
防治方法
1.用 50%敵敵畏乳油 20倍液,噴射樹幹防治幼蟲,死亡率為 86.9%。 2。每公頃用“74廣插管煙霧劑 5.25 kg施放煙霧毒殺成蟲,死亡率為 8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