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反應
較高濃度的酸對皮膚具有一定的刺激和破壞作用。隨著“酸”濃度的增加、停留時間的延長,發生不良反應的機率也隨之上升。治療過程中可能出現暫時性紅斑、腫脹、刺痛、灼熱等不適,術後可能出現結痂、色素沉著等。另外少見的有灼傷、糜爛、滲出、色素異常、反應性痤瘡、
粟丘疹、毛細血管擴張、接觸性蕁麻疹、瘢痕等。在醫療機構進行“刷酸”治療時,專業人員會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濃度和方案,並可科學觀察和判斷治療中的皮膚的反應進程,在必要時給予干預或適時終止,以儘量減少或減輕皮膚的不良反應。
刷酸治療
“刷酸治療”需在具有醫療資質的醫院或診所,由經過培訓的專業人員進行操作,其所使用的“酸”並不是化妝品。“刷酸治療”中使用的“酸”種類很多,有些“酸”是不能用於化妝品的,例如:維A酸、三氯醋酸等。為達到一定的治療效果,“刷酸”時“酸”的濃度一般相對較高。醫療機構皮膚科常見的“刷酸祛痘”為例:治療時果酸常用的濃度為20%、35%、50%和70%,水楊酸常用的濃度為20%-30%。
管理要求
在化妝品中也可以添加某些“酸”,例如:果酸、水楊酸等,但有著嚴格的使用限制和技術要求。化妝品中α-羥基酸及其鹽類和酯類(包括蘋果酸、檸檬酸等果酸)的含量不得超過6.0%,產品pH值不得低於3.5,一定情況下還需在標籤上標明“與防曬化妝品同時使用”。化妝品中水楊酸的含量不得超過3.0%,除香波外,不得用於三歲以下兒童使用的產品中,同時在標籤上標明“含水楊酸,三歲以下兒童勿用”等。可見,化妝品中“酸”的允許使用濃度相對較低。
化妝品是以清潔、保護、美化、修飾為目的的日用化學工業產品,不具有醫療作用。部分化妝品能夠實現一定的清潔、去角質等功效,但與“刷酸治療”有著本質區別。化妝品禁止明示或者暗示具有醫療作用,避免使用“換膚”等不當宣稱,防止誤導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