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義是明清科舉考試制度所規定的一種文體,也叫時文、制義、制藝、時藝、四書文、八比文。這種文體有一套固定的格式,規定由破題、承題、起講、入手、起股、中股、後股、束股八個部分組成,每一部分的句數、句型也都有嚴格的限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制義
- 拼音:zhì yì
制義是明清科舉考試制度所規定的一種文體,也叫時文、制義、制藝、時藝、四書文、八比文。這種文體有一套固定的格式,規定由破題、承題、起講、入手、起股、中股、後股、束股八個部分組成,每一部分的句數、句型也都有嚴格的限定。
制義是明清科舉考試制度所規定的一種文體,也叫時文、制義、制藝、時藝、四書文、八比文。這種文體有一套固定的格式,規定由破題、承題、起講、入手、起股、中...
“潘中吉,字藹和,乾隆戊子舉人,除沔縣教諭,歷慶陽鞏昌教諭,行取山東即墨知縣,著有《堅垕集》,歿後散佚。今有者《棧道雜詩》一卷,《戊齋制義》一卷,藏於...
《制義科瑣記》是清代李調元創作的科舉制度著作。...... 制義,又稱制藝,即八股文,明、清兩代科舉考試的文字程式。因此書記明、清科舉考試之事,故名《制義科瑣...
《奉和聖制義成校獵喜雪應制》是唐朝詩人張說的作品之一...... 《奉和聖制義成校獵喜雪應制》是唐朝詩人張說的作品之一 目錄 1 作品原文 2 作者簡介 奉和...
吳士玉(1665—1733)清代大臣。字荊山,號臞庵。吳縣(今江蘇蘇州)人。為諸生時,即以制義名天下。宋犖撫吳,延課其子弟。...
大慶二年(1141年)六月,李仁孝又誅殺了圖謀叛投金朝的慕洧、慕溶兄弟。同年八月,群臣為李仁孝上尊號“制義去邪”[7] 。[8] 大慶三年(1142年)九月,夏國發生...
清 戴名世 《洪昆霞制義序》:“乃一旦見有悅之者,則亦遂施朱塗粉,居然自以為國色。此窈窕貞靜之女所疾趨而避者也。”詞條標籤: 語言, 字詞 ...
八股文(英譯:Stereotyped Writing;Eight-Legged Essay),是明清科舉考試的一種文體,也稱制義、制藝、時文、八比文。八股文章就四書五經取題,內容必須用古人的語氣,...
《左傳.昭公二十八年》中,"心能制義曰度,德正應和曰莫,照臨四方曰明,勤施無私曰類,教誨不倦曰長,賞慶刑威曰君,慈和徧服曰順,擇善而從之曰比,經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