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理性與福利公正:基於國民幸福視角的分析》是張映芹創作的社會學著作,首次出版於2011年7月。
該書系統、集中地研究了制度理性與福利公正的思想流變及在社會實踐中理性不及的根源,在此基礎上通過對開發中國家和已開發國家制度理性和福利公正的比較研究,以經濟迅速增長與國民幸福增進緩慢的矛盾為核心梳理和分析了當代中國制度理性與福利公正建設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並從相對合理、公正的制度安排(經濟制度、法律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層面,試圖構建一個關於社會公共利益與個人利益有效均衡的理論分析框架。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制度理性與福利公正:基於國民幸福視角的分析
- 作者:張映芹
- 首版時間:2011年7月
- 字數:323千字
- 類別:社會學著作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作品思想,作品影響,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該書除了導論和結論外,分七個部分。
第一部分:制度理性與福利公正研究的基本假定和理論資源。這一部分通過對馬克思、羅爾斯的正義與平等理論、馬歇爾的社會權利理論和阿馬蒂亞·森的自由發展觀等相關學派的梳理和分析,提出“理性集體決策”和“制度公益人”假定是制度理性與福利公正研究的基本前提。
第二部分:制度、福利與幸福思想的歷史考察及其相互關係。這一部分通過歷史考察,認為制度結構不僅影響福利狀態,而且也影響人們的幸福感受,人們是否幸福主要取決於經濟、制度這兩個因素。
第三部分:制度理性不及與福利實踐的理性欠缺及其根源。這一部分通過對中國收入分配製度、文化教育制度、醫療衛生制度、福利和就業制度中理性不及現象的分析,認為當代中國福利公正性的欠缺主要是由於單一經濟效率目標的導向及制度設計時的“公平、公正”價值理念的欠缺所導致的。
第四部分:開發中國家與已開發國家制度理性與福利政策模式的比較。這一部分通過與已開發國家福利模式的比較,提出構建具有中國特色普惠型社會福利模式的理論基礎與現實基礎。“普惠型的社會福利制度”應被確立為中國社會福利發展的戰略目標。構建“普惠型的社會福利制度”必須要建立在“福利資源公平分配理論”和“公民資格理論”之上。
第五部分:制度公正與政府責任。這一部分主要研究政府在制度理性構建中的責任。政府是制度供給的主體和制度變遷的推動主體,政府必須承擔制度理性構建的主體責任。
第六部分:制度理性與福利公正的實現路徑。制度理性和福利公正的實現過程也是國民幸福的增進過程,制度理性和福利公正的實現路徑為:改進經濟政策與收入分配製度;完善社會政策與社會福利制度;重視文化教育、慈善、法律制度的帕累托改進;加強政府與公民社會在公共治理中的協商合作,化解“國民日益增長的公共產品需求與政府供給不足的矛盾”這一當代中國社會公共領域的主要矛盾。
第七部分:優良社會制度構建的價值訴求與理性預期。這一部分通過對優良社會制度的界定及理性預期與社會現實矛盾的分析,提出以“公平、正義、自由、幸福、民主”為基本價值訴求,推動優良社會制度的構建,為國民幸福的不斷增進提供制度性保障。
作品目錄
序言 |
上篇 理論與歷史 | ||
---|---|---|
第一章 導論 | 第二章 制度理性與福利公正研究的基本假定和理論資源 | 第三章 制度、福利與幸福思想的歷史考察及其相互關係 |
第一節 研究問題及對象 第二節 研究的意義 第三節 國內外研究現狀述評 第四節 研究思路及方法 第五節 研究內容、觀點、特點及創新 | 第一節 制度理性與福利公正研究的基本假定 第二節 制度理性與福利公正研究的理論資源 小結 | 第一節 制度與制度理性的理論沿革 第二節 福利與福利公正思想的歷史考察 第三節 幸福思想的多學科考察 第四節 制度、福利與幸福的相互關係 小結 |
中篇 現實與比較 | |
---|---|
第四章 制度理性不及與福利實踐的理性欠缺及其根源 | 第五章 開發中國家與已開發國家制度理性與福利政策模式的比較 |
第一節 收入分配製度的理性欠缺及根源 第二節 社會福利制度的理性欠缺及根源 第三節 文化教育、醫療衛生和就業制度的理性欠缺及根源 第四節 住房制度和法律制度的理性欠缺及根源 小結 | 第一節 已開發國家福利模式及福利政策的公正性分析 第二節 中國社會福利模式及福利政策的公正性分析 第三節 已開發國家福利模式與中國福利模式的比較 小結 |
下篇 目標與路徑 | ||
---|---|---|
第六章 制度公正與政府責任 | 第七章 制度理性與福利公正的實現路徑 | 第八章 優良社會制度構建的價值訴求與理性預期 |
第一節 制度的正義精神與責任主體 第二節 公共政策與政府的公正之責 第三節 公共財政與政府的公正之責 第四節 公共福利與政府的公正之責 第五節 反貧困與政府的公正之責 小結 | 第一節 經濟政策與收入分配製度的帕累托改進 第二節 社會政策與社會福利制度的帕累托改進 第三節 文化教育、法律與慈善制度的帕累托改進 第四節 加強政府與公民社會在公共治理中的友好合作 小結 | 第一節 優良社會制度構建的意義 第二節 優良社會制度的價值訴求 第三節 優良社會制度的實現路徑 第四節 優良社會制度的理性預期與社會現實的矛盾 小結 |
結語/參考文獻/後記 |
作品思想
首先,該書構築起了一個從國民幸福視角,研究福利公正與制度理性關係的理論框架,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公正問題是一個古老而又常論常新的問題,不同時代、不同階級、不同發展階段具有不同的公正觀和公正內容。當代中國一方面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另一方面城鄉收入差距拉大、社會不平等加劇、經濟與社會的非均衡發展等問題相伴而生,社會公正被推向社會科學研究的理論前台和社會治理的風口浪尖。此一問題如果得不到妥善解決,勢必會影響民生幸福與社會和諧穩定。該書把制度理性與福利公正結合起來,把目的理性與工具理性較好地統一起來,建立了一種“理”與“福”的統一關係,公正不再僅僅是一種抽象的、空泛論道的邏輯思辨,而是可以通過理性的制度設計予以實施和實現的事實。這種分析框架,既是對公正問題研究的大膽創新,同時又提供了一種超越社會問題本身、從社會公正高度審視和解決當代中國社會福利問題的新思路。
其次,該書立足馬克思主義平等理論、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理論,通過批判地分析、借鑑以邊沁為代表的功利主義理論、以庇古為代表的福利經濟學理論、以諾斯為代表的制度經濟學理論、以約翰·羅爾斯為代表的社會正義理論,系統、集中地研究了制度理性與福利公正的思想流變。在此基礎上通過對開發中國家和已開發國家制度理性和福利公正的比較研究,以經濟迅速增長與國民幸福增進緩慢的矛盾為核心,梳理和分析了當代中國制度理性與福利公正建設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從而使研究具有厚重的理論分量和寬廣的國際視野。
最後,該書將解決福利公正與制度理性從而國民幸福問題的落腳點放在政府責任和政府政策的設計制定上,將作為理性在位產物的制度公正與政府責任聯繫了起來,分析了諸種因素相互作用的內在機理,建構了一個切實可行的“理性”—“正義”—“責任”的關係鏈模型,研究具有實踐的可操作性。作者認為當代中國社會最大的不公正是福利資源分配的不公正,而這種福利資源分配的不公正又源於政府公共財政政策與制度制定的理性不及。因此,確立政府在社會公正問題中的關鍵性地位、通過政府公共財政政策的制定實現制度公正,是實現社會福利公正與國民幸福的關鍵。政府經濟政策的價值目標追求,應當從追求“經濟總量的增長”轉向追求“國民幸福總值的提高”;政府要從改進經濟政策與收入分配製度、完善社會政策與社會福利制度、重視文化教育與法律制度的帕累托改進、加強政府與公民社會在公共治理中的協商合作來踐行制度理性,為國民幸福的不斷增進提供優良的制度性保障,從而實現福利公正;只要“制度理性”和“福利公正”,就會有優良制度。這些觀點和論述對當代中國社會不公正問題的解決具有積極價值。
作品影響
獲獎記錄
2013年5月,該書獲2013年度陝西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一等獎。
出版信息
書名 | 出版時間 | 出版社 | ISBN |
---|---|---|---|
《制度理性與福利公正:基於國民幸福視角的分析》 | 2011年7月 |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978-7-5004-9955-8 |
作者簡介
張映芹,陝西師範大學國際商學院財務系工作,教授,碩士生導師、博士生導師。教育經歷:1987獲哲學學士學位;1997獲經濟學碩士學位;2010獲法學博士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