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舒州次韻答平甫

《到舒州次韻答平甫》是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改革家王安石的一首七言律詩。皇祐三年(1051),王安石就任舒州通判,其弟平甫同來。之後,安石寫給平甫這首次韻七律詩。

詩的前半以紀事發端,而用景語描繪舒州風物。秋城句,泛寫;頷聯,實寫,著色青綠,有水墨風格,符合秋日特徵。後半轉入敘事抒感。頸聯言所見舒城人不忘歷史,忘卻先賢。尾聯遂表悵惋之意,從中可見主人公做官不忘學業的可貴稟性。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到舒州次韻答平甫
  • 作者:王安石
  • 創作年代:北宋
  • 作品出處:《全宋詩》
  • 文學體裁:七言律詩
作品原文,作品注釋,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到舒州次韻答平甫⑴
夜別江船曉解驂⑵,秋城氣象亦潭潭⑶。
山從樹外青爭出,水向沙邊綠半涵⑷。
行問嗇夫多不記⑸,坐論公瑾少能談⑹。
只愁地僻無賓客,舊學從誰得指南?⑺

作品注釋

⑴舒州:治今安徽潛山。次韻:用他人的原韻作詩。平甫:王安國,字平甫,王安石的長弟。《宋史》卷三二七有傳。
⑵解驂:指停車。驂:一車駕三馬。
⑶潭潭:深邃的樣子。韓愈《符(愈之子)讀書指南》:“潭潭府中居。”
⑷涵:包容。
⑸嗇夫:秦漢時的鄉官,掌管訴訟和賦稅。漢代循吏朱邑,廬江舒縣(今安徽舒城)人,少時曾為舒縣桐鄉嗇夫。《漢書》卷八九有傳。
⑹公瑾:周瑜,字公瑾,廬江舒縣(今安徽舒城)人,三國時東吳名將。《三國志》卷五四有傳。
⑺舊學:曾經從事的學業。指南:指導。漢人張衡《東都賦》:“幸見指南於吾子。”

作者簡介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號半山,撫州臨川(今江西撫州)人。1042年(慶曆二年)進士。1058年(嘉祐三年)上萬言書,提出變法主張。1069年(宋神宗熙寧二年)任參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1074年(熙寧七年)罷相,次年復任宰相;1076年(熙寧九年)再次罷相,退居江寧(今江蘇南京)半山園,封舒國公,不久改封荊,世稱荊公。卒諡文。執政期間,曾與其子王雱呂惠卿等注釋《詩經》、《尚書》、《周官》,時稱《三經新義》。其文雄健峭拔,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歌遒勁清新。所著《字說》、《鐘山一日錄》等,多已散佚。今存《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後人輯有《周官新義》、《詩義鉤沉》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