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書主要即取材於這部《利瑪竇札記》,不少地方甚至直接引用利瑪竇的原話,讀者從中可以了解到札記的很大一部分內容。但是《利瑪竇和當代中國社會》畢竟是一部專著而不是札記的譯文,因此和札記本身相比較,便可以發現其間取捨和詳略各有不同,而敘述的角度和語氣更有區別。對於研究者來說,裴化行的這部著述畢竟不能取代《利瑪竇札記》的原文。札記的第一卷是對明代當時社會所作的概述,這一卷自然不見於裴化行的書。在事實敘述方面,二者也有出人。例如,據原札記所載,耶穌會的神父們初到肇慶時和知府王泮關係很好,羅明堅和麥安東聽從了他的勸告前往他的老家浙江紹興,並巳王偉的老父還領洗人教;但是王偉的家人“由於害怕拜訪神父們的大批客人會帶來麻煩,就偽造一封信,叫神父們返回他們在廣州的同伴那裡去”。羅明堅回到肇慶後,王伴的態度卻大為改變,對神父們表示冷淡,甚至拒絕接見。裴化行的書沒有提到這種關係的變化,而是把神父們返回歸因於“紹興的儒士反對他們”。可見裴化行所依據的材料,和札記不盡相同。
基本介紹
- 書名:利瑪竇中國札記/中外關係史名著譯叢
- 作者:何高濟//王遵仲//李申
- 譯者:何兆武
- ISBN:710100727
- 頁數:739
- 定價:46
- 出版社:中華書局
- 出版時間:1983-3-1
- 裝幀:平裝
- 開本:32開
主要內容,利瑪竇簡介,目錄,
主要內容
《利瑪竇札記》對於研究明代中西交通史、耶穌會人華傳教史,及至研究明史,都是頗有史料價值的。它的記述的真實性在於,撰寫者本人是一個在中國生活了許多年而巨熟悉中國生活的同時代的歐洲人。利瑪竇在他的札記第一卷開宗明義便說明他的敘述和其他歐洲著者對中國的敘述的不同之處是:他是以親身經歷為依據,其他人則只能依靠道聽途說的第二手材料。
支持歐洲海外傳教活動的物質動力仍是地理大發現以後西歐殖民國家所進行的海外擴張,而基於這個勢力之上的一切上層建築活動歸根結底都是不可能違背這一物質勢力的利益或者是超出它所能許可的範圍之外的。這一點在利瑪竇札記中也曲折地有所涉及。如他提到來華耶穌會傳教士的活動經費是要靠澳門葡萄牙商人的接濟和資助的;又如他曾提到公海上海盜出沒無常的情況(本書第五卷第八章第一段),實際上也是反映了當時西歐海外殖民者的海盜掠奪本質。這一基本事實雖則只屬於常識的範疇,卻往往為歷來的教會史家們視而不見或者絕口不提。
利瑪竇簡介
義大利耶穌會士,萬曆十年(1582年)奉派到中國。在中國的肇慶等地傳教,並曾任在華耶穌會士領袖。晚年他將自己在中國的所見所聞記錄下來,也就著成了本書,本書介紹了中國的名稱與版圖,中國的政治制度、科學文化和風俗習慣等內容、來華的傳教士們等內容。本書對於研究明代歷史、明朝中西關係史尤其是耶穌會士在華傳教史,有一定的史料價值。
目錄
中譯者序言 /1
英譯者序言 /29
金尼閣致讀者 /37
第一卷
第一章 關於耶穌會所從事的中國傳教事業——撰寫本卷的理由及其方法 /l
第二章 關於中華帝國的名稱、位置和版圖 /3
第三章 中華帝國的富饒及其物產 /10
第四章 關於中國人的機械工藝 /19
第五章 關於中國人的人文科學、自然科學及學位的運用 /27
第六章 中國的政府機構 /44
第七章 關於中國的某些習俗 /63
第八章 關於服裝和其他習慣以及奇鳳異俗 /82
第九章 關於某些迷信的以及其他方面的禮節 /87
第十章 中國人的各種宗教派別 /99
第十一章 撒拉遜人、猶太人和基督教的教義存中國出問的誅芻 /114
第二卷
第一章 聖沙勿略努力要進入中國,但未成功 /127
第二章 耶穌會士再度嘗試遠征中國 /139
第三章 1582年傳教士三度被允許進入中國,但未能建立居留點 /147
第四章 傳教士被邀赴肇慶,他們在這裡修建房屋並開闢一個中心 /157
第五章 傳教士開始向中國人傳布基督教 /167
第六章 羅明堅神父退場,利瑪竇神父擺脫了一項嚴重的指責。他以自己的數學知識震懾了中國人 /173
第七章 派向中國皇帝的西班牙使團183
第八章 另外兩位傳教士獲允來中國。訪問浙江 /188
第九章 神父們喪失了他們的新住所。羅明堅神父作廣西省之行 /193
第十章 監督返回澳門。困惱的傳教士洗清了另一樁嚴重的指責 /197
第十一章 羅明堅神父留在澳門。孟三德神父回到肇慶。另一場事件爆發了204
第十二章 羅明堅神父去羅馬安排教皇的使節。麥安東神父去肇慶。廣東發生了新的困難 /208
第十三章 在肇慶播下了未來的豐收215
第十四章 在肇慶的最後努力和傳教士被逐 /220
第三卷
第一章 傳教團又恢復了,在韶州的新居留點231
第二章 范禮安神父鞏固了傳教團242
第三章 瞿太素 /245
第四章 在韶州的最初努力 /251
第五章 麥安東神父之死 /256
第六章 南雄的信教者 /261
第七章 夜晚的強盜 /265
第八章 石方西神父逝世 /272
第九章 利瑪竇神父抵達皇都南京 /275
第十章 利瑪竇神父被驅逐出南京 /286
第十一章 在南昌開闢了傳教事業 /293
第十二章 皇家的親屬 /300
第十三章 在南昌的永久基地 /303
第十四章 韶州又發生了麻煩 /307
第四卷
第一章 回到南京 /313
第二章 從南京到北京 /319
第三章 在北京的失敗 /328
第四章 陸路去南京的旅程 /336
第五章 數學和皈依者 /347
第六章 南京的領袖人物們交結利瑪竇神父 /356
第七章 利瑪竇神父和一位拜偶像的和尚辯論 /362
第八章 南京傳教會的房舍 /369
第九章 南京最初一批新信徒受洗375
第十章 他們再度啟程去北京 /382
第十一章 在天津入獄 /388
第十二章 奉旨出獄到北京去 /399
第十三章 他們在北京失去了自由410
第十四章 朝廷批准了北京的傳教會422
第十五章 兩位引人注目的歸信者428
第十六章 偶像崇拜者自己遭到失敗434
第十七章 在韶州的莊稼開始成熟了44l
第十八章 更暗淡的韶州歲月 /452
第十九章 在南京的進展 /464
第二十章 澳鬥神學院院長被指定參加中國傳教團 /470
第五卷
第一章 中國成為利瑪竇神父主持下的獨立傳教區 /477
第二章 利瑪竇神父的中文著作 /482
第三章 幾位著名的士大夫信徒及共著作 /489
第四章 基督教在南昌 /494
第五章 韶州的光明和陰影 /499
第六章 瞿太素終於皈依了基督 /506
第七章 歐幾理德的第一次中文版 /511
第八章 中國傳教團的奠基人在澳門逝世 /519
第九章 黃明沙修士成為所謂廣州叛亂的受害者 /52l
第十章 神話式的資助叛亂——傳教士洗清了誣告 /532
第十一章 契丹與中國——一位耶穌會兄弟的不平凡的遠遊 /541
第十二章 契丹與中國被證明是同一個國家 /549
第十三章 鄂本篤修士在中國逝世 /559
第十四章 南昌的迫害——蘇如望神父逝世 /567
第十五章 迫害加強了南昌的傳教 /578
第十六章 中國的第一個聖母會 /582
第十七章 教會在南京成長起來 /591
第十八章 郭居靜神父和徐保祿在上海 /597
第十九章 從韶州到澳門的離奇的旅行 /603
第二十章 利瑪竇神父之死 /610
第二十一章 利瑪竇墓——中國皇帝的賜地 /617
附錄
1978年法文版序言(史若瑟) /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