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場化的全球經驗》是機械工業出版社2012-07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健華。該書通過比較研究,分析和總結了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日本、澳大利亞、韓國、俄羅斯、印度、中國台灣、中國香港、拉美三國等國家和地區的利率市場化經驗,對比了其利率管制的形成原因、改革的步驟、改革前後的巨觀經濟環境、金融機構狀況、金融法律環境以及貨幣調控方式方面,回答了什麼是金融自由化的內在動力,利率市場化給金融行業的整體模式、金融穩定帶來的影響和挑戰,利率市場化與利率調控手段之間的關係等重要問題。
基本介紹
- 書名:利率市場化的全球經驗
- 作者: 張健華
- 定價:58.00元
- 出版社: 機械工業出版社
- 出版時間: 2012-07
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作者簡介
張健華,1965年出生,博士,研究員,現任中國人民銀行杭州中心支行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浙江省分局局長。張健華局長2003年於清華大學獲得博士學位;1989年畢業於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部,獲碩士學位;1987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獲學士學位。張健華局長1989年進入中國人民銀行,曾在金融管理司、非銀行司、金融穩定局工作。張健華局長在金融監管、財政稅收,金融風險監測與評估、存款保險等領域具有豐富的理論基礎和實際操作經驗,並發表過大量專著和論文。
圖書目錄
前言
第1章 理論基礎
1.1 利率決定理論
1.2 利率傳導理論
1.3 金融發展理論
第2章 美國利率市場化分析
2.1 20世紀30年代銀行監督和利率管制的強化
2.2 20世紀60年代以後日益顯現的利率管制弊端
2.3 利率市場化實施的具體步驟
2.4 銀行監管的改革與存款保險制度的完善
2.5 金融創新與影子銀行的興起
2.6 利率市場化進程中的經濟環境變化與巨觀政策調整
2.7 利率市場化前後的利率調控
第3章 英國利率市場化分析
3.1 利率管制及其受到的衝擊
3.2 “一步到位”式的利率市場化改革
3.3 利率市場化改革後的經濟金融運行
3.4 社會融資結構與金融業格局變化
3.5 利率市場化前後的利率調控體系
第4章 法國利率市場化分析
4.1 利率管制及其特殊的銀行分工
4.2 漸進式的利率市場化改革
4.3 20世紀80年代的金融創新
4.4 利率市場化改革後的經濟金融運行
4.5 直接融資市場發展
4.6 法國央行的利率調控體系
第5章 德國利率市場化分析
5.1 20世紀30年代經濟危機後的利率管制
5.2 利率管制的率先放鬆與利率市場化的平穩實現
5.3 利率市場化改革後的經濟金融運行
5.4 企業融資結構和居民金融資產結構變化
5.5 德國央行的利率調控體系
第6章 日本利率市場化分析
6.1 戰後畸形的經濟結構與約束型金融體制
6.2 20世紀70年代利率管制與市場要求間日益突出的矛盾
6.3 漫長的利率市場化進程
6.4 改革後利率調節經濟的槓桿作用
6.5 迅速發展的貨幣和證券市場
6.6 金融自由化與銀行業危機
6.7 利率調控機制
第7章 澳大利亞利率市場化分析
7.1 管制及放鬆管制的背景
7.2 20世紀80年代的爭論與改革
7.3 改革後的經濟金融運行
7.4 20世紀90年代的金融監管體制改革
7.5 利率調控機制
第8章 韓國利率市場化分析
8.1 利率管制與信貸限額的實施
8.2 “一波三折”的利率市場化進程
8.3 利率市場化改革後的經濟金融運行
第9章 俄羅斯利率市場化分析
9.1 利率市場化改革的背景
9.2 利率市場化的路徑選擇及進程
9.3 利率市場化後的經濟運行
9.4 利率市場化前後的利率調控體系
第10章 印度利率市場化分析
10.1 國有銀行壟斷和長期利率管制
10.2 20世紀90年代的新經濟政策
10.3 漸進式的利率市場化改革
10.4 啟動利率市場化改革後的經濟運行
10.5 利率市場化前後的利率調控體系
第11章 中國台灣利率市場化分析
11.1 獨特的“高利率”管制
11.2 利率市場化的幾個階段
11.3 利率市場化改革後的經濟金融運行
第12章 中國香港利率市場化分析
12.1 利率市場化改革的背景
12.2 漸進式的利率市場化改革
12.3 利率市場化對銀行業的影響
12.4 利率市場化前後的利率調控體系
第13章 拉美三國利率市場化分析
13.1 利率市場化改革的背景
13.2 急於求成的激進式改革方式
13.3 改革後的經濟運行
13.4 改革的特點與效果
13.5 改革失敗的原因和經驗總結
第14章 總結與啟示
14.1 各國不同時期選擇利率管制及利率市場化的原因
14.2 利率市場化對金融運行的重大影響分析
14.3 利率市場化進程與風險管理方式轉變
14.4 利率市場化對貨幣調控方式的影響及挑戰
參考文獻